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京山县演绎“中国网球之乡”传奇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29  互联网

  黄河 翟存波 丁欣/文 佘清斌 郑文凯/图

  当初,自己组队外出参加各类网球赛事;如今,国际国内选手云集京山角逐大奖。从上个世纪的1987年开始,湖北荆门市京山县一批批网球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在山城小县不断演绎着争创“中国网球之乡”并获得成功的一幕幕传奇:先后承办湖北省第二届、第四届老年网球赛、中南六省市老年网球邀请赛、湖北省十三运会网球赛、国际青少年U18网球赛以及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以至到2012年的首届中国(京山)网球节。

  地处湖北省中部的京山县,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美誉。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京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球运动为抓手,叫响“打网球,到京山”口号,争创“中国网球之乡”,推动了全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网球运动在全省、全国县级城市中一枝独秀。

  一项贵族运动的生根开花

  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19世纪后期,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网球运动迅速发展,但直至现在似乎依然是都市人的“专利”,绝大部分县市以下的居民只能是望“球”兴叹。

  京山县现有标准网球场108片,仅县城就拥有85片,平均1800人就有一个网球场,全县网球爱好者达2万多人。早在10年前,《网球天地》杂志编委杨明训就说,京山的网球场地数量已居全国县市级“老大”。从近年对全国各地的摸底情况来看,京山在县市网坛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可撼。

  一个山区县何以让“贵族运动”走近寻常百姓呢?原县网球协会主席常隆兴一语中的:“我们靠的是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群众主动的公益化运作方式。”

  网球运动在京山兴起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1986年,为安排退休老人的业余生活,京山县政府拿出两万元资金支持老龄委开展网球运动。8位离退休老人用这笔钱建起简易网球场,买回球拍,网球运动就这样进了“山窝”。一年后,京山县老年网球队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县级代表队,参加了湖北省老年网球赛,一举夺得冠军。

  在这批老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打网球的益处: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增进友谊,增强团队精神。京山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网球运动作为推进全民健身、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发展网球运动,场地建设是关键。县老年网球队全省夺冠的当年,京山县政府就出资10万元在烈士公园兴建了第一片标准网球场,此后又相继出资100多万元在政府机关院内、县业余体校连建3片塑胶网球场。

  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一批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小区业主甚至外来投资商积极参与,斥资兴建网球场。京山县国税局出资30多万元兴建了网球场,半数以上的职工被“网”在了一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门为全县的退休职工兴建了网球场;县人民医院、县民政局、县地税局等单位都适应新形势和职工需求,兴建了网球场。20多年来,社会各方用于网球场建设的资金近3000万元。

  不管是政府出钱,还是民企老板掏腰包,京山的网球场建起来后全部向社会开放,大家随时可以进场挥拍健身。活跃的赛事则促使网球运动蓬勃发展。由企业赞助的华贝杯、轻机杯、京阳杯年度网球赛,已连续举办了10多届;老年网球协会的10多个团队,按月分别组织比赛;少儿网球联赛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

  “走,打网球去!”“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这样的“时髦话”浓缩了京山人几多网球情,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网球运动融入了京山人的生活。上至70岁老人,下至八九岁孩童,男女老少在网球场挥拍打球,已成为京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群铁杆粉丝的网球情结

  京山网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一群铁杆粉丝不舍不弃的网球情结。

  原县网球协会副主席胡作炎,便是京山网球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一个践行者和见证者。

  1986年,胡作炎随县老龄委的同志到武汉考察,相中了老少咸宜的网球运动。在省体工大队的支持下,由胡作炎、揭庭春、李连山、魏浩等爱好运动的离退休人员,组成了京山县首支老龄网球队。

  1987年春,湖北省首届老年网球比赛在武汉举行。胡作炎、揭庭春两人配对,第一次参加了省级赛事并夺取了湖北省老年乙组双打冠军。随后两人被湖北省老年网球队选中,抽到省体委进行强化封闭式培训,当年又一同编入湖北省队,参加了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第七届老年网球赛,与全国的精英进行了学习交流。从中南协作区第二届老年网球赛开始,到2005年的第十四届,作为主力队员的胡作炎与队员配合,为京山网球队挣回了1个第四名,3个第六名,其余均为前八的集体荣誉;在湖北省老年网球赛事中,也先后为京山夺得六连冠、1个第二、2个第三立下汗马功劳,胡作炎也因此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

