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对工作的“要求”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9-08  互联网

图文: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对工作的“要求”——天门市“村村通客车”走笔    农村新报讯 图为:市委书记柯俊(左二)听取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铁柱(左一)关于规划新开通客车线路情况汇报
    图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铁柱(前右二)向市长吴锦(前右一)汇报村村通客车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图为:被老百姓誉为致富路的一条条通村公路正在天门广大农村延伸
    图为:通村客车使村民出行“难”变为出行“易”
    图为:造型新颖美观的候车亭成为农民出行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天门市石河镇复兴村有288户人家,1473人,虽然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但在家留守、务农人员仍有1000多人。平时,村民出门办事、走亲访友、送孩子上学等,对交通有着较大的需求。
    “村村通客车”极大满足了农村老百姓出行需求,他们希望开起来的客车今后能一直开下去。
    对此,天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铁柱表示:“老百姓对‘村村通客车’的需求,就是对我们开展‘村村通客车’工作的要求!”
    把老百姓需求视为对工作的要求,天门市开启“村村通客车”新途径。

    管长远,还需谋长远

    年初,天门市“三万”活动推进会上,市委书记柯俊强调,村村通客车是本次“三万”活动的重中之重,全市要牢固树立打攻坚战的思想,抓住关键要害,持续用力下狠劲,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持续用力下狠劲”就是要通过在“村村通客车”工作中谋长远,扎实做好“村村通客车”各项工作,确保“村村通客车”管长远。
    为此,天门市成立了“村村通客车”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政府先后制发了《天门市“村村通客车”实施方案》、《天门市2015至2020年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等文件,
    按照省“三万”活动的部署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农村客运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天门市长远规划,制定了三个阶段工作目标:一是到2015年5月底,重点解决不通客车的171个行政村通客车问题,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 “村村通”客车,行政村农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建立农村客运长效机制,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二是到2015年11月底,完成其他农村公路主干线路基加宽,同步完成错车台建设、安保设施及客运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到2016年12月底,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运行线路及运行方式,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面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保障群众方便、经济、安全出行。
    为确保“村村通客车”各项工作目标实现,该市对工作目标逐一细化:加宽路基1967.8公里,修建错车台6011个、断头路建设60公里、改造危桥57座 (其中新开通34条客运线路需加宽路基328.7公里,修建错车台1094个,断头路35.6公里,危桥改造7座),同步配套安保设施及客运基础设施。

    保出行还需筑牢路

    天门市最北端的复兴村,在候车亭旁开副食店的李载祥老汉,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起“村村通客车”,心中的满意溢于言表:“今年政府搞‘村村通客车’,断头路打通了,路面扩宽了,客车也开进来了,现在花5元钱去趟天门,30分钟就到了,真是方便得很!”
    原来去趟天门城区,先要包车到镇上,再转车,一个来回要花个把小时、100元钱。花费大、耗时长,老百姓感到出行很不方便。
    李载祥告诉记者:“村民出门办事、走亲访友、送孩子上学等,对交通有较大的需求。”可他家门前的段白线,原来有一段断头路,路况差,车不通,出门办事不容易。
    “过去到镇上很不方便!下雨天骑摩托车更危险,路打滑,搞不好人仰车翻,轻者摔个鼻青脸肿,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李载祥说起这些,心中仍有余悸。
    从人民群众希望农村客车“开下去”需求出发,从“村村通客车”“管长远”目标着眼,天门市下大力气筑牢“村村通客车”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全部工程预算投资达1.4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4400万元,乡镇及部门整合投资9000多万元,企业投资600多万元。
    天门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王刚介绍: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村村通客车”扶持政策,对路基加宽、错车台建设、断头路建设、危桥改造、安保设施建设、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绿化和客运车辆购置等给予补助和奖励,夯实农村客车通行基础设施。
    高标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对“村村通客车”新增线路和农村主干线公路实施路肩加宽,两侧路肩各加宽1米以上,边坡1:1.5米,每300至500米左右间距设置1个错车台。对客运线路上的断头路、危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实施改造,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各地“村村通客车”线路路基加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行动快、标准高,特别是黄潭、九真、岳口、白茅湖等乡镇的农村客运通村公路,两侧路肩土回填标准高、质量好,并且边线顺直,实行了田路分家。同时,配套建设了错车台、安保设施和客运基础设施,进行了公路绿化配套。净潭等乡镇明确镇、村工作责任,由村负责路肩土方回填,镇负责路面硬化和错车台建设。多宝镇对高填方临水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与护坡的办法,大投入、高标准,确保路基安全稳定。
    规范实施农村公路安保配套工程。各乡镇建立与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公交协调发展的“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的发展机制,各乡镇均建有五级客运站(或简易客运站)、村村建有候车亭、招呼站、信息牌,公路主干线建有港湾式候车亭;客运线路和主干公路安保工程全面达标。
    截至目前,该市“村村通客车”工作已累计投入资金10015万元。
    同时,民间对“村村通客车”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干驿镇在外企业老板汪友林先生为家乡捐资45万元;净潭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沈国胜先生,主动找到两个乡镇的分管领导,慷慨捐资10多万元用于净潭至马湾的农村客运线路上的断头路建设,老百姓对道路加宽所占用的自家田地,不提任何赔偿,形成了政府、群众共同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的良好氛围。

