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零零社区网友  2019-10-18  互联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生物防治技术被应用到蝗虫防治中来。当前蝗虫生物防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怎样?又面临哪些难题?各地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近日,全国农技中心负责人、专家学者及各省植保站代表齐聚山东东营,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推动蝗虫可持续治理。

  

  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不断落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物防治作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应用比例逐年提高。尽管目前短时间内,还难以动摇化学防治在蝗虫应急防治中的主要地位,但是化学合成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为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持续被社会关注。且化学防治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用药越多病虫害发生越严重等问题。这便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治理论和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生物防治作为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最主要手段被要求加快推进。因为生物防治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经济成本低、对蝗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且具有能持续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等优势。

  在当前生物防治中,防治蝗虫的病原微生物的研发和应用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真菌、蝗虫微孢子、杀蝗金线虫、蝗虫痘病毒、苏云金杆菌、类产碱假单孢菌、蜡状芽孢杆菌等可有效控制蝗虫的生物防治因子,这些杀蝗生物制剂在蝗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河南省在大力推广生物治蝗过程中,就应用微孢子虫、绿僵菌、苦皮藤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治蝗,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0%以上。

  蝗虫的综合治理技术,如生态调控等,也已在多地付诸实践。据山东省植保站副站长王同伟介绍,该省针对不同类型蝗区,开展了不同模式的生态改造。比如在沿海蝗区的近海草滩荒地大力推行封育草场、海水养殖、种植蜜源植物等。在沿海农田夹荒蝗区,大力推广以垦荒植农为重点的模式。在滨湖、内涝蝗区开展了上粮下鱼、淡水养殖为主的改造模式。还在黄河滩蝗区进行了兴修水利稳定水情、堤岸林带化、农事精耕细作、种草养畜、种植中草药等探索。以微山湖蝗区为例,该区位于围湖大堤以内,撂荒夹荒多,河道纵横交错,植被有较大的草地植物群落,蝗区面积随水位升降而变动,蝗情波动大,易成灾,需常年防治。近年来,该省通过生态治理,将其改造成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亚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湿地。

  河北省在蝗区生物多样性改造中,也因“区”制宜采取了多种措施。“农牧交错区封育草场;沿海蝗区蓄水养苇,种植隔离植物,以控制芦苇地蝗虫外迁。在河泛和内涝蝗区则通过垦荒种植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种植大豆、冬枣、牧草、苜蓿、棉花、油葵等蝗虫不喜食作物,破坏产卵环境。在滨湖蝗区则通过开展牧鸭、养鱼等措施控制蝗害。”该省植保站站长张秋生说。记者了解到,在蝗区养殖鸭子,蝗虫变成了鸭子的“食物”。不仅节约了饲料,在防治蝗虫的同时又带动了养禽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向社会提供了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可谓变害为利,一举多得!

  

  未来该如何发展?

  生物防治蝗虫有许多优点,但与速效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防治制剂快速致死作用较低,对种群的密度调节较慢,特别是可以完全替代化学农药的应急治蝗生物制剂品种相对较少、剂型相对单一、成本较高。加之防治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面对诸多痛点和难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石旺鹏呼吁:“应深入研究主要病原物的活体扩繁技术和绿色发酵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剂型的研究,保护病原物,降低环境对其活性的影响,延长存活期,同时开展对病原物的遗传改造,提高其抗逆性。”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许发辉指出,持续推进蝗虫可持续治理工作要不断提升治蝗科技水平,加强新型生态控制技术、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天敌的保护与利用、蝗虫灾变规律以及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走科学防控之路。重点推动蝗虫生物防治向多元化品种和绿色剂型方向发展,注重治蝗速效与长效相结合,加大对蝗虫微孢子制剂、防蝗真菌制剂、蝗虫信息化合物制剂和植物源药剂的研发力度。并持续完善蝗虫监测与防控指挥信息平台和基于移动终端的野外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建立并完善蝗虫发生与防控数据库。最后,要加快蝗区数字化勘测进程,普及野外信息采集APP应用,保证每个蝗区县都有一个账号,实现蝗区信息上传的便利化,形成数字化的新蝗区图。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10-18/20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