  在胡作炎等人的带动下,一批退下来的党政干部成为网球运动发展的先行者。原县委副书记王荣庆倡导成立京山网球协会,并将协会主席的重担一挑就是10年。这10年,他靠自己的“老面子”,为全县网球事业的发展解决了许多难题。

  京山网球的发展,倾注了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血,县内最早兴建的烈士公园、县体育馆三片网球场,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建起的。一些县领导退休后不仅坚持带头上场,而且还免费当教练,短短几年时间就带出了一个老年退休干部网球群体。

  与此同时,一批在职干部也迷上了网球,全县正科级以上干部中有40多人成了业余网球选手。去年,一家企业在这一群体中组织比赛,虽然要求每对选手年龄加起来在80岁左右,但也组成了12对选手。

  有“京山网球常青藤”之称的县教育局退休干部付振国一家,不仅老两口打,女儿打,就连刚上小学的小外孙也跟着学,每逢节假日,常常是一家4口、三代同场挥拍竞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球世家”。在湖北省第十届运动会网球赛上,付振国与队友配合,一举打败了曾指导过自己的武汉教练,夺得了全省老年男子组双打冠军,爆出了当年网球界最大的冷门。同样代表京山参赛的老伴陈广方、女儿付红云也都摘得了所在组的银牌。

  年逾古稀的原县物资局退休女干部宋淑芸,常年坚持打网球,不仅锻炼了身体,治好了缠身多年的坐骨神经痛,而且还成为湖北省老年网球队员中有名的“双枪老太婆”。

  网球运动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后盾。近年来,京山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崇尚健身的人与日俱增,参与网球运动的群体迅速扩大,全县每年新购网球拍1000把以上,热衷于这项运动的既有党政干部,也有退休工人,有在职职工,也有在校学生,有企业家,也有个体户……

  一所网球学校的发展追求

  6月底,京山县业余网球学校副校长陈永波,赶到湖北宜昌市就进一步发展网球运动取经问计,原校长秦光谋则在县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前往省体育局汇报工作,争取对网球运动发展的支持。

  这几年,该校一班人一直这样为网球忙碌着,践行着学校的发展追求。

  群众性体育运动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开办相应的培训学校和训练班是培养运动员和爱好者的有效载体。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自发扩张后,京山人认识到要将网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必须建立运动选手的梯队培养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并得到规范化训练。京山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稳定老年网球水平,提升成年网球技艺,夯实青少年网球基础”的网球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本世纪初,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县市级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大都自然“消失”的时候,京山县却将业余网球学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给其定下的办学目标十分明确:在兼顾其他运动项目的同时,重点普及推广网球运动项目。

  2000年8月23日到27日,京山县业余网球学校第一批8名学员,第一次参加了在湖北十堰市举办的湖北省少儿年度网球赛。在短网项目上,一举夺下少儿组单打、双打、团体3个第三,在参赛的县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县主要领导亲自给参赛选手披红戴花,大张旗鼓进行表彰。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一股青少年网球热掀起来了。县业余网球学校开始在城区招收走读网球学员,不定期进行培养训练。

  从2003年开始,京山县业余网球学校先后引进培训了5名专业网球教练,由原来的每周一训改为每日定训,还多方筹措训练资金,每年的训练经费由原来的几万元上升到现在的10余万元。

  目前,京山县业余网球学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系统开展青少年网球运动培训、教育的县级体校。

  以县业余网球学校为龙头,京山县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网球进课堂”工程,全面推进和普及网球项目。各小学在体育课中增设网球项目,各中学挑选爱好网球运动的学生成立网球队,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训练网络。

  注重发现表现优秀的好苗子、向上推荐成绩优异的好队员,使该县业余网球学校网球运动项目走在了其他运动项目的前面。现在,京山县业余网球学校已拥有全国注册网球学员53人,全省注册学员58人;向省专业队输送队员1人,3人进入省集训队,8人进入省网球学校。

