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灾有保险 种地更放心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7-08  互联网

  

  

  

  

  图为人保财险湖北省分公司在小麦定损工作中使用无人机查勘定损。资料图

  

  

  

  

  图为商河县家庭农场主张丙禄(左三)在济南市农业大灾保险理赔资金发放仪式上领取理赔金。资料图

  开篇语 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投资是关键要素。为凝聚各方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推动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农业投资》专刊今天正式和大家见面了!这里,您可以聆听最权威的农业农村投资重大政策的前沿解读;这里,您可以分享各地农业农村投资的好经验、好做法;这里,您可以紧跟农业农村投资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创新;这里,您可以见证中国农业农村投资改革与发展的铿锵脚步。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两年前,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财政部会同原农业部、原保监会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个产粮大县,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保险标的首选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试点期限为两年。

  两年过去了,试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各地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农业保险保额和赔付标准是否得到提高?参保农户的获得感有没有增强?日前,记者深入山东、河南、湖北、辽宁等地,探访农业大灾保险的实施效果。

  

  落地开花——

  

  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试点县的选择是基于一定考量。我们在农业保险工作基础好、5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占比高、小麦和水稻保险参保率高的地区,选择了永城市等20个产粮大县开展大灾保险试点。”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景璟介绍道。

  为了确保试点经验可复制、易推广,按照《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的要求,粮食产量位居前三的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各确定了20个试点县,其余省份各14个试点县。

  为什么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普通农户多是兼业经营,生产规模小,个体风险可控。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专业从事粮食生产,生产规模大,投入成本高,更容易遭受巨额经济损失,对风险的保障需求更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韩晗解释道。

  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标准,由各省份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原则上应为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的10-15倍。比如,辽宁确定了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标准为100亩以上,山东、河南为50亩以上。

  “考虑到玉米布局分散,主要集中在丘陵和山区,且规模种植水平很低,主要作为家庭口粮和饲料,湖北省未将玉米纳入保险试点。”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徐琰告诉记者。多数省份基本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纳入试点范围,个别省份因种植结构调整对保险标的略有调整。

  “基层财政压力明显减轻。”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法规处郭炎介绍道,“中央保费补贴提高至45%,较之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新增的5个百分点我省首先用于减轻县级保费比例。”据悉,试点后辽宁省县级财政补贴减少了1428万元。

  在保费补贴方面,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达到47.5%,对东部地区补贴45%,省级财政承担25%到32.5%不等。此举有效减少了基层财政压力,充分释放了地方政府推动农业大灾保险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保险落地落实的覆盖面。

  据统计,试点后,200个试点县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面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投保面积占试点县总投保面积的比重显著提升,且户均投保面积明显增加。

  

  保障升级——

  

  赔付标准提升 农民获得感增强

  2019年初,受强降温天气影响,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遭受了严重的倒春寒,正值冬小麦返青拔节的低温敏感期,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种植大户孟令美投保的820亩小麦遭受了严重冻灾。

  “比起其他农作物,种植小麦的投入最大,最费劲!最后一亩地仅打了468斤,你说心疼不心疼!”一想起自己半年的辛苦付出损失大半,孟令美说不出的心酸。

  幸好,孟令美投保了农业大灾保险。收到孟令美的理赔申请后,中国人寿财险济南市中心支公司立刻进行了现场勘验。“目前,专家组已经出具了理赔意见,8月份,孟令美即可领到22.14万的补偿金。”保险公司员工任振宇告诉记者。

  “一亩小麦的保费是36元,种植大户仅需自缴20%即7块2毛钱,保险金额却达到900元每亩!”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生产科于卫卫告诉记者。2018年,山东省有8779个种植大户共参保小麦121万亩,赔偿金达到3421万元。

  大灾保险的保障水平要求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据了解,一亩地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成本约410元,地租成本约370元,将地租纳入保障范围后保障水平约780元,较之前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由于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保险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河南省固始县,水稻大灾保险开办后,大户投保数量和面积分别提高了38%和28.4%。

  “大灾保险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以前灾害严重时,我们连地租都赚不回来。这下有了兜底保障,不愁来年没钱恢复生产了!”河南省永城市侯岭乡汇河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建宽对记者说。

  据统计,2018年,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200个县农业保险简单赔付率超出全国农业保险平均简单赔付率,内蒙古、安徽、山东等部分试点地区出现了超赔现象。

  两年的试点充分证明,农业大灾保险较好地满足了粮食适度经营规模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有效提升了农业保险的内在吸引力,对于引导现代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适度经营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可期——

  

  扩大试点范围 覆盖更多产粮大县

  “受过灾害,才能感受到大灾保险的贴心!有了大灾保险,让农业减产不减收!”商河县家庭农场主张丙禄在玉米热害获赔90687元后,第二年又购买了大灾保险。

  在辽宁,规模经营主体购买大灾保险的意愿明显增强。2018年,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82.6%。与上年相比,规模经营农户参保面积增幅达51.6%。

  “大灾保险的推进,有力地增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增进了普通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从而加速了土地流转步伐,有效地减少了农村土地撂荒。”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李瑞欣向记者介绍。

  在湖北,2018年水稻承保面积比2016年增加了139.26万亩,但户数却减少了14.58万户,户均投保面积由9.97亩增加到15.75亩,户均投保面积增幅达到了58%,远超过其它非大灾保险试点县市,试点县市的规模化经营水平明显增强。

  大灾保险试点也有效地促进了保险公司服务能力的提升。2018年,人保财险湖北省分公司首批采购21台无人机,组建了15人的“飞行队”,在襄阳小麦定损工作中使用无人机勘查定损,2人2天勘查面积超过3000亩,勘查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

  地方普遍反映,大灾保险有效增强了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遭遇大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建议将大灾保险向全国所有省份和县区推广,保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按照‘少缴少赔、多缴多赔’的原则,提供不同档次的农业保险产品。同时利用新技术探索建立以承包地块为基础的承保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保险产品和模式。”于卫卫提议。

  据悉,今年各相关部门正在就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覆盖范围开展研究。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做好试点的设计、组织、宣传和实施等工作,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08/19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