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防止和减少脱贫后返贫现象,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通过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创新组织保障机制,让干部下沉一线尽锐出战,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正在固守扶贫阵地、谋划乡村振兴,形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良好局面。
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党在农村的主阵地,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临夏大地高高飘扬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临夏州明确,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永靖县、积石山县5个县脱贫摘帽,335个贫困村退出,1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深度贫困地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有怎样的诀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村党支部。”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说,近年来,临夏州委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着力完善适应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层层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标准化建设统领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标准化建设真给力,42条标准是依据。不仅提升了支部的创新力,而且乡村振兴更得力。脱贫攻坚打赢哩,战斗堡垒牢固呢。”
这是流传在临夏州党员中的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去年以来,临夏州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在全州全面推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分领域建立标准体系,全方位开展对标创建,以高标准推动党支部工作高质量,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党在农村的主阵地,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农村大地高高飘扬。
把学习《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作为标准化创建的前提基础,州县组织部门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三会一课”专题学习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使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做有规范,增强了抓党建的能力水平。积石山县柳沟乡阳山村党支部书记安福雄形象地说:“《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就是我们基层工作的‘活字典’,我们有不会的、不懂的,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每个支部都要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党内组织生活、党员队伍建设、基础保障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标准化等七个方面对标创建,扩大先进支部数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减少后进支部存量。”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宝树说,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创新载体抓手,机关党支部和帮扶村党支部学习宣传联做、组织生活联过、班子建设联建、主题活动联办、对标争创联抓的“五联”活动,成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今年以来全州先后开展“五联”活动2700多场次。同时,临夏州坚持不懈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集中整治,农村矛盾问题大排查、村级组织大整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343个,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252个。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短短2年时间,临夏州通过统一悬挂国旗、落实村干部值班办公、每月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开展“十谢共产党”感恩教育等措施,让党在基层的阵地更加牢固,让村党支部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心骨。积石山县寨子沟乡麻沟村第一书记曹三成告诉记者:“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开展以来,党支部的各项工作都走向规范,迈上一个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建+”模式把党组织建设嵌入到产业扶贫之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走进永靖县陈井镇瞿家庄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在车间忙碌地加工、包装百合。瞿家庄因为百合产业走上致富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合村”,而这里更出名的则是“百合支部”。村民们说,村党支部和百姓“百事”都合得来,所以称为“百合支部”。
瞿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瞿学保告诉记者,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瞿家庄村党支部为引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党建+”合作社,坚持均等持股、规范办社原则,始终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与农业产业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始终把农户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金饭碗”。2018年以来,合作社完成百合交易量56.99吨,销售额99.4万元,实现分红3.8万元,286户群众获得分红收益,农户最高分红近2000元。
永靖县通过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助推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全县124个行政村各扶持组建1家“党建+”农民合作社,入社社员已达27166户,其中贫困户12516户,实现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覆盖。2018年,全县“党建+”农民合作社完成销售额7412万元,实现利润892万元,可分红446万元。吸纳1200多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带动2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临夏州积极开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链”建设,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扶贫车间”“党建+电商扶贫”等模式,将党的建设深度嵌入到产业扶贫中,有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临夏推行“支部+扶贫车间”被称为“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增加群众收入、转变群众观念的有力抓手,坚持党组织牵线搭桥、企业注资运营、支部动员培训、党员示范引领的模式,大力建设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扶贫车间,吸引贫困群众特别是家庭妇女就近就业,既让群众掌握了技能、增加了收入,又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内生动力。截至目前,临夏州共建成扶贫车间134个,带领7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小车间”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临夏州开展扶贫的企业都在办公区留出了专门的地方,在党建指导员的指导下率先在企业组建党支部。“90后”小伙儿何文飞是积石山县非公党工委一名党建指导员。他负责联络两个非公企业,平均每两天他就要到联络的非公企业走一趟。“主要是去帮助企业按时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建活动,指导他们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同时,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党员职工有哪些困难,我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何文飞说。