  近5年来,在全国、全省和各类区域性网球比赛中,京山业余网球学校共有150人次进入前八名,26人次名列三甲。

  一家民营企业的公益责任

  网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离不开企业的赞助。在京山有这样一批企业,始终赞助、支持网球运动,推动了京山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湖北华贝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京山,提起华贝公司董事长王国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不仅仅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他从1999年开始,就出资承办了“华贝杯”网球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

  华贝公司的前身是京山县化肥厂,位于湖北钟祥市旧口镇七里湖。2002年12月“退公转民”为民营企业,更名为京山华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京山华贝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以前,华贝公司远离京山县城,单调的休闲生活和偏远的地理位置成为制约该公司人才引进和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上世纪90年代初,王国玖挑中网球运动项目,在厂部内修建了一片标准网球场,鼓励企业职工踊跃参与,通过交流球艺、开展社交活动,丰富了职工生活,增进了职工团结。

  30年来,公司由于经营有方,在全国化工行业迅速崛起,曾连续4年被授予全国小氮肥行业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化工行业50强企业,湖北省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00强。

  这期间,华贝公司总部搬迁到了京山县城,同时还先后兼并组建了华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楚天钡盐有限责任公司、华贝有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

  企业改制后,对网球运动已“上瘾”的职工们担心,老板不会再为没有经济效益的网球给予支持了。

  “所有有华贝企业的地方,都要建设标准规模的网球场!”王国玖立说立行。随着华贝公司的扩张,该企业致力于推动职工网球运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企业投资兴建的标准网球场已达5片,企业常年参与网球运动的员工已过百人。

  2008年4月上旬,全县共有30多支代表队参与第十届华贝杯网球赛,参与的代表队和队员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曾有人问王国玖,民营企业一再用自己的钱投入公益事业,到底划算不划算?王国玖说,没有划算不划算,只有热心不热心。企业赚的钱来自于社会,让这些钱回归社会,繁荣群众文化,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事。

  在华贝的带动下,由企事业单位赞助的“人事杯”、“社保杯”、“安全杯”、“京阳杯”等专项网球赛事在京山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个体育大县的品牌理念

  网球虽小,魅力无限。京山这座山城小县,在开展网球运动方面,始终备受各级领导关注,原湖北省省长、全国老龄委顾问李尔重,原省委书记贾志杰,原省政协副主席孙跃华,原省体委副主任李英光、田志宏、张有典等领导先后到京山指导网球运动推广工作,并推荐京山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各项赛事。

  领导的关怀与厚望,群众的热情与期待,让被命名为体育先进县的京山县一班人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他们从2002年初就开始谋划:大力发展网球运动,让网球成为京山叫响全国的一张名片。

  为促进网球运动提档升级,京山县委、县政府把这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成立了京山县创建“中国网球之乡”领导小组,把“网球之乡”创建工作纳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县政府先后3次下发文件,要求全县上下和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争创“中国网球之乡”,形成了全民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潮。

  “十五”期间,京山县就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进一步抓好群众参与面广的网球运动项目,争创“中国网球之乡”,要求积极发挥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在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优先发展本县有发展前景、特色鲜明的网球运动项目,为使京山成为全国网球之乡奠定了基础。

  县政府明文规定:认真落实条例中关于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定额指标,在居民小区建设中,配套网球场等体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外来客商投资的新型企业特别是服务型企业,要留足足够土地兴建网球场,供职工和市民休闲;在旅游区,要将网球场建设作为景区旅游项目一同实施,吸引游客参与,打造京山特有的旅游亮点。

  近几年,县内新开盘的几处商住楼开发,均建设了相应的网球体育设施,新阳小区、大龙京都花园、书香苑、富水花园、云弘山庄、京仑饭店等居民小区及商业开发业主,已将拥有可供休闲娱乐的网球场作为一大揽客卖点。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网球热”,县文体新局负责人说,网球运动被称为“贵族运动”,在京山这样的山区县,假如不实行多种形式的运作方式,很多网球爱好者就会被挡在外面。

