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绥化:一个粮食大市的奔涌图强之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27  互联网

  编者按:一段时期以来,传统农区、农业大市似乎成了“财政穷、工业弱、经济小”的代名词。农业发展得好,粮食贡献大,带给农区政治上的荣誉远远大于经济收益,许多农区积极实践,试图解决农业发展与经济滞后的难题。近日,记者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采访时深刻感受到了这个传统农区、农业大市涌动着不一样的发展情怀和勃勃雄心,全市人民创新实践,迸发出了既要现代化大农业,又要经济大发展;既要和谐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要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民生事业的热情和激情,探索出许多鲜活的经验,趟出一条跨越发展的图强之路。

  本报记者 唐园结 宁启文 刘伟林 高杨

  这是上天赐予:200多万年前远古大湖的冲击沉淀,让这里黑土漫岗,成为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这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适于粮食作物生长。

  这是人们创造:传统农区,粮食强市,2011年产粮305.8亿斤,占到全国1/40强,能满足13亿中国人近半个月的口粮。

  这里就是绥化:一座寓意吉祥安顺之城,座落于我国现代化大粮仓黑龙江省中南部。

  盛夏8月,记者踏访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到了这里不断焕发的勃勃生机。这里不再是传统农业大市必定“工业薄弱、经济薄弱、财政薄弱”的羸弱状况,而是正在开拓创新实践,走出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民生水平大改善大提升、各项工作大提档大晋升的全新道路。

  古老的寒地黑土,正跳动着跨越发展的强劲脉搏。

  小四轮变成大农机,小农户变成大合作,小而散变成大园区

  农业不再是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转出”现代化大农业

  上天恩赐绥化的黑土是种植业最优良的土壤。在这片“捏把泥土冒油花”的富饶土地上,绥化人连续多年生产出超过全省1/4的粮食,并以超过80%的商品化率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在这块黑土上生根发芽。市委书记朱清文总结为“六种农业”,即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合作农业。一经转化,绥化便转出了样板效应。

  行驶在肇东太平乡肇四公路上,两旁大片齐整的玉米田掠过车窗。窗外的玉米已经抽穗,茎秆高大粗壮,被老百姓笑称为“姚明方队”。这里是五里明镇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核心区,采用的是大垄双行和膜下滴灌技术。

  大垄双行技术推广得益于大型农机具应用和土地规模经营。以前,靠一家一户“小四轮”耕作,耕层太浅,作物根系下扎困难,人们戏称“土壤不渗汤,见风就倒秧”。如今,示范区已经有了投资2000多万元的大型现代化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大型农机具44台套,整地时可轻松深耕到35厘米。

  在东北,种庄稼最怕旱,且肇东是黑龙江西部老旱区。但在示范区核心区,83台套各类喷灌设施彻底解决了灌溉难题,通过远程自动控制,一个工人就能操纵5万亩示范区里的25台套喷灌设备,浇灌节点靠自动传感器感应提示,实现自动浇灌。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区比传统耕作亩产可提高200~400公斤,亩收入提高300~400元。太平乡党委书记吴晓峰说,“示范区亩产目标1000公斤,老百姓跟着学、看着干,实现亩产900公斤希望很大”。

  像这样的各类科技示范区,绥化全市共有193个,重点建设的100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区、1000万亩辐射区、800万亩带动区已全部落实。

  现代化大农业提档升级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把式”深刻感受到巨大变化,他们形象地把这种变化概括为“几个转变”:由小四轮向大农机转变、由小白龙(白色水管)向大喷灌转变、由小农户向大合作转变、由小站所向大体系转变、由小而散向大园区转变。

  绥化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前提是规模化,规模化的载体是合作化。目前全市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总数达到3508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70万亩,占总面积的28%。

  北林区新天地合作社是全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5000万元。在农机具停放区,记者看到一台388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可实现无人驾驶操作,日可耕地超过3000亩;目前,合作社农机总动力达到1万千瓦,2011年作业面积12万亩。

  在农机合作社基础上,去年7月,新天地种植业合作社成立,采取自主经营、土地入股、代耕代管三种模式发展规模种植,去年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实现收入1156万元,纯收入210万元;社员通过两次分配人均收入高出当地农民20%以上。

  今年41岁的合作社理事长徐德顺是一名种粮大户,他去年种植玉米8000亩。“应用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整地,一次就能完成灭茬、深松、合墒、碎土多项作业。一到农忙季节,田里只见农机忙不见人耕种。”他笑着说,“现在种地的不一定是农民,农民不一定要种地。”去年他种的玉米亩产850公斤以上,高出周边种植农户100公斤。

  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国家投入30%的基础上,省级财政再追加投入30%,全力打造千万元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绥化紧抓机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去年全市新建现代农机合作社110个,占全省数量50%以上,全市农机合作社总数已达219个。

