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假旺旺种子”坑惨了我们!

网友投稿  2016-03-15  互联网

图文:“假旺旺种子”坑惨了我们!    农村新报讯 图为:菜农关贤祥将真假旺旺两种包装袋展示给记者看。

    记者萧丝 张静

    老菜农种“李鬼”种亏了血本

    天门市张港与多宝镇都是全省有名的蔬菜大镇。今年“3·15”前期,当地多户菜农投诉到编辑部,称买到了假种,致使损失惨重,希望记者帮他们维权。
    10日,记者赶到当地进行调查。
    “一颗菜都没卖掉,全打地里了。”一见到记者,天门市多宝镇中元村五组村民关贤祥就气愤地说,“真是被那姓彭的害死了。”
    老关口中的“姓彭的”,是张港镇彭湖村的蔬菜经纪人彭齐成,他自称是当地“亚非旺旺”总代理,专门赊销种子给菜农,蔬菜成熟后再回收卖给批发市场。
    最近几年,由于蔬菜行情不错,老关和张港镇菱角洲七组村民陈富贵、蒋湖农场三江社区的李玉伟,在柴庄一起流转了280亩地种菜。
    去年7月,他们以每袋(10克装)55元的价格从彭齐成处购买了300袋“亚非旺旺牌甘蓝”种子,一共播种了100多亩,其中李玉伟种了60多亩地,陈富贵种了30亩地,关贤祥种了20多亩地。购买种子时,彭齐成承诺,以每斤0.15元保底价收购他们种的菜,如果市场比此高,就按市场价收购。
    种子下地后,等到蔬菜快成熟时,他们傻眼了:他们种的包菜叶片上布满了黑点,没几天黑腐病越来越严重。过了些时,别人种的甘蓝菜都上市了,可他地里的甘蓝菜包又小又松,还有黑色点点,完全没有卖相,因为菜型难看,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
    为了尽量挽回损失,老关们请彭齐成收购包菜,但打了无数次电话,他总是一推再推,就是不来收菜。
    “全烂地里了,30亩地只走了3000斤菜。”陈富贵说。
    “60多亩地走了一车货,约2万斤的样子。”李玉伟说,彭齐成拉走的菜全抵了种子款,一分钱没给他。按去年的行情,他们三个人应该赚20多万元,结果倒亏了十多万元。
    关贤祥更惨,20多亩地,一棵菜都没卖出过,全翻在地里做肥了,一分钱没赚到,算上人工还倒亏三四万元。

    此旺旺非正牌旺旺

    一样的天气,一样施肥打药,为何种出来的蔬菜完全两个样!?老关说,他们都是老菜农了,种菜经验十分丰富,前几年,自己曾经种过一样的旺旺牌种子,耐寒又抗病,产量还高。而这一次,种子不抗寒,不抗病,不耐贮,产量还低得惊人。
    老关们怀疑,这回买回的种子,可能是假种子。
    旺旺牌甘蓝种子的生产厂家是武汉亚非公司。老关们直接投诉到亚非公司,公司听说后,十分诧异,迅速安排技术员到实地进行鉴定,证实此旺旺种并非公司所产。
    更让亚非种业公司吃惊的是,前来投诉的远不止老关三个菜农。
    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天门市多宝镇曾岭村的菜农彭思武、徐海涛、万小健、蔡海元、刘建华、刘家胜;有钟祥县转斗镇王营村的菜农史付娥、燕宝安、石国民、陈波;钟祥胡集镇的王开良、翟志强等十多位农户。这些菜农均从天门蔬菜经纪人彭齐成、彭思武或者蔡海清那里买到非亚非种业公司的“旺旺牌种子”。
    “从菜农留存的种子包装上就可以明显地认定此种子系假冒我们公司的种子。”亚非公司技术员徐志龙鉴定称。
    记者现场对比两个包装,发现有明显不同:假种子包装正面图案清晰度差很多,并且内袋连锡纸也没有,种子是绿色包衣,不是红色包衣。
    得知记者参与此事,亚非种子公司十分重视,他们称,公司被假冒种子害惨了,希望农村新报帮他们一起打假。

    蔬菜经纪人大吐苦水!

