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华山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6-02  互联网

图文:“华山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农村新报讯 图为:熊口农民就地变身农业现代化产业工人

    湖北省三农研究院调研组

    潜江“四化同步”示范镇 ——熊口镇通过镇企共建“华山模式”,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互动,探索了一套企业、农户、集体合作共赢的经营体系和“产城互动”的城镇化路径,在促进“三化带一化”上显示出了蓬勃活力。去年起,湖北省三农研究院组成调研组两赴潜江,对“华山模式”进行调研和解读。

    “中国小龙虾之乡”催生“华山模式”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湖泊河网密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潜江成为“中国小龙虾之乡”。而小龙虾产业的迅速崛起,则催生了“华山模式”。
    (一)着力于高效农业与现代加工业的对接融合
    潜江农民创造的“虾稻连作”模式大幅提升了农业比较效益,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华山”、“莱克”等龙头企业乘势而上,打造了小龙虾加工出口的高成长性产业。这又反过来对小龙虾的原料生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仅华山公司“甲壳素”深加工项目一项,就至少需要40万亩的龙虾产量供应。建设一个稳定的“虾稻连作”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已成为迫切要求。
    同时,为了提升小龙虾的生产效益,潜江农民又将“虾稻连作”提升至“虾稻共作”的新模式——在稻田里沿田埂挖出环形虾沟,使稻田收割时小龙虾能转到虾沟里继续生长,从而由过去的“一季稻一季虾”变为“一季稻两季虾”,提升了小龙虾的产出效益。据测算,新模式一般以40—50亩为最佳经济规模,一家一户的碎片化经营很难达到这种效益,标准化规模化整治也提上了日程。
    高效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两者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优化整合农业资源,形成与现代加工业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基地,也就成为必然。这同时也是探索“以工带农、以农助工”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开端。
    (二)打造合作共赢新型经营体系
    通过土地流转打造大规模基地可以有多种路径选择。熊口镇与华山公司进行了多方考察比较,最终决定建立一个更加注重企业、农户、集体三方利益协调、互动、共赢的模式和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转整治,打造高产高效农业基地
    首先,由华山公司以666元/亩的价格租赁农户土地经营权,进行大规模连片整治。赵脑村全村1.2万亩土地按40亩左右为标准,共整治为220个单元。省里按国土整治项目进行验收后予以奖补。同时,华山公司还直接投资建设了一个230亩的虾种选育基地,年选育小龙虾虾种120万尾;一个120亩的育秧工厂,可供2万亩“虾乡稻”秧苗。
    2、“反租倒包”,农户成为二级经营主体
    将整治后“虾稻共作”标准单元以公司向农户租赁的价格再向农户发包,期限五年。在优先满足赵脑村138户农户的承包要求后,还吸引了周边农民承包,共发包189个标准单元,其余由华山公司自已经营。通过“反租倒包”,农户成为统一经营模式下的二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并由此获得规模经营的高收益。与那种在土地流转后仅获得要素出让收益 (租金和打工收入),难以分享现代农业更高效益的模式相比,它显然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农户的利益直接与生产经营效益挂钩,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公司对整个基地的管理也顺当了很多。
    3、统分结合,形成协调高效的新型经营体制
    在农户反租倒包基础上,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体制:华山公司主要负责土地整治和基地建设、建设虾苗育种基地和育秧工厂、统一标准化生产指导、统一收购稻谷和小龙虾、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下一步还将发展绿色稻谷“虾乡稻”的加工和品牌经营。合作社负责统一生产服务。当地组建了两个合作社:一个是“服农”农机合作社,由华山公司、村集体与当地拥有农机的农户共同组建,华山公司提供稻谷育秧服务但不占股份,农户以农机折价入股,村集体出资入股,主要为承包农户提供种子和农机服务。另一个是“绿途虾稻连作”合作社,由反租倒包农户组成,统一采购肥料、农药,并开展技术培训等服务,不求盈利,收支平衡即可。农户则负责在自已反租倒包的田块上直接生产经营。与过去分散的家庭承包不同的是,反租倒包的土地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每户至少一个40亩左右的标准化单元;同时,它又是在是“六统一”(统一整治基地、统一种养标准、统一供应生资和种子种苗、统一生产管理和机械化服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品牌)经营体系下的承包,既有产中全程机械化服务和专业指导,又有产后直接与工业龙头企业的紧密对接,劳动强度和经营风险大大降低,经营收入显著提高。对于没有参与反租倒包的农民,要么安排进华山公司务工,要么在社区安排岗位,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有经营意愿和能力的,还可以在镇区和社会专业市场、创业园区创业。
    4、探索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一是建立土地流转资金增长机制。每年土地租金的“保护价”随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变动,整体保持土地租金只增不减。二是强化水稻政策性保险。由镇政府牵头,华山公司支付保金,每亩地投保3.5元,财政补贴10.5元,最高赔付200元。三是由华山公司为基地购买商业保险。每亩投保20元,财政补贴20元,最高赔付800元。这三重保障有效提高了基地防范重大经营风险的能力
(三)“迁村腾地”建设“市民化”新社区
    规模化基地化的全新生产方式既催生了农户对新生活方式的追求,也为其提供了可能。熊口镇因势利导,与华山公司密切合作,将迁村腾地与土地流转一并实施,全力建设“华山综合社区”,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在深入走访农户了解需求和问题后,熊口镇最后确定的方案是:1)农户腾出宅基地与在熊口镇区新建的“华山综合社区”的房屋进行置换。平房正房按2:1;楼房正房按1:1的标准,在新社区自选相应面积,超面积部分则按成本价960元/平米计价。2)“华山综合社区”按城镇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新社区住宅进行基本装修,农户可“拎包入住”。前期投入连同老宅基地的复垦均由华山公司垫资实施,镇政府将以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收益奖补。3)腾出的宅基地加上有关集体建设用地共660亩,其中新社区占用160亩,由镇政府收储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其余500亩用增减挂钩政策分别由市里和镇里购买指标并招拍挂,所得收入扣除相关成本后大部分返还用于社区建设;4)由于镇里已将社区用地转为国有,农户迁入转换新社区后,将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财产价值大大提升。5)农户迁入新社区后,即按城镇标准实施社会保障和相应公共服务。
    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说明,对农户提出的问题一一制定相应措施,赵脑村村民在很短的时间内签完了房屋置换协议,迁村腾地和新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华山模式”激活一池春水