    有需求就得开下去

    近日,刚通客车的复兴村,每天出行的村民们明显比往日多了起来。
    “有时店里要补点货,和司机打个招呼,下一趟就给带回来了,再不用自己专门花钱、起早、搭车跑城里打货了,省时、省工、又省钱!”李载祥老汉说起“村村通客车”一百个欢喜。
    记者采访中正巧遇上在这里停车等客的天门市益民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队长张婵君、司机吴团圆,顺便问起营运情况。
    吴团圆介绍,他开的7坐客车,每天早、中、晚发三班,一般早上一趟坐车人多一点,有时车可以坐满,下午人少,但即使没人坐也要发车。
    张婵君介绍,现在营运收入还谈不上,一天车票可平均卖到100元,但是,来回一趟50多公里,3个来回,一天跑下来,不算人工、车损等费用,光油耗就要90元,是亏的!
    面对记者“照这样运营,今后车还开不开得下去”的提问,张队长和吴师傅几乎同时回答:“开得下去!”
    他们认为:农村老百姓对客车运输需求还是很大的,上街买点生产、生活用品、买点药、看个病、串个门、接送小孩上下学等,都需要坐车;再说,逢年过节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坐车的人爆满,车根本跑不过来;眼下村村通客车刚开始不久,还要做好宣传,老百姓出行习惯的培养也有一个过程。
    天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主任石仁鑫介绍:“交通部门和‘三万’工作组已印发‘村村通客车’宣传册、宣传单34万份,每条通车道路也安装了乘车信息牌,信息牌上印有服务电话、发班时间等。”
    “老百姓有需求,市场有潜力,资金有保障,各项宣传工作做到位,农村客车可以长久开得下去!”杨铁柱认为。
    天门市为解决“村村通客车”“留得住、管长远、有效益”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客运运营模式。
    在通村客车标准选择上,该市对于客流量大、出行需求大的客运线路采用公交化车型运营。对于客流量稳定、客流规律明显的农村客运线路,采用8座客车运营。对偏远村或客流量小的村实行早晚定时发班和预约服务。
    通过调整和延伸线路、调剂运力,新开通34条农村客运线路;其中20条线路由原客运公司采取线路延伸和区域绕行等运行方式,14条线路由3家运输企业投资300多万元购置新车45辆投入运营,解决了171个行政村不通客车问题。
    严格农村客运市场通行安全准入条件,建立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会审机制。
    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安监、公安部门、乡镇办场园对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进行联合审查,采取企业申报、“四方”会审的方式共同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发展和安全有序运营。
    农村客运驾驶员准入必须由安监、交通、公安、乡(镇)实行联合审查,符合条件的准予从事农村客运,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同时要求驾驶员必须与相应的客运公司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车辆依规经营、安全经营。
    对新开通客运线路首先由安监、公安、交通、乡镇办场园政府联合进行现场踏勘,对存在道路隐患确需开通的客运线路,明确整改期限,安排专人督促整改落实,消除安全隐患,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予以开通。
    目前,全天门市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4条,新开通客运里程328.7公里;共完成路肩土回填1320.6公里,配套安保设施建设937.4公里;完成断头路建设60公里、危桥建设18座/472.8延米,建成错车台1830个、新建和维修客运候车棚165个、招呼站、乘车信息牌720个;同时,统一车身标识426辆、启动乡镇客运站维修改造项目8个、建成乡镇简易客运停车场1处;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9-08/19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