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环境治理正当时

网友投稿  2015-06-27  互联网

农业环境治理正当时目标:至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讯(记者周惠清 特约记者冯海平)日前,省农业厅下发文件,就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治理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目标是:到202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实现耕地每亩少用一方水,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平均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53%以上,旱作区自然降水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
    “两减”: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
    “三基本”: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实施方案要求,突出重点,健全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强化责任,有力有序推进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治理目标。

    实施方案解读

    一、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突出重点?
    突出的问题多,要突出重点,制定科学措施,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环境治理同步发展,互促互进。
    要通过加强田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节水技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完善融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于一体的水资源科学利用服务体系。
    要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和环保施肥的理念,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全面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
    按照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思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强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率,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二、治理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如何组织实施?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是组织实施责任人。省农业厅成立湖北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厅长戴贵洲任组长,盖卫星、邓干生、李胜强、吴祝平、刘长华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厅科技教育处。
    省耕肥站牵头负责农业节水专项行动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专项行动;省植保站牵头负责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专项行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牵头负责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牵头负责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
    各专项行动牵头负责单位,组建技术支撑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各市(州)、县成立相应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区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局,有序推进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
    三、农业节水行动方案要点
    1.现状与形势:湖北素称“千湖之省”,但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1731立方米,居全国第17位,只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73%,接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据2014年水利公报,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量为152.96亿立方米,占社会总用水量52.4%。湖北是旱灾多发省份之一,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匀,季节性干旱频繁,目前农业水利用效率不到50%,低于全国53%的平均水平,居第20位。
    2.目标与任务:到2020年,全省农业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节水型转变,农田用水从高耗低效型向节水高效型转变,达到每亩少用一方水,控制农作物用水总量。
    3.技术措施:一是提,提高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改,改进耕作和排灌方式;三是保,保水保墒;四是调,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有利于对水分的吸收,达到 “以肥调水”。
    4.工作措施: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田间水利工程配套,大力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手段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社会氛围。
    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点
    1.总体思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按照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多方参与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2.目标任务: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施用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亩均化肥用量控制在26公斤(折纯养分,下同)以内。
    3.重点任务:按“精、调、改、替”四字技术路线,重点开展“四推一提”。
    “精”准施肥,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调”整化肥结构,大力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改”进施肥方式,示范推进肥料施用新技术应用;“替”代部分化肥,充分推进有机肥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保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五、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点
    1.总体思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2.基本原则: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
    3.目标任务: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4.技术措施: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控”,控制病虫发生危害;二是“替”,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三是“精”,推行精准施药;四是“统”,推行病虫统防统治。
    六、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要点
    1.总体思路:树立“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的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其中,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主推技术模式:
    一是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四化”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燃料(能源)化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二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
    三是地膜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引导农民使用加厚地膜,延长地膜使用期,提高地膜利用率。示范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
    (本期组稿:特约记者谭勇 朱荣胜 记者周惠清 )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6-27/18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