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7-13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夏树 申保珍 常永平 赵经平

    山脉起伏,沟沟壑壑。这是革命圣地延安的特殊地貌,更是今日延安人民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的创新之地。

    将大沟推平,整理成耕地,承包给农民耕种;修建排灌系统,沿山脚种草种树,保护生态。这项被称为“治沟造地”的浩大工程,在子长、延川、宝塔区进行试点之后,不仅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取得了喜人的生态效益。去年10月,本报曾以《千沟万壑变良田》为题,报道过延安市的这一做法。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延安的治沟造地工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对于人们关注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山洪灾害等,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一次来到延安市进行专题调研采访。

    科学规划整体开发目标:新造百万亩耕地

    记者首先来到延川县禹居镇樊家沟村。一进沟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山之间那长长的、平展展的耕地,顺着蜿蜒的道路向前延伸,地膜玉米已经长到一尺多高,一片嫩绿惹人喜爱。

    夕阳西下,禹居镇樊家沟村村民樊江正在地里除草。他告诉记者,这是今年上半年“治沟造地”整理出来的耕地,他家分了4亩多,全部种了地膜玉米,而且种的是村里统一选购的良种。

    “好着哩!”说起治沟造地,樊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以前这条沟地盐碱得厉害,地面坑坑洼洼的,种地很不方便,如果再一发洪水庄稼就颗粒无收。现在政府拿钱,给我们把沟道弄成了农田,还修了排灌渠,这可比原来的山坡地好多了,1亩沟道地顶5亩山上的梯田都不止。”

    记者在宝塔区罗家湾村和石家河村治沟造地现场看到,长长的一条大沟道,推土机正在作业,排灌渠道正在修建,半坡上打了许许多多小孔,草籽已经种上,沿着山脚的树穴已经打好。区委书记祁玉江介绍说,这条大沟全部治理好以后,将形成耕地1100多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450亩,占40%多。

    站在沟道尽头,面对即将新造出的千亩连片粮田,祁玉江兴奋地说,全区共有沟道2.7万条,其中两公里以上的520条,可整理出耕地13.5万亩,加上原有的38万亩农田,全区20万农民人均耕地2.5亩,将达到陕西省政府要求的确保农民人均基本农田2.5亩的指标,以后我们就不要调进粮食了。”

    “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这样评价治沟造地,“延安沟道造地的潜力在140万亩左右,考虑到技术、投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是可以实现的。每年新增1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至少可以新增粮食产量1亿斤。”

    治沟造地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耕地质量,而且方便农民耕种,节省了劳力。

    “宁要山下八分田,不要山上二亩地。”这是陕北农民的俗语。延川县禹居镇樊家沟村村支书刘青海告诉记者:传统“坡改梯”造出的梯田,都在山上,农民需要爬到山上去耕作,费时费力不说,天旱时还浇不上水,只能“靠天收”。而治沟造地造出的“沟坝地”,不仅平整易于耕作,而且保水保肥,村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往山上跑了。山上退耕还林,又使生态得到了修复。通过治沟造地,樊家沟村耕地面积达到了700多亩,人均增加1.35亩,还新修了1600多米的石排洪渠,2公里的生产道路。新造的耕地,已经分到家家户户,种的玉米长势良好,预计亩产最少能打1000斤,高产覆膜玉米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治沟造地,土地集中连片,少则百十亩,多则上千亩,地势平坦宽阔,水肥条件好,便于机械化耕作。”延安市副市长杨霄说,“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据介绍,治沟造地工程如今已在延安全市11县区全面推开,并在去年完成治沟造地3.85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规划了10万亩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造地面积4.23万亩,占年度建设任务的42.3%。

