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基地模式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13  互联网

  甘肃省农牧厅厅长 武文斌

  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等标准化、规模化的六大制种基地,制种面积达340万亩,种子年加工能力达到7亿公斤以上,其中玉米年产种量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55%以上,已成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能力达3.6亿粒,其中2亿粒销往全国其他省份。全省制种业带动94万农户增收110亿元。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从制种基地发展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制种基地管理和建设的成功路子。

  加强规划指导。基于对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形势的判断和把握,甘肃省坚持把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制种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先后出台了8个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规划及可研报告,进行分类指导。国务院种业意见出台后,甘肃省及时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甘肃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加快推进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

  优化区域布局。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加大整合农业项目投入、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种田作业机械配套等措施,引导制种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优化了基地区域布局。其中玉米制种基地向河西走廊集中,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向中南部集中,蔬菜花卉制种基地向酒泉和张掖集中,杂交油菜向临夏、天祝和民乐等地集中,啤酒大麦向永昌、山丹、玉门和民乐等县(市)集中。全省已形成了以优势区域为主、特色生态区域为辅的制种基地格局,确保了种子数量、质量安全及长期稳定供应。

  创新基地模式。甘肃省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推动利用土地流转建立种子基地,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提高种子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一方面大力培育土地流转主体。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制种大户的主力军及内引外联作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公司+基地”等连片流转土地建设基地的成功做法,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开展土地流转,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同时,省上出台土地流转以奖代补政策,加大对土地流转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土地流转进程。另一方面建立安全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为流转主体提供技术服务,推进了基地连片建设。2112年,甘肃省以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国家级玉米制种示范基地10.7万亩。目前,全省已形成“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制种大户+基地”、“公司+农场”等四种新型基地模式,提高了基地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13/18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