甘肃拓奇实业有限公司是何文飞指导的非公企业之一。“前段时间,我们遇到招工荒,多亏了党建指导员与各村党支部协调招到了工人。”总经理黄富说,在党建指导员的帮助下,企业建立了标准的党支部,在党员的示范带领下,贫困户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强了,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也有了信心。
积石山县非公党工委副书记马得胜介绍,目前,积石山县非公企业59户,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企业党支部28个,覆盖企业45户,共有党员140名。建立标准化党支部示范点10个,在非公企业中下派党建指导员20名,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基础牢,百业兴”。临夏州通过深化“三链”建设,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带头入股产业合作社4355个,引导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建成电商站点684个,让农民变股民,让农村的土特产通过网上销售走出了深沟大山,打造了“党建+产业扶贫”的新引擎。
落实“六个一批”措施,全面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打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在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记者见到了2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陕斌杰。去年10月,他从东乡县委党校选派到布楞沟村专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半年多来,他走家串户,搞产业,抓党建,促扶贫,和乡亲们打成一片。“如今,布楞沟村水通了、路修了,新农村也建成了。未来,布楞沟村将在传统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进一步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富民产业。等折红路通车后,鼓励群众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产业和观光体验式农业。”谈起布楞沟村的未来,陕斌杰信心满满。
如何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长效巩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不能只盯着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着眼于实现乡村振兴。临夏州立足长远,超前谋划,通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落实调整撤换一批、择优派任一批、净化清理一批、公选聘用一批、教育培训一批、学历提升一批的“六个一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
今年26岁的马希娟201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东乡县公开招聘村干部考试,成为了龙泉镇拱北湾村党支部书记,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倍加珍惜这次走入基层的机会,在家乡脱贫致富的光荣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脱贫攻坚的一线,绽放美丽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从今年3月开始,在逐村逐人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临夏州对小学文化程度、年龄60岁以上的村干部和履职能力不强的村干部集中调整撤换,共调整撤换村干部873名。坚持每村每年发展1名青年农民党员,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181人。探索开展村干部专职化,从县乡机关选派256名优秀党员干部专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公开选聘110名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紧盯村干部能力短板,开展大规模、精准化教育培训,州级对新任村干部全员轮训、对现任村干部示范培训,县市每年对所有村干部开展全覆盖轮训,同时组织动员818名村干部和63名乡镇干部免费参加大专学历教育,有效提高了村干部能力素质,一大批有干劲儿、会干事、正派公道的村党组织带头人,正带领各族群众一道谋发展、忙致富。
干部下沉到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从“包村”变“驻村”,建设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全州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各族群众都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踊跃投身到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合力。”郭鹤立说,脱贫攻坚以来,注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中央、省、州、县共选派驻村帮扶干部5800多名,最大限度的推动骨干力量在脱贫一线尽锐出战。从2018年起,临夏州全面推行乡镇干部驻村包社工作办法,整合乡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员,组建驻村包社工作组,乡镇80%以上的干部阵地前移下沉到村,工作日在村值班办公,帮助指导村“两委”厘清发展思路、衔接扶贫项目、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基层党建、开展为民服务。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担当!”近日,立足东乡县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的实际情况,州委从州直单位集中增派500名干部到东乡县助推脱贫攻坚,在动员培训会上,全体选派干部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
临夏州粮食物资储备局干部包毅虎是500名选派干部之一。2014年,他就曾来到东乡县大树乡红泉村驻村扶贫,三年后回到单位,他心里一直挂念着东乡县。“能再次参加东乡的脱贫攻坚,是我一生的荣光,我将不遗余力为东乡脱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毅虎说。
积石山县柳沟乡扶贫专干、驻村干部康鹏说:“毕业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村里工作,是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脱贫攻坚的战斗员、群众致富的组织员、矛盾问题的调解员、基层党建的指导员,这段经历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增派500名干部到东乡,不仅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来攻山头,更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持久战做好组织保障。”黄宝树说,深贫地区脱贫摘帽和巩固脱贫成果要统筹考虑同步推进,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关键在于发挥党建引领下的持续稳定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和产业持续发展,我们要为乡村留下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因为不远的未来,他们将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