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百姓有困难 点名找干部

网友投稿  2012-09-06  互联网

  编者按

  四川省眉山市党员干部开展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获得群众的好口碑。眉山市探索建立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重在“直接”,贵在“经常”,在社会矛盾凸显的今天,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创新群众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李永生 李丽颖

  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在全市开展“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从市和区县领导、科级干部到普通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进村入户开展与群众结对联系工作,实现全市干部参与“全覆盖”。其中,全市两万名干部联系7万户群众,3000名科级以上干部联系3000个村民小组、居民小区,300名县级以上领导联系900个基层单位,结对联系关系5年不变,帮助基层群众真正解决实际困难。

  群众有事情直接找领导,干群沟通“零距离”

  “群众最需要什么,让群众自己说。”今年1月初,眉山市分两次在当地媒体上公布了34名市级领导、131名市级单位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同时,公布了各单位、部门的职责范围,确保群众第一时间找对人,第一时间反映诉求,方便解决落实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

  眉山市东坡区岳营村2组村民岳利全就是通过“打电话”走上养兔致富路的。他看到别人养兔子赚了钱,自己也想养,却拿不出本钱。正发愁的时候,村里人给他拿来一份报纸说:“上面公布了眉山市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你干脆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岳利全说:“完全没想过自己这点事能靠打电话解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当时的市残联理事长曾乐斌打了个电话。”结果曾乐斌第二天就派人来家里了解情况并帮扶他养兔。“现在我一年养兔子的收入在8000元左右。”

  眉山市除向全社会公开市级领导和市级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外,各区县也在辖区范围内公开了区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级单位、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码。

  眉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秀彬说,小小号码鼓励群众直接找领导,更重要的是,让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实现“沟通零距离,办事零障碍”。这种直接的方式,关键是在政府与百姓、干部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群众有困难,可以点名找干部;有不满,也可以直接找干部,所有接到群众电话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对群众诉求有明确反馈。

  干部下村“认亲结对”,主动作为帮扶个性化

  今年春节刚过,眉山市举行了“干部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电视直播大会,要求全市两万名干部与71165户群众认亲结对。

  与其坐等群众反映问题,不如下村直接了解情况,直接解决问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体现的是干部主动作为。

  2月17日,眉山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员干部,冒雨来到丹棱县双桥镇宿场村,与群众“认亲结谊”。杨秀彬代表市委组织部,向联系的丹棱县双桥镇宿场村老百姓承诺:两年内帮助宿场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困难户全部实现阶段性脱贫;3年内帮助双桥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困难户全部实现阶段性脱贫。

  当天,市委组织部50多名党员干部与“认亲”群众代表签订了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责任书,并向群众发放了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联系卡,当众承诺将主动作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

  “机关干部与宿场村群众结亲、认门、认人,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干部只有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当亲人,像亲戚一样常走动,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杨秀彬说。

  眉山市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台账,每半年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对联系基层单位和对象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协助妥善解决。市、区县两级干部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6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少于10天,每天不少于8小时。乡镇、街道干部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工作日的60%。干部要认真记好民情日记,每次走访记录要由联系群众签字,并建立联络人制度。

  这是彭山县文明办普通干部李亚军的民情日记:

  2月6日,我到公义镇新桥村1组的王长贵和2组的王俊英家中认亲,他们都是我的联系户。王长贵自身手部有残疾,儿子有精神障碍,妻子在附近砖厂打零工;王俊英有哮喘病,儿子在附近的厂里打零工,丈夫没有文化和技术。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我打算帮助他们找到一条合适的挣钱路子。

  3月15日,我为王长贵和王俊英家分别送去了100只鸡苗、鸭苗,600元用于买饲料的钱和部分生活物资。

  4月2日,我去王长贵、王俊英家了解鸡、鸭生长情况,目的是想看看那些鸡、鸭长得怎么样。他们很想得到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

  5月7日,我带上精心挑选的12本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书和一些慰问品,给王长贵和王俊英家送去。

  …………

  透过这本民情日记,记者看到干部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真心真情。眉山干部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信息优势,开展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帮扶。在帮扶中,有的干部把联系户的自闭症患儿带到成都找专家就医,有的干部帮助联系户到周边地区学习养殖技术,也有的帮助城区务工的联系户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技能培训……主动作为,个性化帮扶,眉山市形成了倾情相助的联系工作生动局面。

  让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变成惠民项目

  为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取得直接绩效,眉山市组织部牵头对全市直接惠及群众的项目进行整理,汇编成包括医保、社保、民政等8个方面46个惠民项目的《眉山市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惠民项目指南》,以表格流程的形式将项目政策范围、资金额度和申报程序等直观展现。

  “工作方向明确,任务分类详细,服务对象清楚,操作要求精细,这样实施起来,干部根本偷不得懒。”彭山县委书记蔡刚告诉记者:“文件里已经很明白地告诉干部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干到啥程度,甚至连联系服务群众的时间期限都明确了。”

  记者看到一份彭山县委2012年的1号文件《关于开展党员干部服务困难群众“三定两保证、党群一条心”活动的决定》,不仅确定了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绩效考核,而且还明确了活动要求,保证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同时,该县进一步发文明确了联系对象、联系原则、联系内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增感情、办实事、帮基层”等六项主要工作任务,并以“写日记、建台账、快推进、严纪律”的工作要求杜绝“走过场”。

  东坡区在《关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强力推进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开展“培养壮大一个富民产业、落实一个项目、帮扶一批困难群众、调解一批矛盾纠纷、形成一个民情调研报告”为核心内容的为民服务“五个一”活动。东坡区委组织部部长顾贵鹏告诉记者,惠民产业和项目成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首要任务,东坡区已帮助联系村组培育壮大产业29个,落实项目68个。

  目前,眉山市已把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述职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干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300余个,落实帮扶项目1400余个,落实帮扶资金和争取项目资金5.2亿元,化解矛盾500余件。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9-06/18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