    “华山模式”推行,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大石头,顿时激活了一池春水:
(一)现代高效农业:地增多、粮增产、田增效
    地增多——赵脑村流转的1.2万亩土地中,除去田梗、道路、三沟等,原有耕地面积为7550亩。经过规模化、标准化整治后,耕地面积达到10942亩,新增3390亩。除用作育秧、育虾苗等用地外,稻虾共作的面积可达到9300亩。迁村腾地共腾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660亩。除占用160亩用于新社区建设外,多出500亩用于增减挂钩获得出让收入。
    粮增产——过去7550亩耕地中,种水稻的只有2400亩左右,单产1500斤,总产360万斤。目前的“虾稻共作”模式可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300亩,总产达到1364.5万斤,每年多产1000万斤。随着今后“虾乡稻”绿色品种的推广,粮食单产和效益还会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都有了可靠保障。
    田增效——虾稻共作标准单元每亩可稳定产出350-400斤小龙虾,毛收入4200以上;一季普通中稻毛收入1500元以上,两者相加在6000元左右;扣除租金和生产成本,每亩至少可得纯收入3000元以上。由于合作社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机械化作业,每亩减少成本163元。下一步大面积种植绿色品牌“虾乡稻”后,亩平产值可望破万元,纯收入可达5000-6000元。
(二)新型利益链条:农民增收、集体增利、企业增效
    农民增收——以40亩为单位,反租倒包农户保守估计年纯收入在十万元以上。由于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农户可谓“轻松挣钱”。没有反租倒包的农民,可到华山公司务工,月平收入2500—3000元。
    合作社增利——服农合作社机械化作业虽然以折扣价收费,但亩平利润仍可达80元。今年耕作面积9500亩,总利润为76万,按股分红。村集体由于参股合作社,也可获得收益。同时,集体土地转让、加上未来新社区的商业设施租赁,预计每年集体可创收100万元以上。今年农民合作医疗个人缴纳部分总计2.3万,就由村集体统一支付了。
    企业增效——华山公司一是可稳定获得每年400万斤左右的小龙虾,加工业有了可靠保障。特别是支持了虾壳提炼甲壳素项目,使企业进入高技术生物产业,形成了从低到高的全产业链。这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而且大大强化了对整个虾稻共作产业的带动力。二是可稳定获得每年960万斤稻谷,保障了新拓展的优质大米加工需要。三是能拥有一批稳定的工人。目前,华山公司在镇区已建成以甲壳素产业链为核心的华山科技产业园,计划到“十二五”末,企业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形成集养殖、加工、贸易于一体,覆盖工业、农业、商业、开发等多方位的现代企业集团。
(三)新型城乡关系:新市民、新城镇、新农村
    新市民——赵脑村580多户、2200多人整体迁入“华山综合社区”,在分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实现了向 “市民化”的转变,并获得了更多利益:一是财产权显性化并明显升值。除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外,农居变为城镇“大产权”住宅,财产价值至少提升十万元,住宅宽裕的还可以出租,多挣一份财产性收入。二是两个渠道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1)133户(516人)通过反租倒包成为“离乡不离土”的职业农民和“小业主”,致富能力显著提升;2)287人进入华山公司务工,67户(108人)进入专业市场或创业园区自由创业,成为职业工人或小老板。转移农民不仅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而且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新城镇——“华山综合社区”将是熊口镇最好的社区;升级扩张的华山公司科技产业园则是带动熊口镇不断发展的强劲龙头;专业市场、创业园区为熊口镇增添了就业渠道和产业实力。特别是通过迁村腾地、政企共建,熊口镇开始走出一条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解决城镇化投融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路子,新型城镇化有了持续推进的支撑。
    新农村——“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虾跳稻长”的田园风光既现代又生态,旧村庄搬迁后根治了农村“散乱脏”,在现代大农业的平台上,农村也旧貌换了新颜。

