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东西部对口帮扶 依托产业助脱贫

网友投稿  2019-10-15  互联网

  编者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涌现出一些精准扶贫的好做法好经验,助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精准脱贫、越来越多的贫困县顺利“摘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创新社会扶贫模式,为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深入发掘精准脱贫和农村全面小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研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问题,农民日报社、浙江省供销社于9月22日在京联合举办“浙江蓝莓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研讨会”,现将主题发言摘编予以刊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

  

  建立有弹性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扶贫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最可持续的脱贫攻坚途径。但是产业脱贫没有那么简单,要面临着市场的选择,要面临很多自然的风险。产业脱贫也是效果最好的脱贫途径,因为产业是最基本的,是能调动积极性的,通过农民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建设任务。

  对口帮扶的问题一直都是扶贫大部署安排中的重要内容。浙江对口扶贫创造了很多的经验,对口帮扶产业扶贫和自己搞产业脱贫在实践中既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好的路径、好的模式,但是也有很多要值得注意和总结的方面。

  首先是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对口帮扶也好、产业扶贫也好,一哄而上的状况在某些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选准要发展的产业。在选择扶贫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消费升级的规律来选择发展产业,根据市场的潜在需求来选择,发展安全、绿色的农产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是要注重全产业链的打造。过去的帮扶也好、产业扶贫也好,相当多的只是注重一个环节,只做生产基地,或者只做加工厂,或者只建立一个门店进行销售。浙江的对口帮扶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注重全产业链的打造。

  第三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扶贫的过程中,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事情是存在的。现在相当数量靠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干部来扶贫,真正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带动这个产业发展,现在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比如说浙江蓝莓扶贫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供销社和地方政府,还联合了企业,通过企业的资本运作、市场化的模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这一点非常可贵。

  第四要发挥整个系统联动。实事求是地讲,对口帮扶中采取系统的这种方式的还并不多,真正实现的也不多。单靠帮扶两地的农业部门进行对接,有的地方效果并不理想。靠系统联动,就容易把帮扶的责任落实下来;供销社系统在农业农村是有相当作用的。浙江对口帮扶和产业扶贫在这点上的探索非常有价值。

  结合对口帮扶、结合产业,我觉得有几点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就是规模化的种植,如何实现蓝莓的连片种植,要摸索出如何让老百姓适用的方式方法,然后再推广。二是技术指导。蓝莓对种植技术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依托农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来做,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谋划品牌的塑造。蓝莓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后,各个种植地之间是否会打乱仗?要把品牌整合起来,才能避免这种自我消耗的问题。四是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多种模式让农民自己挑选,利益分配方式要有弹性,适宜不同阶段、不同地方农民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

  

  积极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脱贫攻坚是当前全党全社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今明两年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八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决战阶段、脱贫攻坚、怎样脱贫。今天的研讨会给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这个案例表现出政府、企业、市场三方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构成和定位。浙江供销合作社应该说在我们国家的供销系统一直是处于改革开放搞得最早,在改革方面最早,而且各个方面在全国做得可圈可点。供销合作社聚焦产业脱贫,体现了浙江供销合作社高度的政治敏感,体现了政治站位和政治意识。浙江蓝美公司作为企业怎样在产业扶贫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了社会责任感。企业、有关政府机构、市场机制三方发挥共同作用,共同开展扶贫事业,应该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到2020年以后,产业脱贫仍然是一个选项。因为消灭了绝对贫困还有相对贫困的问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解决这种消除贫困的问题,就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持续深入,即便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解决相关的扶贫问题,如果不通过产业来解决脱贫的问题,恐怕是很难办到的。因此,产业脱贫作为一个长效的扶贫机制,不管是消灭绝对贫困现象还是将来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都将长期存在。

  产业脱贫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在一个贫困区域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产业,这个产业要和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和当地的劳动资源结合,要跟当地的生活生产习惯相结合,要能够落实到农民收入的增长。蓝莓产业的广泛适应性和对人力资源的劳动密集性要求,都说明这是一个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好产业。

  从今天这个研讨会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看未来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发展,然后看比较优势,中国在资源型农业发展方面很难具备优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蔬菜产业、茶叶产业、未来的蓝莓产业都将会有美好的前景,我们可以把产业寄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面,有可能会成为我国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的一个方面。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

  

  把产业扶贫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传播好宣传好

  产业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当中占据着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在农业农村部的领导下,各地在产业扶贫当中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浙江省通过蓝莓产业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有很多创新实践,农民日报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也期待更多的专家去总结他们的经验,更好地推动全国的产业扶贫深入开展。

  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产业扶贫研讨会,根本目的就是要去解决产业扶贫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产业帮扶可以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目前,产业扶贫过程当中,有好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扶贫农产品长期以来的销路、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等等。今天的研讨会,就希望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浙江供销社和企业在帮扶四川相关贫困地区的相关做法,进行理论上的提炼。

