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作为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之一的“健康扶贫论坛”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累计已有15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服务。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遵循卫生健康工作规律,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救治预防双管齐下,推动健康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将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底线任务,全面实施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大工程,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组织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地区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网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已经实现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有一家公立医院,99%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都有卫生院和卫生室。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全国累计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支援医务人员超过9万人,已有98%的乡镇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98.2%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农村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诊治。
深入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重点疾病贫困患者应签尽签,并提供定期随访、规范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综合保障,并采取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之内,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强化疾病综合防控和健康促进,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针对包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一地一策、一病一策,开展综合防治;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不断推动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论坛进一步明确健康扶贫攻坚目标,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到2020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推动将健康扶贫融入卫生健康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扶贫质量和实效。论坛还发布了《全国健康扶贫监测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