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坚持和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

网友投稿  2012-07-17  互联网

    赵玮 焦泰文

    做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强化信息监测采集,提升预警研判水平,对于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专项资金、专题研判和专家队伍“三专”结合,增强预警工作的系统性。专项资金是市场预警工作的基础。从工作实践看,没有经费保障,像农产品监测预警这样任务重、要求高、时效性强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专题研判是关键。围绕“热点”展开监测预警,重点反映区域性、苗头性问题,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异动情况,区域性“卖难”、“买贵”现象,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波动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其他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问题;专家队伍是依托。做好监测预警工作需要专家的支持,专家都是所在行业的专门人才,优势是理论水平高、站得高、看得远,分析研究能力强,他们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应当积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增强监测预警工作的前瞻性和规范性。

    健全农产品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增强预警的指导性。农产品价格是监测预警的主线,生产价格涉及到农民的收益、批发价格决定着零售价格水平、零售价格关系到消费者生活水平,三个环节上的价格信息都是农业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在农业部基点调查县开展生产调查、成本收益即时调查、集贸市场零售价旬报、批发市场价格监测全方位、多角度的采集工作,做到全面调查覆盖面广、基点调查代表性强、重点调查针对性强,提升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统筹兼顾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增强预警的全局性。目前省域、国内和国际的农产品市场互动性越来越强,只要是有利可图,农产品就会在多个市场间流动。而大量农产品进口还会使国际农产品供需剧烈波动快速传导到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国内农产品供需波动和市场风险。近年来我国大豆、植物油、棉花市场和价格的变动与进口密切相关,国内市场和价格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我国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大的大宗农产品,如食用油,每年仅大豆进口就达5000多万吨,其价格高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油料生产形势和价格水平,更需统筹兼顾。

    抓好信息采集员队伍、分析师队伍和专家团队三支队伍建设,增强预警的专业性。一是加强信息采集和调度,掌握第一手信息是农产品市场预警的基础,要全面客观地掌握第一手信息,必须有一支认真负责熟悉业务的信息员采集队伍。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分析师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分析师的业务能力和分析水平,建立一支素质高、视野宽、能力强的分析师队伍。三是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重大问题联合调研、专家咨询、合作研究等形式,聘请专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巩固和完善专家团队建设。

    实施形势预判、供求预告和监测预警三结合,增强预警的连续性。一是形势预判。在年初就有计划地开展农产品市场重大问题调研,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运行特点和规律,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增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引导性。二是价格预告。利用好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机制,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预告,给农民清晰的收益预期,推动农产品订单农业,增强农产品生产有序性。三是监测预警。重点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国家政策实施效果、价格支持政策、增收能力、产业化发展前景以及其他农产品市场运行中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不断提高农业部门政策协调能力和决策支撑水平。

    坚持信息公布、权威发布和专家访谈相衔接,增强预警的可信性。一是信息公布常态化。完善已建立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价格周报、月报制,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多种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二是权威发布规范化。农业、商务等相关部门要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在重要农时、市场出现异动以及自然灾害重发等关键时期,及时发布指导性预警预告,引导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和发展农业生产。三是专家访谈动态化。在农作物播种、收获等关键时节,在农产品市场出现突发情况或热点难点问题时,组织专家对农产品市场运行态势进行深度分析和点评,引导事态走势。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17/18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