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泉 本报记者 李庆国
长期以来,一项关于小麦增产的研究项目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前不久荣获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项目。
在粮食增产方面,我国成功研制开发了杂交水稻,从而为我国解决吃饭难题乃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样,杂交小麦的研究对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项目备受瞩目的原因。
据了解,“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项目由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市农科院和云南农科院粮作所在北京市科技计划、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产业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连续17年攻关完成。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大幅度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首选途径。该项目通过小麦光温敏不育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光温敏不育的遗传机制、异交生物学等领域的理论创新以及光温敏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制、规模化高效制种、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等技术突破,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利用了一批光敏型BS系列小麦不育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和“小麦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的四条途径”;率先创制了京麦6号、京麦7号等二系杂交小麦新品种,率先构建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模式和规程;提出和建立了创制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该项目获发明专利2项、新品种保护权3项、发表论文54篇。专家组鉴定认为,“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创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首选途径,也是国际上农业高技术和现代种业竞争的焦点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科学家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的重大发现,使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在国际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自2000年起,二系法杂交小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独创的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已实现大面积示范与应用,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并引领国际杂交小麦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从事杂交小麦研发的相关机构已超过20家,基本形成了由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杂交种产业化有机结合的相关研发队伍和体系。其中,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绵阳市农科所等团队,主要以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研究为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化杀法”和三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在小麦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机理和分子生物学应用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杂交小麦领域的“领头羊”和组织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科委、市农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系统地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提出并建立了创制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选育出增产10%~20%的强优势杂交小麦新组合30余份;审定二系杂交小麦品种京麦6号和京麦7号;构建了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模式和规程,平均制种产量260公斤/亩,制种纯度达96%;建立了22个杂交小麦核心示范区,累计示范杂交小麦近30万亩,各生态区示范增产
10%~15%。
随着农作物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杂交种市场已成为国际农作物种业中“最大和最后一块蛋糕”。面对激烈的国际种业竞争,中国杂交小麦种业的崛起,将成为我国高技术种业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全面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种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据分析:“十二五”期间,将示范推广600万亩,可实现小麦增产6亿斤,种业利润6000万元;至2030年,应用推广率达到杂交水稻应用水平(50%),可实现小麦增产约150亿斤,种业年利润约15亿元。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探索企业与科研单位新型合作模式,实现了农业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和技术推广的有效对接。该公司将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小麦增产和农民增收,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中巴合作为杂交小麦产业化走向国际拉开了序幕。2009年6月19日,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培育适合巴基斯坦种植的杂交小麦品种和产业化,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PARC)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目前已经在巴基斯坦试验示范两个年度,与当地小麦对照,增产幅度达到了30%~50%,深受当地种子企业和农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