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十年磨一剑战胜水稻“癌症”
□□本报记者吴佩曹茸
十年如一日,他和团队让长江流域5000多万亩粳稻摆脱水稻“癌症”——条纹叶枯病的侵扰,让南方粳稻区稳粮增产不再成为梦想;一年365天,他始终与水稻打交道。水稻的分蘖生长期、抽穗期、成熟期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他,就是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的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付出:分子育种攻克水稻“癌症”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一旦患病,水稻将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该病也被称作水稻上的癌症。
2000年,刚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万建民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实验基地里发现了这种病,随后的调研让他深感南方粳稻区条纹叶枯病形势的严峻。“以前我国只是用喷农药来控制病毒,但这种传统的植保方式‘治标’不‘治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分子育种。”从2002年起,万建民便联合江苏各农业部门,全面展开攻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协作攻关研究。
2004年,江苏省大面积暴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灾害,2300多万亩粳稻发病,绝收面积达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斤。为解燃眉之急,他率领团队将培育出来的“宁粳1号”进行推广,由于新品种发病率低,当年便推广了17万亩,2005年达到了170万亩。
“正是分子育种让我们战胜了条纹叶枯病,保证了水稻的增产增收。”万建民说。短短几年内,他的课题组快速选育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早中晚熟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新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3634.17万亩,产生社会效益190.14亿元。遗憾:不能把所有人写进获奖名单
“其实我做的只是分内的职责。”谈到获奖,万建民谦虚地笑笑,“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把团队所有人的名字一一写进获奖名单里,虽然名单上只有15个人,但我们的背后是成百上千人默默无闻的付出。”
作为课题的主持人,万建民非常看重团队精神,他珍视和感激所有成员的付出。他的恩师——我国水稻专家陈遐宁亲自指导灰飞虱的研究,帮助团队完成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他的研究生为了水稻品种抗性筛选的顺利进行,夏天待在40多摄氏度的暖棚里养灰飞虱,大汗淋漓,却从不喊苦叫累;在后期的品种推广中,基层工作人员几乎是背着书包挨家挨户去推广,非常辛苦……
万建民感慨道:“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尊重和协作是一个科研团队的灵魂,真正的荣誉应该属于他们。”感悟:科研创新和认可同样重要
在万建民看来,课题之所以获一等奖,一是科研方法的创新获得了专家的认可;二是课题帮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获得了农民的认可。
“获得农民的认可,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荣耀。”万建民觉得,农业科研人员一定要改变研究方法和理念,富有创新精神,科研立项和技术推广要结合农民生产的需要,只有这样,科技成果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采访中,万建民提到今后水稻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良要靠分子育种来解决,而他将继续致力于这方面研究。
“能获奖是对我们农业科研人员的激励,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万建民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今后,我要率领团队在水稻研究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继续攻克水稻分子育种的难题,做出科研人员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