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互联网金融“下乡”还需迈过几道坎?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8-29  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下乡”还需迈过几道坎?    农村新报讯 当前,在“互联网+”热潮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争相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解渴”农村金融服务。
    眼下互联网金融“下乡”风的背后,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蓝海”。面对升温的农村金融市场,“互联网+”会带来哪些红利?还有“几道坎”亟待改革突破?

    农村互联网金融成“新宠”

    投资金额少则百元、多则万元,投资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不乏港澳地区居民,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镇松柏村,“海鲜大户”黄恩胜通过三农专项网贷平台,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募集到了200万的海产品项目发展资金。
    黄恩胜此次贷款经历只是互联网金融与三农结合带来乡村巨变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试水曾经不被看好的农村市场。
    “近年来,农村互联网金融不断探索创新,阿里巴巴、京东、一亩田集团等企业都纷纷向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的互联网金融迎来新态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专家指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巨大的市场加之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农村的网民规模突破1.78亿人。“如今,新一代农民正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逐步提高,一些地方的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迅速,电子商务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在大发展的“风口”。
    “借助互联网,农民的贷款轻松不少,跨地区的社会闲散资金在网贷平台归集后,申请借款的农户仅凭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全部借款流程。”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负责人郑勤说。
    近期,已有多个平台推出了对接农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记者发现,在翼龙贷网站发布的借款标分类中,就包括了“农业贷款”,翼龙贷表示这是将资金用于农村种养殖业的普通农户贷款,而开鑫贷也推出了专项 “惠农贷”产品,类似产品不在少数。

    万亿市场潜力大 实践尚存“硬骨头”

    互联网金融在传统的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之间,提供了成长性和革命性的巨大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三农”领域存在大量的金融需求,如果得到一定的释放,将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蓝海”,但这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金融基础设施弱。“目前正规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还比较低,远不能满足农村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业内人士指出,现在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有限,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不足,“缺钱”成为不少农民探索创业、发展电商的现实瓶颈。
    ——信息不对称。一亩田集团负责人邓锦宏指出,传统的农产品交易,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实体交易模式。因农村家庭资产信息化程度低,金融机构很难判断一个农户家庭的真实收入及其资金消耗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很难放心把钱借给农民。
    ——风险相对高。在一家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企业担任副总经理的岳明说,农业项目市场风险较大,很多农户喜欢 “跟风种植”。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涉农项目存在着一定风险。
    ——监管尚不完善。专家指出,互联网金融领域金融监管缺位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P2P网络带宽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监管规则,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缺乏保障,这些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有待完善。

    健全机制防控风险是关键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为金融,其核心还是金融的风控和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价值服务。”郑勤说。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市场机遇,未来需要健全机制、防控风险,护航农村互联网金融实现高效发展。
    “单一的政策解决不了农村的金融问题,农村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移植城市经验。”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议会长刘克崮建议,建立一个符合农业特点、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发挥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微型金融等的积极作用。
    “同时,要发展农村金融互联网,不断完善农村互联网的监管机制,并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郑勤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邓建鹏表示,未来还要做好相关产品的推广。农业的龙头企业是推广的重要切入口之一,一些龙头企业可以利用销售产品的机会同时推广一些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资金量,以农村资金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度,从而推进互联网金融“走村入户”。(新华社覃星星徐海涛)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8-29/19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