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郭可江:“千万负翁”种菜一年成千万富翁

网友投稿  2015-11-19  互联网

图文:郭可江:“千万负翁”种菜一年成千万富翁    农村新报讯 30多岁的郭可江,“老家菜园”的老板。曾是河南范县的文科状元。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理财行业,股海弄潮,一年时间赚到两百多万。27岁那年,却因一次判断失误,一度沦为“千万负翁”。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际,天资聪颖的他,发现了种植绿色蔬菜的商机,回家乡创立了“老家菜园”,一年后,年收入上千万元,“千万负翁”又成了千万富翁。

    穷孩子考出文科状元 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说起我现在的一点成绩,不得不说我小时候吃过的苦,那时候觉得苦,现在想想反倒是苦难成就了我。”郭可江满脸自信。
    郭可江出生在范县龙王庄乡付金堤村的一户普通农家。祖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到了郭可江这一代也无多大的改善。父母大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识字不多,却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把三个子女相继送进了学校。
    郭可江自小头脑聪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和家里都对他寄予深厚的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高二那年,郭可江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三个孩子又都正在读书,生活一下子似天塌下来一般。
    “娘,我不想上学了。”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郭可江多次要求退学。但都遭到母亲反对。 “不行,家里就指望你上学出个名堂,砸锅卖铁也得上学。”母亲严厉拒绝,“人,穷不怕,只要心不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母亲的话刻在了郭可江心里。他懂得了什么叫做坚强与自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行。他学习更加刻苦了。
    2004年,郭可江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成了县里的名人。这让郭可江的家人感到无限荣光。
    母亲许云云倍感自豪:“给母亲也算争光了,你上了大学了,我可熬出来了。吃的苦再大,也值了。”
    大哥郭可敬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都蹦起来了,那录取通知书送达时,心里头都特别高兴。
    大学是考上了,可5000元的学费对于郭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几年,能借的亲友他们都借遍了,已欠下了近两万元的债务。
    母亲卖掉了家里的存粮,又从亲友邻居处借了一些,可还远远不够。郭可江也利用暑假去做家教,可几百元的薪酬对于5000元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范县桑梓助学基金及时对他伸出了关爱之手。他成为了桑梓助学第一批受助学子,领到了5000元的助学金,顺利进入了大学的校门。
    大学期间,为了完成学业,他不得不勤工俭学。每天晚上,他都要骑自行车往返20多里路去学生家里辅导,两年来,风雨无阻。他诚实做人、信用做事的态度,获得了学生家长们的好评。
    时任北京兴业银行廊坊分行行长的段其武,是范县人。他得知郭可江的情况后,在2006年和郭可江结成了帮扶对子。2008年,郭可江顺利毕业。

    制造金融传奇 却一度成“千万负翁”

    2006年,那时候股票行情开始好转。还在上大三的郭可江,认准了这是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于是,身无分文的他,便跟朋友融资投资做股票,并且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
    2008年大学毕业后,郭可江进入北京市一家银行工作,专门指导客户理财。一次,郭可江仅用不到两分钟时间,靠四万元本金,就在一支大家都亏本的股票中赚了两万多元钱。这在朋友圈里一度被传为美谈。
    最多的一次,炒权证帮客户两分钟赚了40%的利润,他形容自己“一战成名”。
    “买这只权证的很多人应该都死在里面了,我当时是一个幸运者。”郭可江说。从此,他大规模炒权证,挣到了从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
    在大学同学何海峰的印象里,郭可江对机会的把握特别灵敏,分析过后他就会发现某一个可能是机会,某一个可能是陷阱。
    大学同学杨光非常佩服这个金融天才。“我见过很多操作股指期货的人,但我觉得他是我见过操作得最好的。”
    到了2009年初,权证开始下跌,他继续做投资。郭可江干脆辞掉银行的工作,在北京市开了一家理财公司,并用无一失败的股票战绩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赚到了两百多万元。
    2010年3月,在股票生意上风生水起的郭可江又开始涉足期货交易,可这次,郭可江的判断却出现了失误。一个月时间,郭可江炒股赚来的两百万元钱就全部赔了进去。郭可江不甘心,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在苦苦等待翻盘的机会,可结果不仅没能赚回本金,反而把客户的一千多万元也赔了进去,成了名符其实的“千万负翁”。
    “心态上发生变化了,变成了一个赌徒,已经扭曲了,总想着翻盘,越想翻越翻不过来。”郭可江事后非常后悔。
    2010年末的一天,从公司赔钱出来的郭可江带着无限自责和悔意来到天桥上想自杀。而债主也给郭可江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张合庆寄去了一封讨债的恐吓信,妻子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妻子把郭可江叫回了家。那天,丈夫的样子让妻子张合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张合庆回忆说,他一直在自己的印象中就是挺高大、挺有安全感、挺值得依靠的那种人。第一次看到他那么脆弱的时候:把门反锁上,坐在厕所马桶上,一直哭个不停。
    第二天,妻子拿着自己的全部积蓄七万元钱陪着郭可江一起把债主约到一家饭店吃饭。可债主看到他们拿的七万块钱,说:“你这点钱有什么用啊,还是拿回去吧。”
    妻子希望债主能放过他们。“我知道这些钱没用,连还利息都不够,但是我就希望你们给他点时间,我就等于花这些钱买点时间。”可债主根本不买帐:“你这样跟我说,我会相信吗?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他能把这个钱挣上还给我?挣一辈子恐怕也还不上吧。”
    最后,万念俱灰的妻子对债主说:“你们真的逼得他跳楼的话,我就抱着孩子一块儿,就等于我们这一个家全毁到你们手上了。”债主只得决定给郭可江一些时间来还钱。从此,郭可江开始了一场与命运的较量。

