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1-28  互联网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农村新报讯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宇、刘羊旸)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27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文件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并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现有效供给,如何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完成和破解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难题。
    文件指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解决“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1、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2、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
    4、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5、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允许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6、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相关政策向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7、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8、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9、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10.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实施并完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
    11.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12.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3.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14.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搞活流通中促进农民增收。
    15.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16.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17.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18.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进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9.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20.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
    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落实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2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22.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23.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
    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
    24.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
    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三农”贷款统计,突出农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
    25.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
    2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27.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8.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建立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监督审查力度。
    29.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30.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1-28/19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