  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全市经济优势发展

  乡镇不再是弱经济,区域统筹发展强壮乡(镇)村经济

  在安达异地经济园区,记者遇到了距安达市130里外的太平庄镇党委书记陈福义,他告诉记者,现在正值企业建设投产关键时期,他要长期驻在园区为企业服务。而他服务的安瑞佳集团却并没有建在太平庄镇内,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绥化市统筹区域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异地经济的结果。

  绥化市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各县(市)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既有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在前两位的肇东、安达,又同时占据着全省“十弱县”中的五席。

  突破这个瓶颈,绥化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开始提出“异地经济”的战略思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企业在适合地区建设发展项目,其税收引进方、投资方同所在地进行分成,大头归引进方和投资方。

  异地经济战略思路拓宽了发展天地。去年以来,绥化市共引进建设异地项目265个,总投资578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4个,投资1087.5亿元。

  太平庄镇引进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安瑞佳集团老总赵文龙告诉记者,他在此投资建厂正是看中了经济园与大庆构成10分钟经济圈的地理优势。集团已有15个项目落户园区,2011年实现产值18.2亿元;目前每天为太平庄镇带来50万元的税收收入。

  通过异地经济引进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生产、当年纳税,太平庄镇如今成为安达市四个年税收过亿元的乡镇之一。

  比陈福义日子还好过的是先源乡党委书记石铁成,去年先源乡实现税收1.8亿元,位列安达市所有乡镇第一名。在黑龙江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观时,石铁成告诉记者:“贝因美正是看中安达是全国有名的‘牛城’,以及这里22万头优质奶牛资源,才落户这里的。”

  安达市委书记冯伟泉说:“在安达,可以实现两个“45”,一是北纬45度优质牧场,二是鲜奶从母体到生产车间不超过45分钟。”正是依托这个资源,贝因美在安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上目前已投资启动的三期项目,未来黑龙江贝因美总产能将达10.4万吨,年可实现税收5亿元。

  谈到异地经济发展,朱清文抑制不住激动,他提到一个关键词:乡镇企业。“我们发展的乡镇企业不等于过去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而是在异地经济基础上的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可以不是乡镇人,可以不是乡镇村经营,可以不在乡镇村建设,关键是打破原有的利益调节机制。”

  如今,绥化市实行财政收入“双轨制”,按照税费改革实行的乡财县管体制,在原有基数上,实行新增财力全部或大部分归乡镇所有。在具体战术上,市里采取了发动群众,打一场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民战争”策略。通过乡镇村广泛联系、招商引资和发动全民创业,激活166个乡镇、1300多个村的行政单元活力,形成“1+X”倍增效应。

  记者了解到,肇东市4月17日开工的一个投资上亿元的薯类加工项目,招商人就是一个自然人,是一个乡干部的妻子找到她北京的同学完成的投资项目。

  在绥化,对发展乡(镇)村经济突出的乡(镇)干部,在政治待遇、组织使用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重视、重奖、重用。就安达市来说,去年乡镇干部最多的得到37万元奖励,受奖面达到30%~40%。冯伟泉说:“如今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连周末都主动要求汇报工作。”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去年以来,绥化市引进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村项目756个,总投资738亿元;全市乡(镇)村经济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1%;全市村集体净资产5.9亿元,同比增长40.8%。

  补上了乡(镇)村经济这块短板,解决了以前存在的“村级虚化、乡级弱化”难题,绥化经济迈上了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全市经济优势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在此基础上,绥化大力发展以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产业园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为核心的“五型经济”。今年上半年,“五型经济”列车动力十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增幅列全省第一。

  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

  农村不再是旧面貌,“五种模式”扮靓新农村

  走进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肇东镇东跃新村,新落成的26栋多层农民住宅楼让人眼前一亮。这个规划面积14万平方米的新村,集居住、民生服务、商业、休闲及政府办公于一体,完全可以保证村民办事不出村。

  这里是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理念打造的新型农民社区,农民实现了“住农村房子,过城市生活”的目标。同时,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园、3个棚室蔬菜园区、百亩标准化养殖示范园为“上楼”后的农民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

  近两年,绥化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走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摆脱了过去“政府投钱、部门帮建”的老模式,解决了苦于“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终其原因,是“五种模式”扮靓了新农村。

  “五种模式”指市场开发型、梯次推进型、乡村集体经济主导型、旧村改造型、企业带动型。绥化市委、市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市场运作、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产业支撑”四个原则,绝不能搞“一刀切”。

  在这个方针指导下,绥化市鼓励企业进入、捐赠、土地整理和市场开发相结合。仅去年一年时间,整村建设数量就达到前五年的5倍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举达到40个;今年新建70个示范村,努力建成新农村百村示范群。

