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王钧:后村来了个“花生村官”

网友投稿  2012-07-27  互联网

    “后村来了个‘花生村官’,不播天气播花生。”“花生村官”的名字叫王钧,2010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一年以后,他就以全票当选了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后村党支部书记。

    到村任职后,王钧发现后村花生脱壳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同时也看到了加工户受家庭化小规模经营局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缺陷。他积极走访调研,自费到外地花生专业市场实地考察、学习经验,结合后村实际,制定了该村花生产业发展三步走战略:成立专业合作实行统购统销——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加工基地——创建花生食品加工企业。

    他自己出资10万元与另外9名加工户共同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元的滕州市康达花生产销合作社,为加工户提供产、购、加工、销售、花生壳再利用等方面服务,为家庭化的分散经营建立了一个“安全的港湾”,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又通过加工能手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送加工技术上门,促进花生脱壳产业向困难群众扩散,进一步增加加工户数量,形成花生脱壳产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促进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现在,后村从事花生脱壳加工的群众已发展到近500户,年产值可达到近3000万元,吸收了100余名大嫂从事花生的精选工作,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成了该镇远近闻名的特色专业村。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27/1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