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走,去东辛屯吃手擀面

网友投稿  2012-07-07  互联网

    东辛屯村支书记杨光介绍传统文化墙。

    本报记者 李锐 文/图

    2010年5月,在保险公司当业务部经理的杨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辛屯村任村支书记。当年,东辛屯村村民的收入除了来自种植小麦和玉米外,就是开出租车,家家户户留下的人基本上都是的老人和妇女。如何改变家乡的面貌,干什么才能增加“家里人”的收入?以杨光为首的村委班子结合“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挖掘本村的传统美食文化,唱响了“面条唱戏,文化搭台”的农家乐旅游新方式。

    环境入手——民俗文化“先行”

    东辛屯村毗邻亦庄开发区,全村不靠山、不临水,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村从哪儿入手是杨光头疼的问题。“改变村容村貌,主打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的定位。”杨光说,以前村里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柴火堆,垃圾随处倾倒,村容村貌与青云店镇“环境美好家园、两城服务枢纽、文化旅游之镇”的发展目标相去甚远。在青云店镇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村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动员,并亲自动手、指导村民整治环境,使村民门前的景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年时间的整治,东辛屯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环境建设先进村”、“北京市体育特色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7月4日,记者走在东辛屯村的民俗文化旅游街上,只见宽敞的马路两旁,电线杆上挂着大红灯笼和代表村里特色的手擀面幌子,喜气怡人。文化墙上《二十四孝图》、《二十四节气》等故事图文并茂,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游客在品尝农家饭菜的同时还能了解传统文化。外面“风光”,农家院里也不差。“李大婶家”农家院里环境整洁,几口农家特有的大柴锅依次摆放,餐厅的墙壁上或是蔬菜图案,或是水果彩印,有的甚至贴上了小麦的壁纸,农家味道浓厚是记者最大的感受。

    主打品牌——一碗面条“上台”

    “东辛屯村村民大部分都是百年前从山西移民的后裔,家家户户天天擀面条,吃面条,这是别的村没有的特色,我们就把挖掘本村传统饮食文化定在了手擀面上。”杨光说。

    为了提升村民素质,普及民俗文化旅游知识,做“火”手擀面这个品牌,由村里牵头,组织村民参加了手擀面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50天的系统培训,今年4月,73名学员顺利结业。其中有30多名学员拿到了毕业证书,首批6户民俗户正式挂牌营业。学员郑书芹说:“培训让我学到了不少新菜的做法,像花刀的使用、色香味的搭配,从大锅炖菜到煎炒油炸,丰富了农家菜的品种,更适合大众的选择。”

    看看民俗户的招牌——“红色驿站”、“丰收院”、“灯笼小宅”、“齐大嫂家”处处透出乡土气息。“我们村自己种小麦,自己磨面,手擀面都是各家妇女亲自动手。”杨光说。“李大婶家”的徐秀霞以前在外面打工,回来后搞起了民俗旅游。“擀面条我从小就干,就是普通的家务活,没想到现在成了一门挣钱的手艺。”徐秀霞说,来她这儿吃饭的客人回头客多,主要是因为面条都是她亲自下厨擀出来的,口感筋道,客人都喜欢吃。

    “闫家小院”有300平方米,6个包间,主营的是特色农家菜。主人闫长军这几天生意红火,心情不错。他告诉记者,6月份的收入刚统计出来,可不得了,获纯利近万元。“我这也是手擀面,可面条有了新的变化,用紫甘蓝的汁做紫面,用菠菜汁做绿面,用胡萝卜汁做黄面,再加上黄瓜汁的浅绿色面和普通白面条,正好是‘五彩面’。”闫长军说。

    稳中求变——特色休闲“福地”

    目前,东辛屯村有8户民俗旅游户,几个月营业下来,收入不菲。看着村民们的笑容,杨光的心里在为他们高兴之余,也多了几许潜忧。“民俗旅游是第一步,现在看效果不错,但经营品种单一、设施不完善、外延收入空白是限制民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杨光说。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俗旅游发展,不管是镇领导,还是来吃饭的游客,杨光主动向各方人士咨询,请教不足之处和发展的好点子。“今年,我们村参加了北京市‘最美的乡村’评选,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杨光介绍说,东辛屯村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不明显,要想推动民俗旅游深层次发展,必须在变化上下功夫。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07/18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