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五千“乡贤”播洒文明新风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向能来)“胡、柯两姓闹了6年的山场纠纷,今天终于彻底解决了。这得力于老支书柯大玉啊!”9月17日,阳新县枫林镇水源村党支部书记何育武说。这一天,胡海组和上湾组的村民代表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该村胡海组村民姓胡,上湾组村民姓柯,2009年为祖坟山权属争议,两个姓的村民产生矛盾,有几次还差点发生宗族械斗事件。退休老支书柯大玉挺身而出,多次深入两个组走访村民,还到县档案局查找相关资料,以事实为依据,向村民宣讲法制和土地稳权政策,让胡柯两姓村民认识到土地山场是国家的,都有保护耕地的义务。听了老支书的讲解,两姓村民鼓掌言欢。 柯大玉是水源村 “贤达理事会”会长,也是当地的“乡贤”。当地的“乡贤”,是指退休回乡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和专家学者,还有农村中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退休村干部、劳动模范和身边好人。这批人在农村享有很高的威信,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一般在村里“说话算数”。据阳新县委组织部统计,该县像水源村这样的“贤达理事会”有977个,像柯大玉这样的“乡贤”有5200人。该县把“乡贤”组织起来,以行政村或自然湾为单位成立“贤达理事会”,一般5至7人组成。如今,“乡贤”已经成为阳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带头人。 据不完全统计,阳新县“乡贤”牵头创办农民舞蹈队320个,民间戏剧团62个。今年以来,“乡贤”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举办法律、道德讲座350场次;调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1300多起;帮助转化失足青少年160多个。担任护林员、水库管理员、卫生保洁员、留守儿童看管员等各种公益事业的“乡贤”有4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