  京山坚持“两条腿”走路,在考虑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了公益性运作模式向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的运作模式的转变。企事业单位的网球场多数免费向社会开放,尽量延长开放时间,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宾馆、住宅小区等地方的网球场,则以承包制、租赁制、会员制等形式运作,确保了场地的持续使用,并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网球运动既是一种消遣,一种增进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和享受,更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竞赛项目。京山业余网球队40多次参加中南地区和湖北省的比赛,获得各类奖牌100多枚。该县先后承办了湖北省第二届和第四届老年网球赛、中南六省市老年网球邀请赛、湖北省十三运会网球赛、2011年国际青少年U18网球赛和2011年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京山站比赛;组织举办武汉城市圈网球赛等全省性的网球邀请赛近10次,邀请省内外(包括台湾地区)网球俱乐部、国际(如澳大利亚)俱乐部来京山献技,展示了网球的魅力,扩大了京山的影响,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

  2009年初,京山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融资1.7亿元,在2010年前兴建“网球公园”。

  目前,占地419亩的网球公园已经完全建成并全面开放,在网球运动中心区,主建16片连片标准塑胶网球场,其中4片为室内场,12片为室外场,有一片有3500个座位的中心球场,可承办国家A级网球赛事和国际区域性网球赛事。

  “中国网球之乡”品牌越叫越响,“中国网球之乡”名片越擦越亮。2010年元月,时任京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的胡小国作为全国的县级政府领导,当选中国网球协会委员,同时当选湖北省网球协会副主席。

  一场借网搭台的经济盛宴

  网球搭台,旅游唱戏,经济繁荣。近年来,京山县以“生态京山”为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生态人文”五大生态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8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20强。

  体育与经济互融互通,相互促进。京山县培植网球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网球经济”。

  带动了文体产业的发展。吸引商家投资建设了京山网球文化主题公园和网球运动用品一条街,逐渐形成了网球培训、网球用品、网球休闲为主的产业,县业余网球学校开设网球训练班,常年招收学生进行训练;全县青少年网球俱乐部、成年网球部、老年网球部等各种面向社会的培训、运动俱乐部达40多家。2011年,京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3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9.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4元,其中,京山网球产业产值5400万元。

  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网球之乡”的品牌,已成为京山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京山城区已吸引了众多商家投资京山的第三产业,共兴建了华尔靓大酒店、国电宾馆2家五星级酒店;玉丰国际大酒店、绿林世纪广场、京仑饭店3家四星级酒店;以毓秀宾馆为代表的三星级酒店近10家。

  带动了京山运动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春秋登山又观景,冬泡温泉夏嬉水,一年四季打网球。”“打网球,到京山。”已成为京山运动休闲养生产业的生动写照,并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11年,京山县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

  带动了文明城市建设。近3年来,京山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请来省内外知名专家完成了水资源保护、道路、绿地设计等规划,先后投资上亿元,对穿城而过的京山河进行综合整治,沿河规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滨河新区;引资1.02亿元,建成了华中最大生态型水上乐园惠亭湖风情园,并规划建设惠亭湖湿地公园。还先后投入5.8亿元,改建和新建了文峰公园、人民广场两处开放式公园及新市大道、新阳大道、人民大道等3个小游园,完成轻机大道、永兴大道、温泉路等40多处公共绿化建设;城绿化面积达519.1公顷。使京山广大市民出行500米就能在广场绿地休闲娱乐、运动健身。

  目前,京山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山水园林城市雏形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湖在山中、河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连续3次荣获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省级文明县城”称号。去年12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京山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桂冠,成为荆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市、区),实现了荆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零”的突破。今年2月,京山县又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

  

  

  京山文峰网球主题公园

  

  

  京山以县网球学校为龙头,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网球进课堂”工程,全面推进和普及网球项目。

  

  

  活跃的赛事成为推进京山网球运动蓬勃发展的催化剂。

  

  

  京山县中心网球场可举办国家A级赛事。

  

  

  采用国际领先技术新建的风雨网球场,可保证在任何气候条件下训练、比赛正常进行。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9/18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