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新绿色发展维护食品安全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21  互联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

  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要用行政手段、法律约束、政策引导等综合性措施,杜绝利益驱使下的不法行为,又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形成生产制造安全食品的模式和机制。黑龙江垦区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过去的5年里,粮食总产连续跨越300亿斤、400亿斤两大台阶,从2006年的226.4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407.4亿斤,在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3位;商品粮从201.8亿斤提高到383亿斤,占全国省际间可调余粮的近五分之一,能满足1.2亿城镇居民一年口粮供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号召黑龙江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赋予北大荒人新的历史使命。要坚定不移地把黑龙江垦区建设成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就是要创新绿色发展,合力攻坚克难,依托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全面建设最新最绿最美北大荒,努力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任,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跨越式发展真正体现了垦区在农业领域的引领作用

  从北大荒到中华大粮仓,快速形成强大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充分体现。1947年,遵照毛泽东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主持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作的陈云等领导人亲自部署要在北满地区建设一批“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从此拉开了开发北大荒的序幕。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王震将军亲率十万复转官兵开赴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先后引来20多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青以及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建成了上百个国有农场,昭告世界共产党领导下的古老东方大国有能力经营管理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业。经过60多载风霜雪雨,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耕地面积已达4280万亩。历史上这块肥沃的黑土地曾引起沙俄觊觎垂涎,满清后期的“移民实边”、国民党政府的“移民垦殖”、境内外资本的“垦殖公司”、日本侵略者的“拓殖会社”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障碍,以举国体制创造人类垦殖史上的伟大奇迹。

  从国有国营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成功赶超世界农业先进水平,是改革开放强大威力的有力印证。北大荒人敢破敢立,经过极其艰难的改革创新,终于建成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既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搭便车”这样的世界性难题,又巩固提高了大规模、大机械、大科技、大协同的组织化优势,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探索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百姓利益高度一致的具体实现形式,迸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1995年垦区的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建成,1996年粮食单产即超过全省农村,1997年超过全国农村。2011年粮食综合亩产990斤,比全国高出43.7%。垦区单位资源综合产出率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已超过美国,与法、德等老牌发达国家同处第一方阵。黑龙江垦区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截至2011年底已在俄罗斯、巴西、非洲承包、租赁土地150万亩,在境外生产粮食19亿斤,未来5到10年有望为国家再造一个与北大荒等量齐观的“飞地大垦区”、“域外大粮仓”。

  从行政指令到人民共享,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生动写照。党的新一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出台以来,农垦总局党委持续实施“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十大民生工程,让老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抓住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垦区城镇化,5年里整体搬迁居民点1783个,占居民点总数的68%,转移居民近70万人,集约出耕地49万亩;新建住宅2932万平方米,相当于此前60年住宅面积总和,人均住宅面积由17平方米扩大到28.6平方米;打造出105座生态宜居农垦城,城镇化率由51%提高到80%,城镇绿化率达37%;基层群众年人均纯收入16466元,超过全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当代移民群体真心实意把北大荒当成自己的家,长期存在的“落叶归根”、“南迁养老”的现象彻底消除,“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从条块分割到场县共建,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是国有农业企业强大生命力的最好诠释。率先发展起来的国有农场积极开展场县共建,以现代农机的代耕、代种、代收,促进农场对周边农村的科技带动、产业拉动、社会事业联动。

  2011年垦区105个大型国有农场完成“三代”作业面积4052万亩,向农村推广新农业科技603项,良种覆盖农村耕地4138万亩,龙头企业拉动农村基地面积4100万亩,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带动全省粮食增产超百亿斤,垦区的文教卫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向周边农民开放。2010年以来,垦区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扎实推进鹤山农场与双山镇、双峰农场与裴德镇的共建试点,由农场对乡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呈现出垦区带动地方经济生态大改观、产业协同大发展、文化交汇大融合、农民生活大变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二、带头维护国家食品安全是黑龙江垦区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必须把国家的战略需要当作第一信号,始终服从服务于整体利益。国有农业企业是党和国家决策意志在农业领域的忠实执行者,是党的宗旨在农业农村的持续践行者,是整体利益在农业和粮食等相关领域的有力实行者。当前,确保食品安全成为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国际竞争力、关系国家形象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生力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先行军的同时,黑龙江垦区必须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以维护国家食品安全为己任,充分发挥优势,推进农垦工业化,以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崭新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跨越,率先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成为确保国家食品安全的“领跑者”。

  必须把百姓的迫切愿望当作动力源泉,始终倾听民意顺乎人心。只有把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地和落脚点,让老百姓过上美好日子,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宏伟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黑龙江垦区作为特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在年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的情况下要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不能把持续快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农产品涨价这个单一渠道上,而是要加快发展战略创新,在毫不松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产出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把数量庞大的优质农产品变成安全食品和精深加工品,尽快延长产业链条,尽快从产业低端向中端、高端迈进,在维护国家食品安全过程中最大化地提高垦区人民收入水平和北大荒集团综合竞争力。

