是分配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还是改革问题
——刘尚希、张红宇、顾益康圆桌对话共同富裕
◇刘尚希
◇张红宇
◇顾益康
嘉宾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张红宇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
顾益康 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主持人
赵新宁 梁冰清 朱海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段时间以来,“共同富裕”四个字,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高频热词。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的要求?本期对话邀请到刘尚希、张红宇、顾益康三位专家,就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提出背景、困点难点、实现路径等进行深入探讨和解析。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主持人:三位嘉宾老师好,欢迎做客农民日报。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促进共同富裕,实质性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央的重要议程。三位嘉宾老师认为在当前这样的历史方位,为什么要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为什么成为当前的重要议程?
刘尚希:共同富裕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重要文章,专门论述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就要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
如果我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会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越来越远,那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而且共同富裕的问题,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必须面对的。
因为共同富裕涉及到供给与需求,涉及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如果贫富差距太大,那么内需就难以扩大,经济增长就会乏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能让贫富差距拉得太大。
所以无论从政治上来看,还是从经济上来看,或是从可持续发展来看,都必须促进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必须做的事情。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共同富裕。
张红宇:共同富裕是个时代话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今天,应该讲我们已经进入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早年,我们着眼于精准脱贫,解决了全人类最大群体的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天,着眼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着眼于到2050年中国步入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阶段,我们瞄准共同富裕,其实也是希望在2050年这个节点上,全体人民能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共享发展的成果,所以提出共同富裕是阶段性发展的要求。
共同富裕也是为了解决当前和今后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或者说最重大挑战提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前提是高质量。中央一直强调我们要围绕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来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保证公平?也就是让付出努力的城乡方方面面从事不同行业的群体,或者说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都要有回报、有相关的收益。可以说,高质量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而共同富裕又确保了可以更高质量地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其实在全球也树立了一个中国样板。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为人民谋福利,我们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让人民共享,我们要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我们要实现最大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适时提出,就是着眼于怎么样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一个中国样板。
顾益康:我认为今天提出共同富裕特别有意义,它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首先,共同富裕是我们中国人的千年梦想。第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第三,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特征。第四,我认为,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某种意义上来讲,实现全面小康以后,现在第二个百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当然我认为,现在讲的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共同富裕,是逐步递进的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是全面进步的共同富裕,是东西南北中每一个民族都不少的共同富裕,也是需要我们全体人民努力奋斗、互相帮助去实现的共同富裕。所以我说,这个共同富裕,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平与效率在共同富裕的“天平”两端
主持人:有人说,把富人的财富拿过来,似乎贫富差距就缩小了。这种错误的均贫富思维应该如何辨析呢?在三位老师看来,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共同富裕,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刘尚希:要缩小贫富差距有几种方式,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把富人的财富拿过来,大家一分,贫富差距不就缩小了。
历史上农民起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追求共同富裕的。国外资本主义早期的工人运动,曾经也一度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想法。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以后,发现这种均贫富的办法,实际上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相反可能一时痛快,短期内缩小了贫富差距,但最终结果可能是大家都穷。因为把富人的财富拿出来,大家不敢去创造财富了,整个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了。显然,这种方式不属于发展的思维取向。
共同富裕有两层含义,一个共同,讲的是大家都有份,就是发展的成果要由大家共享,有差别,但差距不能太大。再一个就是富裕,富裕的意思就是要发展,应该追求效率,如果没有发展,蛋糕不做大,哪来富裕?在停滞的情况下,就没有富裕可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公平问题、分蛋糕的问题,也是一个效率问题,是一个怎么样共同把蛋糕做大的问题。
所以共同富裕的一个正确理解,应当说是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发展中,在做大蛋糕中,在不断提高效率和发展质量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采取过去那种极端的方式去均贫富,或者是幻想回到平均主义,很显然是倒退,不但没能实现共同富裕,还可能导致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这一种想法是肯定行不通的。
张红宇: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共同”两个字,在“共享”,也就是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而不是一个群体或者说一个地区、一部分人的富裕,这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一个底线。
共同富裕应该是分阶段的共同富裕。并且强调相关原则,有重点任务。从原则上看,共同富裕要通过勤劳致富,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还要发挥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特别强调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采取共同富裕的相关的目标要求。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的收入大体由差异过大,逐步地开始缩小,最后实现大家都能够认同的、差异不至于太大的分配结果,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依托体制机制逐步改革,消弭城乡二元差异
主持人:推进共同富裕,我们现在面对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张红宇:共同富裕首先要建立在富裕的基础之上,现在达到了吗?我以为我们已经有了富裕的充分条件。比如2020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峻,但中国仍然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我们2020年GDP总量达到了101.6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已经过了1万美金。换句话讲,我们已经走进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但是从共享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做得非常的不够。其实14.1亿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是群体之间,享受到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1:2.56,也就是说我们1个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当于2.56个农民的收入。第二,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第三,我们鼓励农民种粮食,但现实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普遍低于非主产区的农民收入。
因此我个人以为,共同富裕最大的难点还是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收入之间的差异不缩小,共同富裕的基础就不牢靠。如果我们再叠加上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异或者说财富差异的话,那么面临的困难就更大。我建议收入方面一定要盯准相关的目标要求,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
刘尚希: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两极分化。不要首先想到差距缩小到什么程度,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两极分化问题。从现实来看,已经脱贫的1亿人,他们的脱贫还不太稳固,怎么样防止他们返贫,我觉得是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再一个要让低收入者的能力得到提升,我觉得是当前的重点。
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体制机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难点。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是说发一个文件就能做到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比如说城乡分治的这种体制,涉及到三个二元结构的问题,所有制的二元、社会的二元、经济的二元。三个二元结构实际上是相互嵌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所以促进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分配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改革问题。要进一步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深化。而改革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改革,必须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社会改革、治理改革,特别是社会成员身份这种体制尽快改革,这才是我们当前需要去做的。这些改革需要一步步来,不可能一夜之间做到,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是我们当前促进共同富裕中面临的难点。
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优势是什么
主持人:顾益康老师在浙江有多年实践经验,您认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优势在哪里?