    “我也是受害者,哪知道是假种呀。”提起假种子,蔬菜经纪人蔡海清也蛮恼火。他称,当时种子是70多元一斤,后来知道是假的后,折了半价;自己今年已经赔了菜农大几万的种子钱,更可气的是,当地菜农没人再愿意和他做生意了。
    蔬菜经纪人彭齐成、蔡海清假种子来自哪里?到底谁在制假售假?
    亚非种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得知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假冒,公司迅速向当地农业与工商部门报告,请求他们协助调查,帮助打假。
    接到投诉与举报后,根据天门多宝和蒋湖两地工商部门的调查,彭齐成的500袋“旺旺牌甘蓝种子”是他从宜城王集观音村一组王俊处购进的。蔡海清、彭思武等人的3100多袋也是从王俊处购进的,每袋62元。
    之后,经荆门工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史付娥、翟志强、王开良等甘蓝种植大户购买的700袋假“亚非旺旺”甘蓝种子也是王俊处购买的,每袋70元。
    所有证据均指向宜城农民王俊。
    “为了保证种子的品质,我们公司出售的种子都是要登计造册的。”经亚非种业公司调查,公司只出售给王俊200袋正规“亚非旺旺”甘蓝种子。但是从去年5月开始,王俊先后将5000多袋 “亚非旺旺”甘蓝种子销往钟祥、天门等地的13位农民。这其中,绝大部分应当属于假冒商标产品,货值31.79万元。

    菜农巨额损失谁来埋单?

    王俊是何许人也?昨日,记者试着拔通了王俊的手机,他声称,自己是个残疾人,至于案情,他不愿意多说。
    受害的菜农说,假旺旺种子亩产量只有2000多斤,正规旺旺种子亩产量有七八千斤。史付娥种有270多亩假旺旺甘蓝种子,本都没弄回来。找到工商投诉后,王俊只每袋退了5元钱的种子款。
    亚非公司总经理贺亚非估算,该起假“亚非旺旺”种子案,涉案金额高达30多万元,假冒的种子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给广大农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
    案件发生后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亚非种业向宜城工商提出书面申请,希望工商部门积极搜集证据,对假冒商标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理。菜农们也盼望制假售假者绳之以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赔偿损失。
    宜城南营工商所2015年11月16日的笔录显示,当事人王俊承认了销售了5293袋“亚非旺旺”甘蓝种子这个数量事实。南营工商所还查实,王俊并无经营种子的正当执照与资质。
    “据王俊说,他是去年4月在武汉种子交易会上,认识了一个湖南岳阳人,包装就是从他那里做的。”在南营工商所,所长李宏锋对记者称。至于假种子来自何处,目前尚未有结果。
    既然找到了制假售假的源头,不少菜农均提请执法部门对王俊进行行政处罚,并赔偿农民的损失。让人意外的是,这一起看似并不复杂的案件,至今,涉嫌制假售假者却未受到多少惩罚,菜农的损失也求讨无门。
    对此,执法部门似乎有自己的无奈。
    “有些农户吧,不愿意把假种子交上来作为证据,致使物证不足,无法对其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处罚。”南营工商所李宏锋所长说,菜农太“小农意识”,认为买好种子时间已过,买不到正品了。不管如何,假冒的种子虽然不好,多少也能收点菜,可以减少些损失。李宏锋介绍,根据案情,目前,工商只能对王俊无证经营行为作出相应处罚。
    “当时农户没有提出申请种子鉴定。种子是否是假种子,没法确定。”种子案件现在由农业部门负责。记者走访了宜城市农业执法大队。副队长何洪敏如是告诉记者,此案案值超出了5万元,他们无权处置,得移交公安部门。
    大半年过去了,十多位菜农的损失依旧无人问津,涉嫌制假售假者仍然逍遥法外。
    亚非种业公司总经理贺亚非表示:“公司的名誉事小,农民的损失事大,我们一定会协助执法部门为受害的菜农们讨回公道!”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3-15/19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