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秦巴山头拔穷根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1-09  互联网

秦巴山头拔穷根    农村新报讯 记者樊涛 钟玉杰 通讯员王雪峰 马会骏 周玉娟

    十堰,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辖五县一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全市53.9%的村为贫困村,贫困人口达84.68万人。
    挂图作战,目标清晰——2019年必须整体摘帽,完全拔掉“穷根”。在这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十堰如何啃硬骨头?
    2014年8月起,十堰实施“四双”扶贫战略:“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双建”,建强村“两委”,建好村级农村合作社;“双带”,企业进贫困村带动致富产业,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双促”,促干部作风转变,促农民增收脱贫。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秦巴山区,感受十堰精准扶贫的“四双”路径。

    市委书记结上了“穷亲戚”

    “有了主心骨,生活有信心!”岁末年初,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沟村的王发军在自家小楼里接待了我们。去年9月,他家新盖的两层水泥预制楼封了顶。
    王发军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4年8月,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与他结成了“亲戚”。周霁多次深入王发军家,当参谋、出主意。通过反复商讨,王发军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场地,养殖了10头牛、8头猪,将20亩坡地种上核桃。如今,王发军荷包鼓了,他干脆把危房拆除,在原地基上贷款建了新房。
    郧西县六郎乡康家梁村的贫困户王桢友,是十堰市长张维国的帮扶户。去年,老王养了600多只鸡,预计年可增收两万多元。此外,他还养了10箱蜜蜂,卖蜂蜜还能有一笔收入。“如今在家门口就有钱赚,这还得感谢张市长对我们一家的帮助!”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结对子”正在秦巴山深处的扶贫战场上展现成效。十堰市扶贫办主任彭文军介绍:目前,全市共组织1236支工作队、1068家企业、1003名科技特派员帮扶1232个贫困村,10.2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6万户贫困户。
    订脱贫计划,选脱贫路径,增致富信心,选发展项目,送惠农政策,送致富信息,送技能技术……十堰的干部们带着赤诚之心,深入田间地头,和“亲人”们同呼吸、共命运,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支书王顺金深有感触:“通过‘双包’,包联干部对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贫困对象有了主心骨,包联干部心中有了牵挂,体会到了疾苦,增近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老百姓要真脱贫,干部就要脱层皮。‘双包’让十堰上下真扶贫、扶真贫、扶到根,让群众有了信心、有了靠山!”周霁说。

    范老板带富了一个村

    远山含黛,清溪蜿蜒,红砖青瓦的别墅错落有致……丹江口市蒿坪镇余家湾村的冬日景致,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不是范老板,我们住不上这些别墅!”该村48户村民交口称赞。
    “范老板”大名范元君,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当年是余家湾村的“穷小子”。他吃苦耐劳,通过跑运输、搞建筑安装,自己富了起来。
    “一人富了不算富,乡亲们富了才算富。”范元君不仅出资修路、办合作社,而且出资帮助贫困户建新房。“3年内再建100套别墅,决不落下一户村民。”范元君说到做到。
    近两年,润秋公司捐资100多万元,将家乡通村水泥路修到6米宽。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土猪猪苗,然后签订合同回收,公司计划让每户领养20头,两年达6000余头规模,户均收入超过8万元。
    不仅如此,润秋公司还流转山场,种上了核桃、猕猴桃和野葡萄等原生态水果。村里的贫困户不仅拿上了流转费,平时则管理基地领上了工资,还有公司的股份参与分红。
    四年时间,润秋公司在村里投资已达3600余万元。范元君透露,再用3年时间,要让余家湾村变得“风吹麦浪稻米香,花儿果蔬满山岗,幸福家园美名扬”。
    企业进贫困村带动致富产业,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十堰“四双”战略结下硕果。目前,十堰有892家企业进村从事农业产业开发,流转土地、山场20万多亩,昔日赤贫的农家汉,摇身一变成产业工人和股民。

    打造“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新修宽6米长5.7公里水泥路,6.5公里沙石路和三座便民桥,兴建地道中药材1900亩,新扶持50只以上的山羊圈养大户40多户……”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如数家珍地“盘点”着整村扶贫开发给村里带来的实惠。村委会的荣誉墙上,这个昔日的“全省重点贫困村”,已经换上了“十堰市文明村”的匾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去年,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建强村党支部,公推公选后,方必春这个能人当上了村里的“领头羊”。
    新官上任三把火,方必春看准村里4.5万亩的山场资源和村里养羊的传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村民迅速发展起山羊养殖。去年,项家河村存栏山羊4600多只,人均年收入达到5700元。
    十堰副市长张歌莺认为,精准扶贫必须注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村干部的带动作用,建好贫困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党员干部沉下村,基层堡垒建起来,企业进村产业旺,干群关系更和谐,群众荷包鼓起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十堰“四双”战略展示出了万千新气象。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十堰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4.22万人。
    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说,“民生决定目的,我们将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1-09/19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