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怀深 李锐 实习生 程邓林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河北迁西县是一个纯山区县。经济综合实力位列河北省前五强的迁西县,推进以板栗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产业规模、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迁西县副县长姬保新说:“迁西板栗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板栗之乡’。以板栗种植为一产基础,以板栗深加工为二产创新,以乡村旅游为三产增效,迁西板栗产业总产值达12亿元。”
质量上乘,成就美名
姬保新告诉记者,迁西县80%的经济林是板栗树。全县板栗栽培总面积70万亩、4000万株,常年产量在4.5万吨。迁西板栗品质优良,是迄今为止国内板栗行业中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其商标品牌价值达15亿元。
迁西板栗产业经过四个发展时期: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末的规模化发展,二是90年代从数量转向质量的标准化发展,三是本世纪初开始的国内外市场扩张阶段,四是现今以科技、文化引领的板栗产业发展新时代。
迁西县金地甘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权说,迁西板栗主打质量“牌”。市场放开后,保证真品、加强质量成为迁西板栗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板栗企业、板栗合作社建立板栗种植基地,与农户对接板栗种植,确保板栗质量安全。同时,迁西制定出台了《迁西板栗示范园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目前,迁西已建成3个万亩板栗标准示范园,20个千亩标准示范园,板栗专业村320个。全县65万亩板栗基地通过河北省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在迁西县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的板栗产品展示大厅,摆满了各种板栗商品。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华说,鲜板栗只是初级产品,销售时限有局限性,既不能满足栗农增收的要求,又不利于扩大迁西板栗的品牌影响力。
因此,近年来,迁西县树立“以项目谋发展、靠项目促发展”的理念,板栗产业项目呈现投资多、规模大、设备新、影响广等特点,一批投资总额达10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诞生。这些项目的不断推进,使迁西板栗产业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由鲜板栗买卖为主的低层次产业向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转变。
“提升板栗附加值,就是要在包装上多样化,进军领域多元化。”姬保新说。迁西县70万亩板栗林,林下怎么用?迁西人大力推进林下间作经济,定位于发展栗蘑产业。2011年,迁西县以栗蘑为主的食用菌栽培达到2240万棒,年生产鲜蘑300余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同时,发展散养野猪、柴鸡等养殖业。此外,利用栗枝加工制作板材等,板栗产业经济真正实现多元化。
发展休闲农业,深挖产业潜力
姬保新说:“迁西县70%是青山,境内密布大小近百个水库,明长城在县域内有70公里长,加上独特的长城抗战红色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挖掘板栗产业潜力、促进板栗产业健康发展的新亮点。”
姬保新介绍,迁西北部地区是板栗的主产区,依托长城文化精品旅游带,迁西重点建设了八面峰生态观光园等融休闲观光、旅游餐饮、采摘展示为一体的板栗经济带。在长城抗战主战场的老婆山脚下,占地5万亩的京东板栗大观园是中国最大的有机板栗种植基地。驱车行进在山间,醒目的农家院与绿树成荫的板栗林交相呼应,示范区、技术区、采摘区、餐饮区、景观区各有各的“地盘”。据张国华介绍,京东板栗大观园景区一年围绕季节和节日举办特色活动,四月举办栗蘑采摘,六月举办栗花节、栗花之恋,七月举办红歌放栗乡活动,九、十月举办有机板栗采摘等活动。
“金秋板栗节”、“中国·迁西栗花节”等大型活动更是迁西向中外游客宣传迁西板栗的“窗口”。迁西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的板栗休闲、餐饮、游玩、购物等设施,提高了板栗博物馆、板栗文化公园、生态观光园、板栗“农家乐”功能设施,“赏栗花、观栗景、品栗饭、连栗情”,迁西县无处不有板栗的“身影”。
姬保新说:“从规模化到标准化、精品化,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传统板栗种植到开发板栗文化内涵,迁西板栗产业进行了三产融合的探索。这证明传统农业产业也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