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凝聚民力 ——山东省威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 本报记者 于洪光 张晓英
“近几年,威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山东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说。
把“落实民意”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落脚点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城乡居民,所以威海坚持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创建重点,确保创建活动顺应民意、贴近民心。”威海市市长孙述涛说。
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威海开辟了多条民意收集渠道。围绕工作重点,开展了“我为威海发展进一言”活动;建立了市长电话、党报热线、行风热线、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等信息平台;开展了“走千家、进万户”和帮扶困难户活动。
2009年春节,市里组织干部利用春节开展调查,许多人反映威海作为一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而许多村庄环境依旧脏乱差。
“对此,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文明创建不能重城轻乡,应当城乡联动提升。”威海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王浩见说,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即以市县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分期分批对全市2532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到2010年底,财政投入达1.4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7亿元,完成整治698个村;今年,将重点整治300个村。
其实,创建文明城市的类似事情,在威海还有许多,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市区路网升级改造工程等。
让居民在文明创建中得实惠
威海市委副书记边祥慧介绍:“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使创城成为为民谋利、为民解忧的过程。”
威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城市规模发展很快,有77个村庄没有进行城市化改造就被“围”进了城区,成了“城中村”。根据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威海决定用3年对31339户、10万居民、342万平方米“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到2010年底已完成回迁安置2.4万户。
威海市建委主任隋永华感叹,这样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进展得如此顺利和迅速,根本原因是“尊重民意、让利于民”。在拆迁补偿上,按照宅基地面积对住户进行补偿,2分宅基地上4间平房能换成133平方米楼房,多数居民可“拆一还二”,房产增值数倍。在回迁楼房建设上,按照高档社区标准进行设计,拆迁一个破旧村庄,建设一个精品小区,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公共服务设施全部配套。在土地出让收益上,扣除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后全部返还村集体,由此至少增加村集体收入30亿元,村集体用这些钱为村民办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建设集体商业设施260多万平方米,初步测算年租金可达2.5亿元。
让居民成为文明创建主体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城乡居民共同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创建活动才能更有实效。”威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剑说。
把提高居民文明意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和群体的居民开展不同内容的文明教育。组织美术工作者把公共场所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画成漫画,配上评论,在报刊上刊载,在宣传栏里张贴;编印了20万册《威海市文明市民手册》,发放到每户市民;编印了《公务形象与文明礼仪》,免费提供给市民学习;在公共场所、公交车、出租车上制作了形象的、具有人情味的公益广告,随时随地提醒居民注意行为文明;成立了市文明礼仪协会,组织到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开展文明礼仪讲座;用典型教育市民,推出了100多位模范人物。
同时,鼓励居民自觉实践文明行为。2007年以来,企业和市民通过慈善基金、“慈心一日捐”等形式,捐款超过20亿元,帮助了1万多户困难家庭和9800多名困难学生;由企业和社团捐助的“光明行动”、“助行行动”和“助听行动”,帮助30500多名残疾人树起了生活信心。汶川地震后,有的市民捐出10万元不留下姓名,市民刘小艳卖掉轿车支援灾区。出租客运行业拾金不昧达350万元;有四成出租车被树为“雷锋车”、“敬老助残车”、“爱心车”和“拥军车”,成了“文明威海”的流动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