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杂交小麦育种难在哪?

网友投稿  2019-06-25  互联网

  二十世纪以来,为了应对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各国纷纷围绕农作杂种优势利用展开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杂交玉米率先实现产业化,七十年代我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用了20多年的时间逐步将杂交水稻产业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作物和蔬菜也通过杂种优势利用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在国际上有关杂交小麦的第一篇研究性文章虽然早在1919年就已经发表。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到目前为止,虽然京麦9号为代表的杂交小麦在我国京津冀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种植,但杂交小麦在全世界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仍几乎为空白。

  因此,杂交小麦的产业化应用是一个百年梦想。

  为什么小麦的杂种化优势利用之路,走的如此漫长?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解释说:“在二倍体作物中,只要两组染色体上的基因保持协同和一致,性状改良就可以起作用。但小麦是六倍体,要六组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都保持协调和一致,难度明显加大,性状改良的代谢网络更加复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麦如果想要创造一个起作用且能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与恢复系统,困难就更大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6-25/19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