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代别离情

网友投稿  2015-08-30  互联网

    刘江伟

    1955年初,父母亲结婚不久,父亲就接上级命令,部队要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军令如山。

    双亲要侍奉,地里还有干不完的农活,母亲只有含泪和父亲告别。

    当时新疆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父亲和战友们住地窑,吃包谷面。喝水要到10多公里外去拉。他们都是抱着革命奉献主义的思想扎根建设边疆。部队领导原本希望父亲把母亲接到新疆,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工作。可那时爷爷卧病在床,母亲忙完农活还得侍奉老人。后来大姐出世,母亲就更加辛劳了。于是,这一别,竟是16年。

    父母联系全靠书信。母亲没上过学,和父亲约好,家里平安,只寄一张白纸。有事则在白纸上打“X”。开始那几年,父亲最怕接到有“X”的家书。有“X”就说明家里发生了大事。好在父亲8年里接到的每月一封都是报平安的白纸。

    其间,父亲共回老家7次,每次都是匆忙来去。后来,陆续有了我们姐弟3个,渐渐长大的我们接过了写信的任务。母亲反复交代我们,报喜不报忧。怕影响父亲的工作。

    1971年,父亲从兵团调动到了乌鲁木齐,我们举家迁到新疆,才结束了父母两地鸿雁的生活,一家人得以团聚。

    1988年我结婚后,妻子却被单位派到北京,一呆就是3年。

    我和妻子约好每周写信,半个月打一次电话。爱情就维系在信笺和电话线上。1991年妻子回到我的身边。

    后来儿子出世,我却被单位派到武汉、广州。我们继续过着两地书的日子。每年短暂的探亲假,我们倍加珍惜。妻子爱吃瓜子,每年七夕节,我都给妻子寄去自己亲手剥好的一大袋瓜子仁。妻子定期为健忘的我寄来治胃病的新药。我还给妻子定期写情书,妻子说:这情书在异乡,是最好的定心丸。1995年,妻子回到我身边。我们保存了千里相隔传情达意的一箱书信,妻子开玩笑说:这些信是咱家分居历史的珍贵见证啊!

    本以为家人从此就可以不必经历别离之苦了。谁知,外甥小文2005年军校毕业后,被分到西藏拉萨的部队。和刚新婚的外甥媳妇小惠又开始了始新一轮的分别。

    前不久的视频家庭聚会上,小文汇报了好消息,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荣获3等功。小惠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

    虽然没在一起,但仍能感觉到满满的爱。

    ,包含了多少情思多少爱?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8-30/19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