  必须把周边的和谐发展当作应尽责任,始终与农村农民凝神聚力同创伟业。黑龙江垦区所属国有农场分布在全省各地市县,与农村地连垄,屋连脊,树连根,近年来农垦总局党委把基层群众的场县共建创新实践变成全局的统一行动,省委、省政府又将其上升为全省重大决策,国家也要求垦区扩大场县共建范围和领域,努力将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模式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到农村,发挥垦区与地方一带一乃至一带二、带三、带四的引领带动放大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融入全省大局,发挥优势带动农村协调发展,才能连心连利互动共赢。这种履职尽责携手并进的和谐发展模式,不仅为垦区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外部环境,也为扩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覆盖面和提高辐射力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

  必须把卓越的先进文化当作根本优势,始终共建精神家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黑龙江垦区6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不可胜数的英雄事迹和原生态精神凝练成为极具感召力的北大荒精神,近年来,总局党委根据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又提炼了“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北大荒文化精神“忠诚、坚守、忘我”新内涵,概括了“开放、开拓、智慧、包容”的北大荒文化基本特征。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精神、北大荒文化有机构成了四个同心圆,形成了完整的北大荒思想文化体系,成为北大荒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北大荒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垦的具体发展,具有红色文化根基、军旅文化传统、移民文化底蕴、东北文化风格、企业文化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垦区特征、现代化大农业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只有以北大荒文化凝聚人心,集聚民力,统一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才能有效动员170万垦区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旗帜下攻坚克难,夺取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新胜利。

  三、全力以赴率先建成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黑龙江垦区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就是依托垦区及其周边优质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安全食品制造产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以信息化推进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以做大做强北大荒集团为核心,能够向市场提供数量庞大的安全放心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集群,在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尽快承担起维护国家食品安全的重任。在推进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加快创新绿色发展,走以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创新为基本途径,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宗旨,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提供优质原料来源。黑龙江垦区将以生产安全放心绿色食品为根本宗旨,以节水、节肥、节药、节能为重点,以充分拓展现代农业和新型农区多元化功能为长远目标,构建可持续的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良种良法良田结合,农机农艺生态配套,突出做好节水这篇大文章,实现农业的低碳化;把物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业管理各方面,集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用新材料等新成果,以高水平农业设施为依托,进行程序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挖掘和拓展垦区农业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景观功能、生活功能、示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把北大荒建成传统屯垦文化、现代农业文明、世界级农业企业的核心载体,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多维延伸和农业经济效益多极化增长,实现农业功能多元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工、基层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为重点,大力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实现农业劳动者知识化。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提供清洁生产机制。以贸易为龙头,以加工业为中轴,以种养业为基础,以质量追溯体系为保障,形成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规划,自主创新、产品研发与品牌战略紧密结合,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国有大中型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地貌、资源秉赋、产业特征、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科学组织种养业区域化生产,为加工企业大批量提供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农产品基地区域化;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设计和资源循环利用,建立企业内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实现食品加工业清洁化;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业,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业,着力开发三次产业的旅游功能,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突出发展生物种业,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鼓励发展个性化营养食品加工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构建绿色城镇体系,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提供可靠人文环境。按照低碳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理念,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材料推进绿色建筑,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设园林生态城镇群,打造生态秀美、繁荣和谐的最佳宜居区。着力推进规划建设人性化、垃圾污水无害化、建筑交通环保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坚持城市繁荣与乡村优美结合、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结合、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协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融合,实现城镇与生态、人居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把农垦城镇群建设成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主阵地和高素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提供有效的内控机制。以建设世界最严格的标准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加工、储运、市场准入的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构建产品有标准、生产有规程、质量有追溯、市场有监测、企业有诚信的运行机制,确保垦区生产的食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的质量安全。着力建立全过程控制、运行有效、指导与服务到位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统一制订绿色有机食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质量技术标准及配套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垦区内部设立的部级食品质检机构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和基地农场自检机构为基础,加快构建覆盖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及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垦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全面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加强质量安全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满足绿色消费。

  打好三轮攻坚战,稳步扎实推进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高、执行力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组织三轮新型工业化攻坚战,实现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目标。第一轮攻坚战到2014年,着力构建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安全食品和精深加工品占到工业产值的30%以上。第二轮攻坚战到2017年,以绿色发展推动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场县共建把1亿亩耕地纳入到绿色发展和食品工业体系中来,安全食品和精深加工品占到工业产值的50%以上,成为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粮商和食品工业企业集团。第三轮攻坚战到2020年,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形成良好的整合境内外农业资源的能力,安全食品和精深加工品占到工业产值的70%以上,“北大荒”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努力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重任,为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1/18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