顾益康:浙江的优势具体在哪?第一,浙江有非常好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条件。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浙江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总体收入的差距,在全国省份里面是最小的一个省份,浙江发展的均衡性、发展的普惠性特别的好。
第二,浙江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这里形成的“八八战略”思路,有“八八战略”的引领,浙江的共同富裕,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有体制机制的优势。
第三,浙江这个经济社会体制是最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大家知道,浙江的经济体制以民营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营造了一个共创共富的良好社会氛围。营造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民大众创业创富,人民政府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非常好。所以我归结“三个有”: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百姓有劲,这“三个有”体制是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
第四,浙江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只有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才是实现共同富裕最佳的路径。城市的财富创造促进农村的财富创造,农村的共创共享促进城市的共创共享。浙江已经形成了城乡两个共创共享的共同体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繁荣的体制,这体制非常重要。
衡量共同富裕 指标因地制宜
主持人:落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有没有哪些衡量指标或者观察指标能帮助我们界定共同富裕与否呢?
张红宇:我以为,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指标衡量,有不同的瞄准重点。
第一,衡量共同富裕,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当作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第二,就是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问题,比如实现最大程度的充分就业,宽松共同富裕的外部环境,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地区、投向重点保护的产业,对共同富裕的要求来讲,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考虑到我们刚刚脱贫,那么在后脱贫时代,针对脱贫地区或者说经济欠发达地区,怎么样采取相关政策,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基本指标之一。
但是我特别要强调,不同区域在衡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方面,特别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选择方面,应该有不同的指标组合、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要求和不同的政策选择。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也就是我们任何一个政策、任何一个概念,都要有针对性,在什么阶段干什么事,一定要统筹兼顾、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循序渐进。
增收与减差: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路径
主持人: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顾益康:在乡村振兴里,要抓住五个共同富裕载体。第一,我认为浙江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培育壮大特色共富产业。第二,要大力培育能够使中老年农民更充分地就业创业的美丽经济,实现美丽乡村向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第三,要有共富文化,在农村里形成互帮互学、共创共富、先富带后富、慈善救济,让共同富裕成为公序良俗的主旋律。第四,我们的未来应该构建共富社区,党建引领的以集体经济和家庭经营共同发展为基础的一个新的经济社会结构,营造一个叫共富社会的形态,这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最后,从生活富裕来讲,要营造一个共富群体的发展壮大,努力使农民这个群体,更多的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刘尚希: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核心问题还是要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减少农民,让更多农民市民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来推进城镇化。如果只搞土地扩张,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很可能是我们经济结构变了,经济的空间形态变了,但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变化。
缩小贫富差距,很重要的一点是缩小能力差距。我们说要扩大中等收入,扩大中等收入就意味着要缩小低收入者,要缩小要减少低收入群体,就要提升他们的能力。从现实来看,低收入者的能力有些是自己造成的,但有些是体制机制造成的。比如农民的能力是普遍偏低的,是因为与城乡分治的这种体制有关,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比如说,农村孩子长得比城里的孩子要矮,这是个普遍现象。所受教育的年限普遍要短,不少农村孩子是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显然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的话,是很难变成高收入群体的。实际上,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导致了能力的差距,从而导致收入的差距。
再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是鼓励创新创业、劳动致富。仅仅靠国有企业能吸纳多少人就业?如果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活力就会逐渐弱化,这显然是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所以要大力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国家的文件也是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些着力点,第一个是怎样防止已经脱贫的1亿人返贫。要扶上马送一程,一定要增强他们的能力。能力不增强,那么政府的政策一撤,他们可能就返贫了。
第二个就是已经在城里工作的将近3亿人,怎么让他们尽快真正变为市民,而不要把城乡二元结构再复制到城市里,再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都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如果两个不同群体不能融合,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隐患,这种风险是相当大的,不仅仅是收入差距的问题,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份认同问题。
张红宇:我认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其实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围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或者说他们的家属就地就近就业,通过改善户籍制度,使他们能够安得下心、落得住脚,真正洗脚上田,成为城里人,做大城市群体,减少务农的群体,我以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二,在农业支持保护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对小麦水稻,继续采取最低收购价政策,让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得,让老百姓有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强化城乡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强调要素的平等交换。换句话讲,农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利。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矛盾需要化解。所以,宽松实现共同富裕的外部环境,这是需要瞄准的一个大方面、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就是要在农业内部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换句话讲,也就是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增加农民收入,取决于农业外部宽松的环境和农业内部自身活力的释放,通过上下,通过农业内部和外部双向互动,来实现收入增长,差距缩小。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美好追求,是必然会实现的奋斗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制度设计。未来,我们的对话栏目还将长期关注这一话题,邀请更多嘉宾前来和大家交流、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