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山河壮丽,中华大地一派喜气与祥和。在这个月明夜朗的中秋节里,千家万户举头望月,把酒言欢,月饼的香甜也散发出节日的喜庆,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人们在时空的穿越中对家庭和睦美满,一直寄托无限的期盼,诸多佳话名诗也在丰蕴的历史文化中,阐释着人间的美意与感怀。唐代王建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唐代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一首首经典古诗词,捧出了中秋佳节赏月的欢乐场景与文化内涵。
团圆的中秋节里,一轮圆月在夜空泼洒清辉,不由地想起儿时赏月的趣事来。小时候,中秋月圆之时,我拿了一块月饼,一边大口吞吃,一边在院子里举头望月。听奶奶讲,玉兔正在捣药,嫦娥正在跳舞,吴刚正在酿桂花酒呢。我真想看看月亮中的嫦娥、吴刚和玉兔,还有里面的生动故事,于是盛了一盆清水,置于院中,还拿来一面小镜子,放在水盆里。我想,这下就能如我所愿了。我使劲往小镜子里瞧,好像隐约只看到一棵大树。奶奶额头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踮着小脚走过来,惊讶地说:“快看呀,嫦娥姐姐在彩云间舞长裙呢,桂树下玉兔还有一半药没捣完呢,越捣越卖力啦……”奶奶倒是看得真切,一连说了一大通,将圆月里的故事说了个遍。我眨巴着眼睛边看边听,好痴迷哦,小脑袋里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与好奇。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赏月是节日中的一抹红艳,无论身在哪儿,中秋月都是心中吉祥圆满的象征。若在家中阳台,抬头凝眸,明月高悬,则如身处琼楼玉宇,似登仙境。若躺于床榻,月光夺窗而入,心中亦有当空皓月,几许清凉,几分适意,便似茵茵春色,如期而来。若在行走的火车上,月影倏忽而过,山岭披着月光的轻纱,支撑起饱满的遐思与渴盼。若伴家人共行月下花影,如绢浮云捎来殷殷祝福,望苍穹之月,思安逸之乐,便最是人间好时节了。
穿越时空,中秋之夜,古人赏月,自有一番感怀与厚重。南宋词人辛弃疾看到了“一轮秋影转金波”,北宋诗人苏轼听到了“银汉无声转玉盘”,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看到“碧海飞金镜”,宋代诗人郭应祥忆起“当年弄影婆娑舞”,唐代诗人李峤想到“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生动又富有穿透力的独特视觉和思想,给中秋注入了活力和内涵,在历史文化长河里踏步而来,亮了眼眸,醒了岁月,久传不衰。
又是中秋,仰望星空,圆月高悬,银辉跳动。这是祥和的日子,书写着万家团圆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