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拜耳更多马铃薯方案”增产又提质

网友投稿  2019-08-23  互联网

  此时的内蒙古,除了大草原,还有另一种壮阔的美——在“中国薯都”乌兰察布,成千上万亩的马铃薯正值花期,紫色的花朵星星点点汇集成一片花海,饶是壮观。

  乌兰察布处于国际公认的马铃薯黄金产业带,高海拔的冷凉气候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里,“小土豆”是当之无愧的“大产业”,种植面积达400万亩,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内蒙古卓资县的民丰种业马铃薯基地,这里也是拜耳“我向往的田园”精品示范园,观摩“拜耳更多马铃薯”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效果。

  

  好产品带来更多产出更大价值

  作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民丰种业拥有国家马铃薯种薯种植与储运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也是乌兰察布市全力打造的“马铃薯研究中心”和“中国薯都核心区”。民丰种业今年在100亩试验田试用了拜耳的杀菌型种子处理剂产品阿马士和即将上市的生物菌剂卓润组合,以及明年计划在马铃薯上登记上市的拜耳杀菌剂产品露娜森。

  该示范园种植的马铃薯主要用于种薯繁育,相比于加工薯,对种薯的品质要求更高。在田间通过观摩对比马铃薯整体植株长势、田间植株发病情况、马铃薯匍匐茎感病情况以及马铃薯的坐薯率,可以看到拜耳的更多马铃薯解决方案明显优于当地常规防治药剂和措施。

  拜耳作物科学马铃薯作物经理李建中介绍说,拜耳针对马铃薯提供阿马士、银法利和拿敌稳以及登记中的产品露娜森和卓润这几大产品组合,不仅有助于预防黑痣病等多种病害,保护植株免受土传和种传病害的危害,还能实现早出苗、早发芽、根系发达,丰收快人一步,后期产量也高。“前期做好防治,可以为马铃薯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实现马铃薯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好产品和好方案能够为马铃薯产业带来巨大价值。”民丰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才表示,与拜耳的合作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先进的植保技术和作物管理经验,能够实现更低的农药使用量,并获得更高品质的马铃薯。马铃薯种植成本在三四千元一亩,植保成本大概占到10%。虽然投入的成本会高一些,但是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收益,这样一算还是划得来。

  

  深受种植大户信赖的病害防治“利器”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枯萎病等病害逐年加重,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成为马铃薯种植的难点和痛点,其中,马铃薯晚疫病让种植户尤为头疼。记者采访几位马铃薯种植大户发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用拜耳银法利近乎成了标配。

  “晚疫病一遇到阴天多雨天气就容易暴发,如果大流行会导致绝产。有晚疫病就用银法利,这在业内是有口皆碑。”民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文义告诉记者。

  乌兰察布商都县的种植户梁振广种了700亩马铃薯,他介绍说,每年至少要用一次银法利,防控效果非常好,而且植株健壮、叶片浓绿。尤其是阴天病害严重、气候恶劣的时候更是必用的。

  内蒙古格瑞得马铃薯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种薯领军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李冬虎告诉记者:“马铃薯行业发展简单粗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的方向不是扩面积,而是提高单产和品质。”李冬虎表示,马铃薯种植需要高人工,高投入,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普通种植户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植保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用好的植保产品,就相当于有了保险。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的种植户杨小龙对此也深有同感,他种了3000亩马铃薯,年收入在7位数以上。在他看来,种好马铃薯的关键,一要有质量好的种薯,二也要有好的植保产品。他告诉记者,好的药剂用一遍就能取得良好的防效,不用再用第二遍第三遍,其实是省钱了。

  

  “我向往的田园”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主粮,拜耳一直将马铃薯作为核心战略作物之一。2018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76万亩,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提质增效、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大有可为。

  据介绍,拜耳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在全国主要马铃薯主产区的河北、内蒙古等8省区开展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拜耳更多马铃薯”全程方案均表现为增产及提高商品薯率5%,平均每亩增产330公斤,增产幅度17.5%,投产比为1∶12.2,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施药次数。

  拜耳还在今年推出升级版标准示范园项目——拜耳“我向往的田园”,进一步为农户带来价值升级和产出增量,目前,拜耳“我向往的田园”示范园在全国已达到200多个,精品园9个。

  通过拜耳“我向往的田园”标准示范园验证,可以展示先进种植理念、创新植保产品和解决方案及专业服务所能够实现的合力,带动周边马铃薯种植户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并尝试通过产销对接来打通整个链条,使种植者不仅种得好,还能卖得好,获得更多收益。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8-23/20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