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水乡路通人欢畅

网友投稿  2015-09-26  互联网

图文:水乡路通人欢畅——仙桃市农村客运“村村通”走笔    农村新报讯 图为:副省长许克振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陪同下,视察仙桃农村客运村村通工作
    图为:仙桃村镇客运车辆统一标识颜色,整装待发
    图为:错车平台完备,警示桩修葺一新,村道更安全.
    图为:村村通客车发车现场

    前言:

    去年10月,仙桃市成为全省“村村通”工作6个试点县市之一。短短两个月后的12月20日,仙桃率先在全省率先实现客运线路村村通,率先统一农村客车标识,率先实现客运班车GPS全覆盖。
    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介绍,几个 “率先”,皆因仙桃市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客运“村村通”作为“一号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认为,仙桃把握机遇,先行先试,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可供平原地区借鉴和复制的镇村客运模式,打造了城乡一体的“半小时交通圈”。
    夏末初秋,我们走进仙桃,感受“村村通”带来的深刻变化。

    打通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湖区人民喜迎班车到家门口

    9月9日,仙桃市杨林尾镇太阳脑村村民张四玉站在自家门口,望着缓缓驶来的“镇村公交车”招了招手。
    很快,公交车稳稳停在家门口。售票员和她是老熟人,“婆婆又上街去啊?”“是啊,以前到镇上买东西坐半天摩托车。现在公交车真方便,想几时走就几时走,想几点钟回就几点钟回,心里有数。”
    说完,张婆婆拎着塑料袋,笑容满面地上了车。
    这是仙桃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的一个缩影。
    “4条线路全部开通后,好多老百姓放鞭炮庆祝。”虽然时隔数月,但仙桃市杨林尾镇仙杨运业公司经理廖才江仍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杨林尾镇开通了4条 ‘村村通’班车线路,贯穿东西南北,连最偏远的鲫鱼湖地区也通了班车。
    “我在镇上住,还有6亩田在村里。班车开通后,我都是坐车到田里干活。”新台村二组村民姚有英带着农具,一脸淡定,“一杯茶的工夫,就到了地里。而以前,全靠两条腿。”
    “我回家方便多了。路修好了,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25岁的孔令翩是复兴村人,在武汉工作。阅兵三天假期间,他回了趟家,“以前总是要家里人来接,如今上了班车,不到20分钟就到了家门口。”
    “前几年,上个街要先搭个便车到复兴,然后从复兴转车到镇上。得几趟车转。”太阳脑村71岁的胡会军爹爹深有体会,“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折腾得很,所以不想出门。如今大不一样,坐在门口抽支烟,抬脚上车门,下了车踏进家门。理发、看戏、看孙子、走亲戚,想去就去。”
    要通车,先修路。目前,杨林尾镇已修通村公路192公里。为确保班车畅通运行,该镇已经维修“断头路”3000米,破损路面1000多米。
    路修好了,配套也都上去了,安全指数也更高了。据了解,仙桃市运管部门全力推广客运车辆GPS定位系统,全市622辆营运客车全部安装了GPS监控系统。
    仙桃市胡场镇四号村的村道上,已经打好地基的公交停车棚已经初具雏形。9日,我们驱车疾行在4米多宽的村道上,畅通无阻。一根根水泥浇筑的警示桩红白相间,如同卫兵耸立在村道两边。一路上迎面而来车十多辆,却井然有序。
    村支书刘卫民介绍,仅这条路便新建了错车平台16个,安装了警示桩1500多根,警示标志18个。
    村医邓攀告诉我们,这里是胡场人口多、车流量大的一条道路,之前隐患很多——因为没有错车平台,两车交错时直接就把马路堵死,扯皮拉筋的事那是常有;因为没有警示标志,擦碰剐撞的小车祸屡见不鲜;因为没有警示桩,有的村民夜里骑着摩托车不小心冲到路旁的沟里和鱼塘里……
    “如今,这些往事都一去不复返了!”邓攀激动地说,党的惠民工程抓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办好试点当好样板齐心协力打造村村通的“仙桃模式”

