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减三增”给湖北蔬菜添绿增效

网友投稿  2019-06-22  互联网

  李丽周雄祥杨蓓

  去年,湖北省组建了省、市、县、示范基地四级构架的项目技术团队,在全省示范推广蔬菜“三减三增”(减肥、减药、减工,增产、增质、增收)健康栽培集成技术。一年多来,“三减三增”技术给湖北蔬菜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日前,笔者走访了其中几个核心示范基地。

  五月份,正是蔬菜供应的淡季。但在浠水县兰溪镇马桥港村的健源蔬菜基地,西红柿、豇豆、辣椒、茄子等蔬菜一应俱全。合作社负责人熊爱国喜说,“我们这些西红柿、豇豆、辣椒、茄子都比别人早上市一个月,价格也要贵一点。他们到时候卖1元一斤,我们要卖2元一斤,收入要增加一些。”

  虽然价格稍高一点,但来批发蔬菜的客商络绎不绝。五月里,几乎每个清晨都有大批采购商来这里排队买菜。其中一位超市采购部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为这里不仅有淡季没有的蔬菜品种,而且更绿色安全,“我们每天都要检测农药残留,他的菜我们放心些,所以专门到他这里来买菜。”

  为什么这个合作社种的菜品种丰富又好卖?熊爱国介绍,变化起源于去年湖北省蔬菜“三减三增”健康栽培与加工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的实施。在省蔬菜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健源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改种了适合基地的蔬菜新优品种,采用合理的茬口栽培模式,在大棚里设置黏虫板防虫,在露地安放太阳能杀虫灯,将功能微生物溶入水溶肥中,通过喷灌或滴灌的方式解决灌水、施肥的问题。一年下来,熊爱国算了一笔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了很明显的效果。我们600亩菜园光成本就可以节约几十万元,效益可以增加100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25.5万亩蔬菜使用“三减三增”健康栽培集成技术。通过一系列“减肥、减药、减工”措施的配套使用,蔬菜基地不仅效益提高,还均衡了市场供应。

  初夏时节,热浪袭人,但黄冈市浠水县白莲镇的斗方山香菇大棚里却是凉爽宜人。大棚里,香菇竞相生长。因为香菇喜欢中低温度,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出菇。但从去年开始,斗方山香菇大棚集成运用“三减三增”健康栽培技术,选用中—高温型短菌龄香菇品种,大棚里利用深井水帘循环降温,还特别注意通风和消毒,每个棚架上都设置黏虫板防虫。每一个环节,合作社都和湖北省蔬菜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反复考量。

  这样一来,炎热的夏季,合作社也能生产出香菇来,既填补了市场空缺,也提高了社员的收入。斗方山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毛龙涛说:“我们从今年开始采用这些技术,第一个棚和第二个棚已经采了一茬香菇。一个棚采了大约3000斤鲜菇,批发价一斤6元。因为现在是香菇淡季,我们填补了市场空白,价格每斤提升了1元左右。”

  同时,“三减三增”健康栽培技术的推广还助推一些污染大户实现了产业转型。去年11月,浠水县竹瓦镇5位原来的养鸡大户联合成立了嘉农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仅用半年时间,种植食用菌秀珍菇20万袋,盈利20多万元。除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显著提升。合作社负责人王凯说:“因为环保不达标不能养殖而闲置的鸡栏、猪舍,我们进行改造后种植食用菌,在做菌棒时我们用棉籽壳、玉米芯、麸皮之类。菌棒生产4个月后再回收到冬季做双孢菇,在双孢菇采摘完后,我们再用废弃菌棒做有机肥料,种植圣女果、草莓。”曾经的污染大户已转型成为循环农业的带头人。在他们的带动下,过去周边村庄的养鸡大户们都已成功转型。

  据调查,通过集成应用多抗品种、合理茬口栽培、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药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等“三减三增”健康栽培技术,这些菜地不仅经济效益明显,亩均增产90公斤以上,亩均节本增收240元以上,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欧阳书文介绍,接下来还将持续推进扩大使用面积,“‘三减三增’具有丰富的内涵,下一步将结合湖北蔬菜产业的发展实际,进一步创新技术,发挥好项目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湖北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6-22/19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