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怀柔以农民为中心开办“田间学校”

网友投稿  2012-07-14  互联网

    本报讯(温来升记者李庆国)“什么样的苹果最好卖?”“个头大、果形好、甜度高、颜色好……”“那怎么才能提高苹果的品质呢?”“关键是施肥,还要合理灌溉……”日前,一堂生动果农培训课在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转年村“农民田间学校”开讲,农技员抢着回答农民学员的问题。

    据介绍,怀柔区为确保农技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及时为农民解决难题,引入参与式、互动式的“农民田间学校”新型培训方式,让农民动手、动脑、动口,提高农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围绕板栗、冷水鱼、蔬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全区已开办农民田间学校31所,主要分布在宝山、杨宋、庙城、渤海、长哨营等镇乡。

    “‘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与传统培训方式相比,培训教师不用讲稿和课件,通过启发式教育,由农民学员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团队的决策来解决问题,从而让农民掌握新品种、学习新技术。”怀柔区种植中心负责人介绍,在“农民田间学校”的课堂上,没有固定教材,只有辅导员,一切活动以农民为中心,在这里,农民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变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角”,辅导员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传输者,而是根据农民的兴趣适时地引导和讲解。

    “哪里有技术要求,课堂就设到哪里;哪里有技术难题,专家就在哪里讲课。”据了解,在“田间学校”里,农民可以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急需专家和农技人员解决的问题,现场进行“点菜”,学校的老师按照农民的“菜单”,及时“操刀主厨”,提出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已开办设施蔬菜、食用菌、粮油作物、安全农产品等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7030人次。

    “这一车西红柿大约有1000公斤,能收入3000多元。”有了沉甸甸的收获,长哨营满族乡菜农彭桂芝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夸赞农民田间学校的好处。自打村里有了田间学校,她成为学校的一名学员。半年多来,在课堂上和田间地头,蔬菜专家手把手为彭大嫂和其他菜农传授漂浮式育苗以及大棚种植的技术。在“学校”的带动下,今年她扩大了种植规模和品种,前5个月就收入了万余元。“参加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后,技术知识使蔬菜长得好自然有大市场,这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14/18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