    摊开仙桃市农村客运示意图,五颜六色的线路编织出一张客运网。如今,仙桃市639个村的农村群众在2公里范围内、20分钟时间内能够出家门、进车门。
    仙桃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克非介绍,每条“村村通”线路的运营线路和里程、穿行哪些乡村、循环滚动发班的班次表、科学规划的梯形票价,所有内容一目了然,实现了统一调度。
    去年11月,仙桃市还统一购置了班车车辆,选定为绿白相间颜色车身、统一LOGO和“仙桃镇村公交”字样,财政出资统一全市所有从事农村客运车辆的颜色和标识,做到了“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票价统一,人员统一招聘,服务统一规范”,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
    短短数月,进展迅速。副市长董方平介绍,自从去年10月成为“村村通”试点县市以来,为了办好试点、当好样板,仙桃市委、市政府迅速研究方案,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力量广泛参与。全市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把农村客运“村村通”打造成仙桃的品牌和亮点。
    一个农村客运村村通的“仙桃模式”路径愈发清晰:
    一条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完善和解决通行条件为前提,以镇区间运输公司为力量,以各种运输方式为补充。
    一个基本思路——以镇为单位,以目前现有的运输公司为载体,在照顾群众出行习惯、不打破现有运输格局平衡的情况下,查漏补缺,完善功能,提档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客运“村村通”。即“政府主导、镇办主抓、行业主管、公司主营”。
    市级层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生元介绍,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做好“村村通”断头路、改造危旧桥梁,落实错车平台,为农村客运村村通创造必要的基础设施环境。
    此外,市财政出台每年200万元的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村客运运行机制和运行安全的考核奖励;保险部门比照校车保险标准,在不减少保额的情况下,按30%的标准交纳保险费用;税务部门对从事农村客运村村通的运输企业在购买新车和报废更新运输车辆时对购置税实行先征收,市政府再予补助……
    各镇政府是责任主体,财政、公安、税务、农办、安监、物价、住建等部门积极配合,给予相关支持。同时,仙桃市领导分工负责,分片包点到各镇,加强指导督办。
    交通运输部门作为农村客运的管理部门,将全市639个行政村划分为8个区域,成立8个走访专班,足迹遍布全市各乡镇、各线路、各村组,对未通客车村、需开通线路、需建错车平台、需维修桥涵、需修断头路,以及需新建警示桩、减速板、标识牌等进行详细统计摸底。
    各客运公司密切配合运管部门开展调研走访、数据统计、线路调整方案研究与实施,车身颜色和标识统一等工作,积极发挥了市场主体作用。
    通过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运输公司三级联动,仙桃市形成了广泛参与“村村通”、合力推动“村村通”的良性工作机制,创出了特色。
    副省长许克振在仙桃调研农村客运“村村通”工作时给予肯定:交通领域方面改革开放的成果,仙桃的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享受!

    开得通、留得住、能长久“久久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秋收时节,却是农村客运的淡季。搭乘杨林尾镇2号线路班车,一路途经永合集镇、柳沟村、新发村、革新村路口、古阳村、太阳脑村、兰桥村、复兴,总共停靠10个站点,上下乘客并不多。“翻过年后,大量人员进城务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导致客流不足。”调度员刘红兵坦言。“村村通班车确实是在亏本经营。”经理廖才江算了一笔账,“一个班次的线路长达17公里,跑一个多小时,油钱得30多元,司机工资100元,售票员工资60元,而一个来回乘客车费收不到50元。”“公司靠其他线路的盈利来支撑‘村村通’客车的营运。”廖经理介绍,公司还有3条跑城区的线路,经营状况还不错,对“村村通”是有力的支撑。
    “必然能坚持下去,一方面是出于方便群众出行的考虑,另一方面政策会向我们倾斜。”廖才江表示,毕竟群众的期盼在那儿,即使少赚或者不赚都要开通!据介绍,仙桃市交通部门在设计通行方案时,征求了各方意见特别是运输公司的意见,拿出了一套“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各镇结合实际尽最大努力优化线路,降低成本,让受益面最大,让经营者跑得起,建立一套完善的经得起市场考验的运输体制机制。
    如今,市财政每年200万元的专项基金,在补贴通村客运购车、车辆保险、动态监控及客运亏损上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仙桃市今年将继续在“开得通、留得住”上下功夫,推行“六个一批”,保障农村客运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完善和提高一批农村公路通车条件;二是升级和改造一批乡镇客运站;三是报废和新增一批农村客运车辆;四是扶持和服务一批农村客运企业;五是推行和改造一批公交化运营线路;六是兑现和落实一批支持农村客运发展政策。“‘开得通、留得住、能长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仙桃市长周文霞表示,“村村通客车”既是一项交通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更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全市上下将全力推进,确保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9-26/19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