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激活一池春水

网友投稿  2019-07-02  互联网

  

  

  

  

  南京市溧水区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资料图)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地肥水美的江苏省南京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呼。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都市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菜篮子丰富多样,农产品绿色优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智慧农业水平越来越高,这些都离不开农田建设的改善,农田方整化、道路硬质化、沟渠网络化、耕作机械化,让老百姓告别“靠天吃饭”,改变种地的“脏苦累”,日子越过越红火。

  步入新时代,南京市农田建设积跬致远,尤其是在2017年,一个文件的发布带来一场变革,农田建设的机制被理顺,全市的耕地焕发出了新活力。

  

  项目叠加 分类管理

  过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归口农业部门,农田整治项目属于国土资源部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由水务部门负责。一块农田的耕地质量,牵涉到多个部门,结果往往是:每个部门都负责,最终没有确切的部门负责。

  针对农田建设的这一问题,2017年,南京市发布了《关于整合涉农资金连片推进农村耕地质量提升的意见》(以下简称“101号文”),成为农田建设变革的助推器,将市级财政预算中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高效节水灌溉资金进行整合,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叠加投入,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片区项目建设。

  据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整合各部门涉农开发项目和资金后,片区内涉及各部门建设内容的工程区域可以交叉重叠,按片区进行捆绑打包立项,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审计、统一验收,片区建设由各区政府负总责,街镇为实施主体。

  “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利设施配套、渠网疏通、道路施工一起做,项目资金从一个渠道下来,量大了,能干的事就更多,农田建设标准更高,我们街道仅2017年一年,整合资金就超过4000万元。”六合区横梁街道水利站站长郭执升指着正在平整的农田说。

  为解决国家级高标准农田项目亩投资标准低、土方补助资金少的矛盾,高淳区进行尝试,将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与市级耕地质量提升片区项目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两类项目叠加建设,分类管理。

  从近三年南京市耕地质量提升项目资金投入情况来看,2017-2019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粗略估计超10亿元,市级财政按项目总投资的80%补助,用于土地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良土壤、农田生态环保体系建设,最终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提高全市耕地质量与效益。

  遵循“按需设计、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南京计划通过4年的投入,到2020年完成项目立项实施5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亩投资标准5000元以上,项目建成后,达到农田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完备水平。

  

  专业人做专业事 质量过硬才能过关

  为堵住“熟人好办事”的漏洞,南京市推进第三方管理机制,让中介机构参与规划设计、评审、招标、监理、质检、核查、审计及验收等多个环节,借助专业的技术力量,组建各环节专家库,逐步形成全环节的专业化管理。

  溧水区在洪蓝镇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规模有2443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000亩,项目规划总投资1582.38万元。洪蓝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这些都交由专业的人把关,这个专业的人又是从库中随机抽取,这就要求工程质量过硬才能通关。”

  街道抽取招标代理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标书,抽取第三方公司审核工程招标标书和工程量清单,将招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报区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以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后,由监理单位全程监督,进行质量、安全、进度三控制,确保安全施工、规范操作、质量达标,委托有资质的工程检测中心对整个工程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工程配套建筑物质量达标,委托第三方对改良后的土壤进行检测,确保肥力达标。

  早在2014年,南京市就开始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工程进行全面竣工核查,从市农业农村局建立的审计单位机构库中遴选审计单位,对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负责工程量核查和档案资料的审核。

  2015年开始探索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制,委托有资质和有技术力量的工程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同时探索设立市级监理库、设计单位库,选择有专业资质、履约能力强、工作信誉好的单位组建市级农业综合开发监理中介库,通过招标组建市级项目单位设计库,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到2016年,南京市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力量和技术,委托有规划设计或工程咨询资质的第三方单位,从选项立项环节开始,实行专业评审。对当年的区级入库项目开展现场踏勘、资格审核,对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组织评审,通过专家会审与多方会商相结合的方式,由评审单位出具评审报告和修改完善意见,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大大增强。

  

  加油门、踩刹车 监督始终在线

  涉农项目建设,面广量大周期长。针对这一实际,南京创新过程管理推进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固化管理程序、强化过程管理,进度慢了踩油门,额度超了踩刹车,每一环节、每个细节都让监督员时时在线。

  工程前期,项目设计可谓“一纸”定乾坤,科学、实用的工程设计,为工程质量定下基调。在项目前期,业务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必须到现场开展勘察,合作沟通,强化设计前的现场勘查力度。

  南京市101号文件要求,在围绕片区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农田水利、林地保护等各类规划条件,融合各类配套设施建设要素内容,编制片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区会商;同时,将片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连同项目区图件、坐标电子文档等资料报送区国土部门落实“上图”套合工作,有图有凭证,只需按图作业。

  中期,开展“跟踪项目建设实施进程、加大市区两级巡查力度”的管理措施,督促建设和施工单位按既定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必要时对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进行约谈,适时助力与踩刹,建立项目管理的指导和督查机制。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项目不走样,结果如人意。

  溧水区和凤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面积约11000亩,整治后的田块从以前流转时的无人问津变成了“抢手货”,土地承包费也相应提高,承包大户通过机械化操作、统防统治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实现了村民、集体、承包大户三方共赢。

  在此基础上,和凤镇以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为核心,通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稻谷烘干、加工中心、培育优质品牌、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稻文化线下体验基地等建设,整体推进“和凤”稻米产业化生产,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截至2018年,南京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建设面积265.47万亩,占全市耕地比例达75.22%,田网、渠网、路网、电网配套完善,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明显改善。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02/19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