  作为主办方,农民日报将会把今天专家们、领导们总结的好的理论成果传播好、宣传好,把浙江产业扶贫经验进一步地挖掘,推动全国的产业扶贫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

  

  把握蓝莓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

  蓝莓产业扶贫的模式,是浙江在东西部协作中探索的一条好路,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亮点,第一是把产业扶贫与产业链开发、产业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第二个亮点,把推进发展乡村产业与推进三产融合结合了起来。第三个亮点,把产业扶贫与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了起来。

  在下一步的产业扶贫中,要把生产能力建设与加工营销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现在许多地方扶贫产业的发展初期效果比较好,许多地方大面积推广,现在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风险,风险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营销能力建设跟不上去。蓝莓产业的规模可能更大,增强营销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服务、包装服务、品牌服务都是市场经济应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的服务。蓝莓产业是适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怎样和文化体验结合起来,这些光靠贫困地区的农民可能很难做好。这些都需要市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增加扶贫产业的附加值。

  要进一步做好市场开发工作。蓝莓这个产业,更多的是小众化的市场,和大众化的市场不一样,大众化就是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小众化的市场更多的是要走曲高和寡的路线。蓝莓现在在农业产业链里面、在农业产业体系里面算是比较中高端的产业。怎样在发展过程中避免重蹈丝绸产业的覆辙,丝绸本来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大规模发展以后,变为大众化的路线,结果出了很多问题。怎样在发展过程中防止这个问题,才能把附加值提高上去,要注意小众化市场的开发和大众化市场开发不一样。因为是高端市场,怎样符合高端市场的需求,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

  

  践行“两山”理论 发展优质特色扶贫产业

  蓝莓作为一种产业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有前景的产业,特别是把蓝莓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和业态,应该说恰逢其时、恰应所需,非常有前景。浙江目前在加快蓝莓产业发展上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走在了前列,创造了丰富的、很好的经验。

  产业扶贫是最为基础、最为有效的扶贫模式,特色产业扶贫又是产业扶贫的优势产业。实行精准扶贫战略以后,扶贫模式最终都要借助产业扶贫或者发展成为产业扶贫来实现扶贫的目标和任务。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扶贫模式,这里面的核心和基础还是产业,只有形成产业才有脱贫攻坚的动力,才有扶贫的生命力。所以我们抓住特色产业扶贫,特别是蓝莓扶贫这种模式来加快发展,必将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蓝莓产业是一个具有广泛种植优势的产业。在陕西、四川这些地区也在发展蓝莓产业,就是说这种水果的品种对种植条件适应性很强,它能够广泛地进行种植,和贫困地区的分布能够有机地结合。我们现在大多数的贫困地区、贫困片区应该说还是在边境地区、偏远山区,而恰恰在这些地方有很好的蓝莓种植资源,资源的分布和我们贫困地区的分布高度契合,使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个资源有了有利的条件。

  浙江发展蓝莓产业也是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基础产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绿色产业,通过发展蓝莓产业把大量的资源利用起来,也就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个有效的载体。所以说蓝莓产业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是我们诸多扶贫模式当中的一个基础。

  建议下一步要大力推进蓝莓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的效率和功能。现在蓝莓产业发展很快,在其他地方也在千方百计地加快推进,所以蓝莓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面临着科技进步的压力,也面临着对特色产业的新要求,还面临着我们怎样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这样的新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把蓝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不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

  要加快培育蓝莓的优良、优势品种,加快蓝莓科技进步与创新。在育种、加工、病虫害防治、储存、冷链运输等各个方面都要有创新和突破。要加快推进以蓝莓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就是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简单化来打造这个集群。而且,蓝莓产业发展起来以后,要把它和食品产业、医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产业、流通产业联结起来,形成大的产业集群,这样才有综合效应、才有叠加效应。

  要加快发展蓝莓的精深加工,来提高产品开发的数量,形成系列化、多元化、品牌化产品,食品加工、药品加工、农原加工,把原材料蓝莓变成财富蓝莓,提高蓝莓的附加值。

  要建立蓝莓现代流通体系,扶贫农产品得卖出去才能发挥作用。现在,有产品找不到需求,有需求找不到产品,这个技术还没有完成解决。所以,怎样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比如用农村电商或者国际电商或者“一带一路”的电商使蓝莓和蓝莓产品能够走向市场。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邵峰:

  

