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巴适”的巫山脆李行天下

网友投稿  2019-07-10  互联网

  

  

  

  

  巫山曲尺乡权发村村民王恩海(右)在装载刚采摘的脆李。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盛夏时节,走进重庆市巫山县,漫山遍野硕果累累,脆李飘香。果园里、马路边,采摘脆李的果农、收购脆李的水果商忙得不亦乐乎。咬一口脆李,甘甜的果汁沁人心脾。

  “你看这树上的果子,早在它们成熟之前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了。”重庆巫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张平对记者说。这个盛夏,对于巫山的果农来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巫山脆李之所以供不应求,除去其本身果肉致密、汁多味香、质地脆嫩外,和巫山县多年来从种植技术优化、借力线上运营和赋能品牌价值等角度打造这一产业密不可分。

  

  科学规划,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巫山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著名的“绿色生态区域”,可观“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其独特的气候地貌,让巫山脆李的上市期从6月下旬持续至8月底,长达50余天,约比其他李类的上市期长一倍。

  为促进脆李产业健康发展,巫山县政府请中国科学院检测分析论证,因地制宜编制了脆李产业发展规划,将海拔175米-1000米的适宜区域确定为脆李种植区,并集中打造了一批万亩示范园,推动脆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今年全县发展脆李种植22万亩,挂果面积已达10万亩,预计将有10万余吨脆李上市。到2022年,可达25万亩,产值超20亿元。

  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坚持科学管护。巫山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重庆市农科院果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巫山脆李研发中心,并建立县级专家团队、乡镇技术骨干、村级技术队伍、种植能手和果农“五层”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科学化管护水平,为巫山脆李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品质基础。

  

  借力网销,从枝头到餐桌只需2天

  巫山脆李种得好,还要卖得远、卖得稳、卖得好。

  在销售渠道上,巫山脆李紧跟时代。据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三峡国旅总经理、旅游扶贫工作组组长胡志鹏介绍,巫山积极发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优势,巫山脆李已通过各个渠道远销至全国15个省市。

  除了传统销售渠道以外,巫山十分注重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电商平台延伸至乡村,与顺丰速运、京东商城、中国邮政等合作建成脆李专业销售体系,做到保护果品外观、果品分级、冷藏包装、航空快运“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两天之内就可以将巫山脆李从果树枝头运送到消费者手头。2018年,巫山全县从事脆李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达到50余家,脆李电商交易额超过2.5亿元。

  据了解,巫山还将全县的脆李包装形象全面统一,继而覆盖巫溪、奉节、云阳、开州、万州,全面助推重庆市脆李产业向品牌集群化发展。

  

  全方位营销,品牌赋能助“李行天下”

  为进一步为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赋能,巫山县将脆李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将脆李打造成吸引游客前来休闲采摘的招牌。当地持续举办“中国李乡·三峡花海”李花节、巫山脆李采摘季,每年吸引游客约1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探索工旅融合,大力研发脆李饮品、果酒、李干、果脯、伴手礼等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真正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

  在丰富品牌提升的运营手段方面,自2007年开始,巫山大力开展品种提纯选优试验工作,于201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鉴定,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注册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华名果”“全国优质李金奖”等,巫山县先后荣获“中国脆李之乡”“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等称号。2018年,据专业机构评估,“巫山脆李”品牌估值达13.34亿元,位居全国李品类第一。

  日前,“巫山脆李”还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全球发布全新品牌形象,以符号化、场景化、趣味化形式将“孩童趣味摘李”“小时候的味道”“山水生长环境”融合,既有品牌故事,又体现生长环境,再一次丰富了“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的全新品牌形象。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10/19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