    创立“老家菜园”一年成千万富翁

    “生产安全放心的蔬菜难道很难吗?”郭可江大学期间发现经常有媒体报道 “毒豆芽”、“毒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他感觉到生产安全蔬菜有巨大的市场。走投无路的郭可江回老家付金堤村,看到成片的地没人种,决心做回“农民”,东山再起。
    “既然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困难是好怕的”,白手起家,做有机农产品这件事就马上决定了。“其实,我当时完全可以申请破产,一分钱也不用还,但我还是承担下来了,觉得自己能够再赚回来。”郭可江说,用挣来的钱还债,是他的另一个创业动力。
    郭可江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对蔬菜的生产技术了解不够,他专门到山东寿光聘请了两名农技专家来指导种植蔬菜。
    在政府的扶持下,个人投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了以“老家菜园”为商标的有机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建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自2011年3月份动工建设,一年不到,便已初具规模。每天向外界输出蔬菜1000多公斤,覆盖了周边的农贸市场85处,超市24家。
    通过借钱贷款等方式,郭可江在农场里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今他的农场已经超过1000亩,年产蔬菜400吨,还建成了垂钓园、游泳池、餐饮娱乐中心,搞起了生态农业观光园。一年多的艰苦创业让郭可江生出了不少白头发,但他觉得很值得。
    “我们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样种地的,不打农药不撒化肥,只上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质量好,销路也好。”郭可江所在的付金堤村村民们说,“这孩子有想法,敢想敢干,我们也愿意跟他干。”
    “老家菜园”的建立,不但让自己“东山再起”,还帮助当地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基地已经和中国农科院合作,增加了500亩的面积,各类有机蔬菜生产能力达到400吨/年。”
    2012年底,“老家菜园”全年毛收入就接近千万,千万“负翁”创造了另一个奇迹。

    感恩社会 回报家乡

    郭可江与桑梓签订了 “回报桑梓承诺书”,老家菜园生产的菜每销售一箱,就向桑梓捐献出一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郭可江知道穷孩子的苦,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他最有感受。“自己是有点作为了,可还有许许多多贫困学子等着社会援手。”一走上社会,他就走上了“回报”社会之路。
    “想起当年自己受资助的情形,就觉得该为社会尽一份力了。”郭可江刚参加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却在想着如何回报社会了。
    自那时起,他向桑梓助学基金每年捐款30000元,还向范县希望中学,进行了每年5000元的捐助。他是范县桑梓助学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是第一批感恩回馈桑梓的受助学子。
    郭可江不只是资助贫困学子,只要是弱者,他就要搭把手。他的同学回忆,几年前,几个同学走在街上,郭可江看到一位贫困的老人在商店门口站了很久,他偷偷给了老板100块钱,让老板定期买点东西送给老人,用完的时候再找自己要。
    自己种菜,走上了事业正轨。可成功,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功吗?不能,他是家乡的儿子,他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他借种有机蔬菜的机会,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郭可江的农场现在有150名村民上班,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入。
    “可江这孩子出身贫苦,但是年纪轻轻就靠自己打拼致了富,还自己富了不忘乡亲,真是个知恩图报、不忘本的好青年啊。”村民王天华说。
    “我会一如既往地带领家乡人早一天脱贫致富,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家乡父老养育了我,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儿子郭可江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11-19/19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