  打通产销通道 助力扶贫产业发展

  从扶贫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作为扶贫产业。蓝莓产业,区域适应性广,中国大概有27个省可以种蓝莓;进入门槛低,种一亩蓝莓初次投入大概需要100元钱,稍微有一点资金门槛,但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金融扶贫,100元钱可以得到解决。在技术门槛上,蓝美公司会全程进行关注指导。另外,蓝莓市场需求量大,可以鲜食,可以精加工,产品销路好,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蓝美公司因为有加工能力,再加上蓝莓冻果三年不会坏的这个特点,保证了蓝莓市场的销路,因此在销售环节可以对农民做到“两包”,包地收购,包底收购。

  蓝美公司所做的蓝莓扶贫,总的来说就是用资金池的方式来做扶贫,我给它命名为合作扶贫,就是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资金投入到合作社或企业一类的生产主体上,再把投入的收益权量化给扶贫对象。扶贫对象在浙江省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低收入农户,一类是极贫经济贫困村,把收益权量化给他们,一般会约定分红,年收益率不低于10%。

  在同农民进行利益联结上,蓝美公司的扶贫模式也值得研究。一开始农民资金不足,就可以拿土地入股,保底分红,风险较低,并享有优先入股权。加工环节,公司投资再加上蓝莓合作社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来投资,来发展蓝莓加工。同时,把过去帮扶资金、帮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权量化给扶贫对象。另外可积极发展休闲采摘旅游,进一步增加收益。

  作为供销社,我们的加入改变了蓝美公司原来到一个县一个县去分散谈判的局面,特别是通过跟供销社签订协议,蓝美公司和四川省供销社共同组建了一个四川蓝美公司,这个公司到某县推广时,会在县里再成立一个“蓝美公司”,并由供销社全程投入,帮助地方搞规划、培训农民,指导他们进行土壤改造、指导他们种植,这种组织化的推广,改变了分散推广、分散销售的局面。

  供销社从种植到加工,对全产业链进行规划,很受当地政府欢迎。同时,我们比较注重培育本土的市场主体,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带领更多的农户参与生产。还有我们注重以资金池的方式来搞产业扶贫,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资源用到主体上,补偿给扶贫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

  

  在产业扶贫中重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我在耶鲁考察调研期间,发现纽约和耶鲁正中间的地方,是一个蓝莓基地。我们发现在美国蓝莓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美国现在蓝莓产业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有一个几千亩的蓝莓基地,有一半是规模化的生产,机械化的成本确实很高。蓝莓的采摘,目前还是主要依靠人工,因此也使得这个产业具有了休闲功能。蓝莓成熟的季节,一到周末,纽约市民以及耶鲁大学里的人,常常到这些蓝莓基地进行休闲、采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川的蓝莓产业,除了深加工以外,发展休闲农业也是很重要的方向。在国际上有一个名词叫CSA,即社区支持农业。城市化发展以后,大城市里面的中产阶级崛起,对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有很多需求,这时候要重新建立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怎么建立?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他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直接通过采摘参与生产,也实现他自己的消费,实际上这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一个有为的政府。政府怎么有为,政府的边界在哪里,真的很难界定。国家各个部委出台了大量的产业政策,真正是在为实际考虑、为现实考虑、为农民考虑。这个时候,无论是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越基层的政府,怎么样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在做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对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有清晰的界定,这一点非常重要。

  

  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曙方:

  

  以现代化的思维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

  蓝美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蓝莓产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从2010年开始投资蓝莓产业,坦率地说投资蓝莓产业是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情怀因素,我是浙江诸暨人,我的家乡曾经是诸暨市倒数第二穷村——上下文村,如今,它已经是国家级美丽乡村之一。第二个因素,是因为蓝莓产业确实是个有发展前景的好产业。蓝莓不仅仅是高端水果,它更是一个健康的、非常好的食品药品的原料。

  我认为蓝莓产业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的产业,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农业如何做?蓝莓产业如何切入?我认为龙头企业要带着农民进行现代化的生产,用现代化的发展思维和研发能力提升农业。首先要让农民高产,有了产量才能有效益。以我们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蓝美1号”为例,通过科学育种,我们目前可以实现平均年亩产量2000-5000斤,即便以每斤10块钱为市场价,一亩地的效益也不低于两万元,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效益。其次,在种植管理上,“蓝莓一号”做到了成熟度比较一致,可以分两次摘完。意味着原来采摘一斤果需要2-3块钱,现在新的采摘方式一斤3-5毛钱就够了,人工成本大大下降。第三,在挖掘产业潜力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进行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和利用,以及产品研发。如果“蓝美1号”花青素生产出来以后,“蓝美1号”已经不仅是一个农产品了,它其实是一个药材、是一个有高附加值的药材。这样也预防了一些产业发展中,明明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五年、十年后却做不下去了的产业风险。目前在四川很多贫困县,依托发展蓝莓产业扶贫的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认为,蓝莓产业是一个非常高效、朝阳的产业,应该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助力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10-15/20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