    创新时代,“华山模式”引人深思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华山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值得深思:
(一)必须以高效农业为出发点和归宿
    “华山模式”能取得明显成效,首要因素是抓住了“虾稻共作”这样一个高产高效的种养植模式,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由此获得较高的农业比较效益。现代农业得以有效实现。这既是“三化带一化”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有了这样的产业效益,许多困扰人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赵脑村的农民为什么踊跃参与流转和“反租倒包”?因为他们看到了规范的“虾稻共作”种养模式所带来的更高收益。企业为什么下大力建大规模基地?既是因为巨大的原料需求,更是因为“虾稻共作”模式显著的升值潜力。在高效农业基础上,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有了充分的空间,经营风险则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更高的比较收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流转 “非粮化”和绿色安全的问题,坚守“四个底线”真正落到了实处。
    显然,在“三权分离”的改革中,土地资源是否向高效生产模式流转,是比流转本身更重要、更关键的问题。现实中也有另一种情况:将流转当作目的,忽视了流转后的经营效率,一些流转项目成为低效粗放式生产的“归大堆”。这既背离了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一基本目标,也容易产生种种问题和风险。大量事实说明,流转后的经营效率如何,是决定流转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必须更加鲜明地把推动土地资源向高效生产模式流转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加强引导。特别是大规模的流转,一定要尽可能地与拥有高效产业模式的经营主体相对接,才能真正奠定“三化带一化”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可靠基石。
(二)打造优势企业为龙头的经营共同体
    华山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以高端生物产业为引领的全产业链,在产业扩张升级上具有很强的张力,能确保其成为持续带动大规模农业生产基地的强劲龙头。龙头企业的进入,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先进的要素,形成了与工业、市场直接对接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关键问题在于,龙头企业以什么方式和机制进入农业。与许多工商企业不同的是,华山公司不是简单地租赁一片土地独自经营,让农民仅仅作为自已的雇工,而是着力于与农户、合作社形成一种“经营共同体”——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主体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分工合作,融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矛盾,形成了最佳效益。与各类经营主体单打独斗相比,它更具有“整体”的力量。其中,反租倒包的农户在规模上接近家庭农场,但又不是独立经营的家庭农场,它与整个统一经营体系融为一体,成本、风险大大降低、收益明显提高。龙头企业则由于将直接生产包给了农户,将社会化服务交给了合作社,专业分工降低了管理难度,提高了效率。合作社由于“内在”于体系中,也降低了交易成本,既能给农户更多的实惠,又使自身有了稳定发展的空间。这种“经营联合体”显然更能体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趋势和要求,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活力,应当成为我们积极倡导的重点和方向。
(三)以协调的利益链条作为核心机制
    能使各类经营主体融为一体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套协调的利益链条。虾稻共作和后续深加工的大规模生产效率固然很高,但效益如何在要素(经营主体)间分配,将直接决定华山模式的可持续性。华山公司的老总漆雕良仁深切认识到,必须将农民的利益与公司、基地紧紧连在一起,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就会出现过去人民公社利益不挂钩的弊端,给大规模生产的统一管理带来系列矛盾。他们通过“反租倒包”让农民作为二级经营主体,直接分享高效规模经营的收益,而不是单纯打工挣钱,生产者与企业紧紧栓在一个利益链条上,心就能往一处想,主体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我们看到,一些反租倒包的农户已经开始自主试验更高效益的种养方法。农民迸发出来的创造力,正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最宝贵的动力。
    新型农业现代经营体系,既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利益的重组。中国的农村改革,首要的是解放生产力——打造现代农业,同时也要调整优化生产关系——克服二元结构、形成新型城乡关系,让农民“平等参与、共同分享”现代化,这正是以利益关系的重塑为核心。华山模式从高效生产模式入手,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又以利益连接为切入点,让农民平等参与并直接分享高产现代农业的成果,从而形成了一套最能调动各经营主体积极性的高效经营体系。同时,在“迁村腾地”建设“华山综合社区”的过程中,也尽力做到给予农户更多的实惠,使农民财产权显著升值,成为更加富裕的“新市民”。农民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华山公司的发展也就有了更坚实稳定的基础。有了协调的利益关系,各方就能实现共赢。这就是华山模式最大的成功所在。
    “华山模式”虽然刚刚起步,但它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提供了可资研究借鉴的东西。熊口镇和华山公司共同推进的“四化同步”试点镇建设,也需要更大的改革空间。建议各方予以关注和重视,支持他们进一步加大探索和发展力度,不断发展完善“华山模式”,为全省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调研组成员:刘田喜 陈文科 梁亚莉 宋伟 方亚飞 庹忠辉 张 伟 胡 蓓)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6-02/18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