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景山 通讯员 曾宝瑜 袁本学 从开辟拉萨航线,到执行珠峰科考任务,再到神舟系列返回仓收回试验;从九八抗洪,到汶川和玉树地震大空运,再到境外应急救援……
每当国家需要和人民有难的关键时刻,就会有一支英雄部队在第一时间飞上蓝天,铺就一条条“通天路”,架起一座座“连心桥”。这就是有着61年光荣历史的我军战略投送拳头力量、曾在青藏高原开辟空中航线而被誉为“昆仑雄鹰”的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团。
“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该团领导对记者说,听党指挥是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会在所不惜,一往无前。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正是举国欢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刻。而该团的郭洪礼机组和科研人员,此时正在执行驾机穿越蘑菇云空中取样任务。他们全然不顾原子弹爆炸后黑中泛红的浓烟和飞机穿越过程的剧烈抖动,冒着生命危险,两次钻入蘑菇云团,出色地完成了空中取样任务,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运输航空兵已逐渐由配角变为主角。执行任务种类由过去的协助战斗机转场、空运人员物资、空投空降等比较单一任务,不断拓展到重大科研试飞、应急救援、引领战机出入境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人民有难,军人没有选择,必须勇往直前。
1998年8月6日,长江第4次洪峰直逼武汉,形势极为严峻。该团领受赴广东空运抗洪部队任务。这次抗洪抢险,他们连续进行了5次紧急大空运,将5个建制师旅及大量物资空运到抗洪一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区域、最大强度、最大运量的紧急大空运。
2008年1月下旬,我国南方多省区遭遇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公路堵塞、铁路中断、民航受阻,部分地区供电线路中断,停电、停水,人民生活物资紧缺,食品药品匮乏,生存一时陷入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十分着急。
“马上派4架大型运输机到山西、陕西执行空运救灾物资任务!”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16时49分,团作战值班室电话中传来上级命令:短促、紧急!
这次紧急大空运,执行的是“超常规”与“超强度”并存的任务,常常是昼夜连续飞行,有的机组一夜飞行超过10个小时,飞行强度大大超过极限。由于天气异常,航路危机四伏,大部分区域有结冰、强气流等危险,起降机场多数面临大雾、雨雪、跑道积冰等恶劣环境,且起降的19个机场有10个是从未去过的陌生机场,环境生疏,飞行安全压力大。每一次飞行,都是人与自然的较量;每一个架次,都是勇敢与智慧的结合。从1月30日到2月7日的8天8夜里,该团承担了99%的救灾物资空运任务。
此后发生的汶川、玉树大地震,该团均是第一时间驾机冲上蓝天投入抗震救灾,汶川地震该团承担了全军55%的空运量和70%的空投量。
汶川人民不会忘记,清平磷矿5000多名群众被困,断水断粮60个小时。听到受困群众那么多,3天来只睡了6个小时、刚执行完任务回来准备休息一会儿的邱德甫机组,倦意全无。“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们也必须把任务完成了。”在高山峡谷间进行下半夜空投,稍有闪失就会机毁人亡。群众生命大于天!他们密切配合,操纵飞机下降到海拔4000米、距离地面实际高度600米时,将救命物资准确投向目标点,被困群众全部得救!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2011年3月4日10时42分,该团执行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任务的第4架运输机稳稳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这是一项困难空前的紧急空运任务,要横跨亚、非大陆,飞越5个国家跨越6个时区,高低温差最大达60摄氏度,昼夜连续实施飞行强度大,航线和起降机场全部陌生,天气复杂多变地面保障没有依托,飞行安全压力空前之大。
“困难再多再大,也没有同胞的生命安全大。”该团时任团长、现所在师副师长王全胜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天到达利比亚,同胞们就能早一点离开‘是非之地’。”4天时间里,4个机组冒严寒、顶酷暑、连轴转,吃住几乎都在飞机上,成功将1655名同胞运离利比亚,并将287人安全空运回北京。回忆起当时情景,机长刘军笑着说:“别看身上不出汗,但脸上和衣服全是盐粒子,头发都变硬了。”
团长丁毅对记者说:“大型运输机部队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必须技术精湛、作风顽强,善于挑战、吃苦耐劳,只要人民需要,再苦再累也不怕。”
汶川、玉树、舟曲,武汉、长沙、贵州,巴基斯坦、阿富汗、柬埔寨、泰国……哪里发生自然灾害,哪里人民群众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而在每次重大自然灾害中,经该团获救最多的几乎都是各族的农牧民。近年来,该团先后50多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科研试飞等重大任务,50多次跨境出国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用雄鹰精神和精锐铁翼书写了子弟兵对党和人民的大忠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