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仙桃小伙易卫祥的“合作经”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9-08  互联网

图文:仙桃小伙易卫祥的“合作经”    农村新报讯 图为:在仙桃市西流河镇白衣庵村的养殖基地,社员陈华章正在五号池给黄鳝投食。(记者徐思弘摄)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刘海波 杨贞林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选两年一度。经过四个月的选拔、评定,今年湖北推选了一批优秀合作社,目前已进入公示。入选示范社在经营管理、规范建设上有哪些亮点?在运行机制、组织形式上有哪些创新?近日,记者前往仙桃、天门、潜江等地,探访了其中一批入选示范社,将推出一组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创建仅五年的卫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245名社员,在8800亩养殖水面上每年创出3.68亿元产值。领头人易卫祥谈起合作社怎样 “带好队”时强调,不能让农民吃亏,大户要为农户让利;技术和管理不能落伍,要跟上时代步伐。

    舍弃10%利润,凝聚社员心

    2日,卫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布了一条通告,计划2017年再征地扩大规模1000亩,鼓励社员出资入股,共同开发。
    通告一出,手里握着闲钱的社员们跃跃欲试。
    “跟着卫祥干,我们吃不了亏。”“我是老股东,这几年在合作社里得了不少好处哩!”社员们议论纷纷。
    能在社员中得到如此好评,是因为“领头羊”易卫祥深谙与农民合作之道。“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就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合作社推出的“两个5%”深得社员推崇:社员销售种苗、饲料、药品等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当期市场价5%;收购社员产品,价格高于当期市场价5%。
    两个5%,意味着10%的商业利润的流失。但能让社员们紧贴组织,保证合作社购销两旺,与农户互利多赢。
    “正是这股凝聚力,让我们的社员在遭遇市场寒冬时,能紧紧抱成团。”易卫祥说。
    2015年上半年,黄鳝市场不景气,社员积极性受挫,欲放弃养殖。合作社董事会商议后推出“零利润”销售措施,按成本价对社员销售生产资料,一直坚持到9月市场转暖。据粗略计算,十多年来,合作社对社员的让利已达到126万元。

    高薪聘高管,团队“提档”

    “一家农民合作社愿意花20万年薪聘请管理层的,恐怕不多。”合作社管理人员陈治兵介绍。
    2013年,合作社已扩张到200余人时,几位领头人感到很吃力。易卫祥三顾茅庐,聘请当地一位养殖、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当场长,还请来农商行的退休职工当参谋。为了规范财务流程,合作社还请来从经管部门退休的职业会计师,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原先,在小作坊式的管理机制下,“员工中偷懒的、磨洋工的,确实有不少。”社员老易笑着说。
    职业经纪人班子一上阵,合作社管理走上正轨。首先进行的是薪酬制度改革,从员工收入分配上入手,实行“保底工资+绩效工资+联产记酬”的方式核算。
    “一个普通员工的年收入相差可达到 5000元。”这对打工社员来说,无疑是一剂 “强心针”,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由于管理有序、操作规范,政府部门的支持项目也纷纷往这里倾斜。仙桃市财政局副局长、经管局局长徐长兵介绍,2013年至今,市财政部门通过科技创新等项目共支持该合作社120余万元,另外还投资30万元帮合作社建起了280平米的培训楼。

    突破行业难题,打通产业链

    种苗问题、生态养殖、网箱越冬、网箱增氧,被视为养鳝四大难题。“从2003年我进入这一行,我带领的团队就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些行业难题。”易卫祥说。
    2013年春,卫祥合作社聘请全国黄鳝种苗有土繁育首席专家杨代勤为技术指导,与长江大学合作展开攻关,先后攻克了亲本选育搭配、产卵孵化、幼苗培育等难题。近年,种苗繁育终于迎来了大突破。今年,种苗基地的规模已扩大到1930亩,预计年产苗6500万尾。
    在四大行业难题上的突破,使得合作社发展有了强劲的驱动力。目前,网罗社员245人,包含家庭农场6个。合作社养殖水面8800亩,年产优质商品黄鳝6600吨,黄鳝种苗3900万尾,产品畅销10个省市,出口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年创产值3.68亿元,纯利润8900万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9-08/19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