    为了规范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管理,延安市组织编制了《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标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明确要求必须做到“八配套、五结合、四统一、三清楚、三到位”,即:田、坝、路、林、渠、排水、退耕、产业相配套;治沟造地与生态建设、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新增面积清楚、工程量清楚、投资额清楚;规划到村、到乡、到地块。引导农村人口向农业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区域集中居住,便于土地整体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延川县根据区位、交通、饮水等综合因素,规划在治沟造地项目辐射区域建设1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一共可吸纳2万农民集中居住。”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植树种草保护生态原则:坚持“造一退三”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陕北是“黄土满天飞”的模样。然而,当你现在来到延安,极目远眺,蓝天白云,群山之间郁郁葱葱——这无疑要归功于“退耕还林”工程。而治沟造地,会不会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必须处理好治沟造地与植被保护的关系,以治沟造地促进退耕还林。我们治沟造地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此,我们实行沟道治理一亩坡上退耕三亩,退下来的梯田纳入退耕还林管理,全部植树种草,不允许继续耕种。”姚引良说,“对退耕地和形成的开挖面、取土场,组织专业造林队伍,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尽快恢复植被,决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记者在延安的多处治沟造地现场采访时看到,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小洞口,插上了柠条、沙棘等灌木枝条,其中不少已扎根发芽,吐出点点新绿,一些缓坡上栽植了刺槐、侧柏等乔木。这些植树种草、植物护坡措施,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坡面径流对边坡冲刷,保护了植被,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沟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据统计,治沟造地以来,仅宝塔区石家河小流域就植树2.2万株、种草140亩;延川县梁家河流域植树30万株;安塞县高家沟流域退耕造林1.84万亩;这些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改善了小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在坚持“造一退三”、植树种草的同时,延安市还坚持做到“三不修”:退耕还林地不修,植被覆盖良好的沟地不修,地表工程量大而造地面积小的地块不修。这“三不修”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防止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治沟造地对于取土也有严格的标准,严控开挖高度和开挖面,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地必须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治沟造地。

    造地先治沟治沟先治水前提:确保防洪安全

    陕北小流域的千沟万壑,一直是天然的行洪通道。当这些沟道被推平成为耕地后,如果遇到暴雨或洪水来袭,是否会造成灾害,是否会前功尽弃?

    “造地先治沟,治沟先治水。”这是延安市各级领导的共识。

    在延安的多处治沟造地现场,记者看到,沟道中每隔一定距离便砌有一座堤坝,并预留了溢洪通道。说到防汛问题,市水利局的专家给记者作了详细的分析:陕北降雨量不大,来水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而且全部修了防洪堤坝,即使山上来的水量大,堤坝也可以拦截,蓄的水还可以用来灌溉。更何况,沟道里还配置了溢洪道、排水渠,就算遇到大洪水,也完全可以排出去。

    姚引良告诉记者,沟道整治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洪水的出路问题。对每一个小流域、每一处工程,他们都要进行认真的水文计算,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留足水道,以坝调控,层层设防。对治沟造地工程的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工程的投入标准每亩原本为5000元,但为了确保具备防洪能力,将标准提高到每亩1万元,对溢洪道和主干渠进行石块砌护,水泥勾缝,确保坚固耐用。

    姚引良说:“有了阶梯式堤坝的分层拦截,水大的时候,会‘先渗后溢’,水里的腐殖质会沉降到地里,又增加了地力。使流到黄河里的泥沙大大减少,实现‘泥不出沟’,有利于水土保持。”

    延安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强用数字分析:“治沟造地工程的排洪设施都是按照大洪水甚至更高标准设计建设的。延安每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安塞县建华镇雷家河村治沟造地工程,排洪渠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去年7月22日,该流域遭遇连续降雨68毫米的较大雨水,经过行洪冲刷,排洪渠安然无恙,运行正常。

    “面对延安沟道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环境,我们在治沟造地过程中,经过积极探索,认真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沟道防洪、植被保护、沟坡稳定等问题。”姚引良说,“我们今天所做的治沟造地,正是在总结农民创造的造坝淤地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投入,实现规模治理。过去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不是前人想不到,而是没有财力。今天,我们在为国增粮、为民造地的过程中,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确保工程安全、效益得以长期发挥,真正做成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延安治沟造地这一创举,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13/18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