  肇东市宋站镇晓光村采取异地新建、梯次推进模式,实施市场化运作。按照“建设一期、储备二期、谋划三期”的思路,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入住,休闲广场、湿地公园、人工湖正在建设,地下排水、有线电视、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社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形成了秸秆固化变燃料、粪便垃圾变能源、燃料能源供农户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周边绿色湿地环绕,园区绿地花草映衬,田园绿色食品供应,打造了全方位生态化新农村。用朱清文的话说,这绝不是“逼农民上楼”,而是“吸引农民上楼”。

  对农民最大的“吸引”还在于产业支撑。通过规划,形成了“县城中心——重点集镇——社区——农牧业作业点”的合理布局,既方便农民“上楼”,又方便农民“下地”。通过合理使用土地,引入规模化产业经营,使得农民离土后“有业可就”。

  在轰轰烈烈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进程中,有一个问题摆上了绥化市委、市政府的桌面。无论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带来的大型农机对劳动力的挤出;还是乡(镇)村经济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强劲需求;亦或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劳动力自由流动,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劳动力转移。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民生。面对难题,绥化市委、市政府多渠道扩展农民工就业空间,努力扩大外埠输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进一步改善农民就业环境。2011年市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相当于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总和。

  通过努力,2011年全市转移劳动力117.9万人,全年创劳务收入90.7亿元。2012年上半年转移100.4万人,预计全年可转移劳动力118万人以上,全年创劳务收入超98.5亿元。

  土地收益强基,政策收益固本,企业收益富民

  农民不再是弱势群体,“三大收益”提升生活质量

  在绥化市委、市政府领导心中,不论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乡(镇)村经济,还是开展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农民的生活像“抬头日子上坡路”一样越过越好。在绥化这片黑土地,农区不再贫穷,农民不再弱势。

  现代化大农业的深耕为农民生产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土地收益”成为寒地黑土子孙们最可信赖的生活之本和生产之源。相比东北其他地区,绥化市农民人均5亩多的耕地并不算多,但一个3口之家户均15亩多的耕地,随着合作社的飞速发展,让现代化大农业在这里有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在肇东市长富村,外号“李大干”的村支书李凤山带领村民依托农机合作社成立了米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27户,规模经营土地4000亩,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绿色有机谷子,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大干”牌绿色小米商标,每斤小米卖到13元,比市场价翻了一番。

  现代化大农业各项要素集成,让本就肥沃的黑土地产出效益翻了番,这种“土地收益”还体现在以土地要素加入合作社的二次分配。就拿“李大干”的合作社来说,入社农民每亩保底收入600元,而年底分红收入更是达到800元,二次分配收入甚至高于保底收入!

  相比“土地收益”,对农民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在异地经济基础上的乡(镇)村经济,这种由新型乡镇企业带来的“企业收益”,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绥化市委、市政府领导认识一致:发展异地经济下的乡镇企业绝不是忽视农业,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大限度发挥工业化、城镇化的优势;反过来,农业优势也得到保护和发扬,工业可以更好地反哺农业。

  这种反哺首先就体现在产业上,记者看到,在贝因美等大型上市公司的带领下,像红星这样被誉为“养育了共和国三代人”的老企业也焕发青春,安达这座“牛城”的乳制品业借此实现了由“好草好牛好奶”的产业原生态向“好场好企好乳”的高层次转化升级。

  农民从这种反哺中最直接的收益来自打工。以前,绥化人外出多进“关内”,去往京津、河北等地;现在多个产业园区的建设,大企业直接建到家门口,招工也直接走到“炕头上”。就贝因美来说,三期项目完工后,将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养殖户多达10万人。

  这种“企业收益”的另一个好处体现在乡镇税收上。陈福义告诉记者,乡镇集体的腰包日益“鼓起来”后,他们便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到老百姓的教育、医疗和环境改善上。这也可以看做是农民对“企业收益”的二次受益。

  如果说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为农民的好生活打下地基,乡(镇)村经济发展搭上支撑梁柱,那么新农村建设则是盖上屋顶、粉刷墙壁,用城乡统筹的顶层设计为农民遮风避雨提供“政策收益”。

  这种收益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上。安达市安庆小镇地处安达和大庆接壤的黄金地带,按照高标准修建商贸小镇,建成后将成为安达首座集安居、消费、生态养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档欧式庄园社区,农民也将过上“欧式田园”般的生活。

  绥化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依托产业支撑。以安庆小镇为例,5年内,将分别打造工业项目集聚区、新型建材产业区、现代仓储物流区和生态农牧示范区。到那时,“政策收益”也将对农民的生活产生又一次的福音。

  “三大收益”叠加,让绥化农民在“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中分享着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719元,增长20.8%。肇东、安达两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10500元。

  朱清文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绥化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五年,绥化将向着建设全省一流工业经济和产业园区、全省一流现代化大农业、全省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全省一流城市型经济和中等规模城市群、全省一流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五个一流”目标迈进,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5年翻一番半以上,力争实现翻两番。

  在这片已经沸腾的黑土地上,586万绥化人民正创造着可复制、可推广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模式,这也是一条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大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7/18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