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算算北京市场蔬菜流通账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1-26  互联网

算算北京市场蔬菜流通账

  □□本报记者黄朝武吴佩

  成本高涨,一级批发商称不挣钱

  ■每斤青椒从海南产地到北京百姓菜篮成本增加9角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每天供应北京市80%的蔬菜。有人说新发地菜价高,北京菜价就高;新发地菜价低,北京菜价就低。元旦前记者走进新发地蔬菜批发区,在零下11摄氏度的四五级寒风中,看见很多装运蔬菜的车辆停在路边摊位上,很多车上还装着大半车的菜。

  来自安徽的鲁大姐在新发地干了10多年蔬菜批发生意。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把一箱箱的青椒从货车上搬下来。

  鲁大姐说,这车青椒已卖三天了,还剩一大半。气温降得很厉害,为了尽快把货出完,减少损失,青椒和圆椒搭着一起卖,平均每斤才合1.24元。青椒从海南农民菜地收上来的价格是每斤4角钱,现在的价每斤亏了6分钱。

  从0.4元到1.24元,中间有0.84元的差价,怎么还会赔呢?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原来,包装、运输、仓储、人工等所有费用相加,每斤青椒从海南产地到百姓菜篮需要增加成本0.9元。

  “说实话,现在菜价真不高,我们批发商根本挣不着钱,农民就更不用说了。”

  记者随后在市场内又采访了鲜葱、卷心菜、豆角等批发商,情况大体相当。

  随后,记者又来到北京通州八里桥批发市场。50多岁的王大姐在这里从事蔬菜一级批发已有10多年了。记者见到她时,她正望着一车新鲜的西芹直发愁。她说,往日一车菜差不多两三天就可以卖完,可这车菜卖了一个星期,还剩下一大半。

  西芹价格是每斤0.6元。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山东收购芹菜每斤0.4元,加上到北京的油费、摊位费,折合每斤成本0.59元。现在1斤卖0.6元,等于刚刚保本。可她每天吃饭等花销也要十几块,算来算去怎么都是赔。

  以前西芹价格卖到0.8元/斤时,收购价也水涨船高达0.55元/斤,但每斤可以赚5分钱,一车菜挣300元。

  记者发现若大一个蔬菜批发仓库,停的货车倒是不少,但人却不多。

  她说,因为价格低挣不着钱,天冷菜卖不动,好几个卖菜的这几天都不干了。“其实,我们不要求菜价多高,每斤有5分钱挣就可以了。但现在基本上是往里搭钱。要是大家都不干了,菜价可能会更高。”

  生意火爆,二三级批发零售商利润可观

  ■即使低价位卖菜的吴大姐,一斤蔬菜也赢利5角钱

  一级批发商不挣钱,那二级批发商、零售商情况怎么样?

  祝鸿兴是北京三元桥早市上的二级批发零售商,主要销售大葱、菠菜和西红柿等。记者元旦前见到他时,他刚到新发地准备批发1000斤鲜葱,价格是0.6元/斤。在早市,他按1元/斤的价格批发给其他零售商,零售的话每斤卖1.5元。

  从0.6元到1元或1.5元,这中间增加了哪些费用?祝鸿兴的盈利空间大吗?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元桥到新发地出一趟车油钱50元,平摊下来每斤0.05元;摊位费每天50元,平摊每斤0.05元;雇工费1人1天100元,合每斤0.10元。算下来每斤增加成本0.2元,祝鸿兴每斤鲜葱能赚0.2~0.7元。

  来自河北邯郸的郑师傅,在八里桥批发市场附近永顺东里小区卖菜已有10多年。记者1月8日下午4点来到他不大的摊位,但生意特别火。

  他告诉记者,每月最大的开销是房租1000元,一家4口人吃饭每月800~1000元。记者留意了一下蔬菜的价格:西红柿3.3元/斤,茄子3.5元/斤,豆角4元/斤,土豆2.5元/斤,辣椒2.5元/斤。他说,这个价格和去年同期比并不贵,每斤也就挣几毛钱。

  真的像他所说每斤只挣几毛钱吗?

  当天下午5点记者又到在附近一个胡同卖菜的吴大姐摊位,发现同样从八里桥市场批发来的菜,零售西红柿2.5元/斤,茄子3元/斤,豆角4元/斤,土豆2元/斤,辣椒2.2元/斤。和老郑相比,西红柿每斤相差0.8元,茄子每斤相差0.5元,土豆每斤相差0.5元,辣椒每斤相差0.3元。

  同样的菜吴大姐的比别人卖得便宜。吴大姐说,她的房租比别人便宜些,但也涨了,从过去300元/月涨到现在的550元/月。来这儿买菜的都是住在附近平房的人,所以她卖的价格基本上是薄利。

  下午6点记者到八里桥市场询问了当天这些菜的批发价格:西红柿2.2

  元/斤,茄子2.5元/斤,豆角3.2元/斤,土豆1.6元/斤,辣椒1.6元/斤。也就是说,老郑每斤菜可以盈利一元钱左右,吴大姐每斤菜可以盈利5角钱左右。

  菜价适度上涨是必然,政府应出手帮扶农民

  ■冬天菜卖出了夏天价,大棚菜卖不出露地价,警惕菜贱伤农

  根据新发地市场的统计数据,2010年11月中旬以后,新发地部分大路菜价格一路直下,跌至近两三年来的低点。价格不仅低于去年同期,有的还低于北京及附近地区应季蔬菜上市时的价格。一些商户说,“冬天的蔬菜卖出了夏天的价格,大棚蔬菜卖不出露地蔬菜的价格”。

  例如,2010年12月29日新发地市场的白萝卜批发价是0.3~0.37元/斤,去年同期是0.4~0.8元/斤,同比下降44.17%。其中,湖北的白萝卜最高卖0.3元/斤,最低0.1元/斤。而从湖北向北京运送白萝卜,运费合0.13~0.14元/斤;拔萝卜、洗萝卜、装袋、装车等费用合0.1元/斤;进入市场的雇工及销售费用是0.04元/斤。也就是说,地里的白萝卜即使不要钱,到市场的销售价格也应该在0.28元/斤左右。

  又如,云南贩运来的的菜花,去年售价在1.6~1.8元/斤,今年降至0.9~1元/斤,降幅达44.12%。在柴油价格上涨、人工费用上涨的背景下,农户、商户交替着赔钱。

  部分地区、部分品种蔬菜价格的下降,使得一些种菜农户的收入下降,甚至入不敷出,对此,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说,需要警惕“菜贱伤农”。在其他环节价格上涨的前提下,蔬菜价格适当上涨,是必然的、正常的。

  “我们不愿意看到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也不愿意看到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农民从事蔬菜生产投入很高,不能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季,到头来赔本。应该调整中间环节和零售终端获得的利润分配比,让农民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利润空间。”刘通告诉记者,根据新发地目前蔬菜的供应状况,今后几个月的蔬菜供应没有问题,唯独不放心的是明年此时的蔬菜供应,因为部分蔬菜价格过低可能影响明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刘通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需要一些地方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帮农民一把,或者给予扶持补贴,或者帮他们寻找蔬菜销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1-26/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