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来自“三夏”一线的感动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6-29  互联网

    本报三夏报道组

    从5月25日开始,本报三夏报道组伴随着联合收割机大军,分赴小麦主产区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山西7省30个县、市(7个省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80%以上),走进麦田,走进农家……去捕捉一个个特写镜头,亲历“九连丰”的过程和喜悦;感受广大农民播种金秋的那份期盼……近一个月的采访中,在田间地头里,在烈日风雨中,在紧张的“三夏”氛围里,我们不时会被一个场景、一个采访对象的朴素表达和举动所感动,被“三农”工作中通过国家扎扎实实投入所取得的一个具体事例所震撼,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的必要性。

    农民对土地的挚爱

    记者冯雷:那天气温38摄氏度。在山东兖州的一片田地里,小麦刚刚收割完,大地依然被麦茬铺成一片金黄色。一位老年妇女手里拎着小半袋玉米种子,她微躬着身子,仔细地用脚扒开土壤,播下种子,再用脚把土盖上……她说:“这里机播够不到,我再补补。”我随口说:“大热天的,多累呀?”大娘抬起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到秋天,这就是一个个壮实的大棒子了。想着丰收的情形,怎会累呢?”

    看着大娘朴实的笑容,我眼睛湿润了。惜土如金,绝不是多卖几个钱的问题,这是农民对土地深深的情感!

    记者袁赛男:前些年总听说有良田撂荒,其实当那些农民被生活所迫暂时离开土地时,是不得已的。这些年不同了。在河南上蔡县一个叫贾竹园的村子里,村民刘大爷给我讲他和土地的故事:“那时候产量低,还要交公粮。如果老天捣乱,就成了搭工夫赔钱。现在不仅没负担,种粮国家还给发补贴,农民的实惠越来越多。你别看俺都奔70岁了,俺老两口还种着地呢!现在都是机械化,政府又发农药,又技术指导,好得不得了啊……”如今种粮有钱赚,农民的积极性又被激发出来了。

    记者张建堂:这是安徽泗县公路旁的一幕:一家人七八口老少齐上阵,正在收装晒干的小麦——94岁老人姬姚氏手捧着籽粒饱满的小麦笑眯了双眼,61岁的儿子姬兴虎率领两个女儿、一群着装时尚的外孙和外孙女们用大木锨装口袋的、撑口袋的、用独轮小车往院子里运输的,好一幅《四世同堂喜收图》。我不禁狂按快门。

    还有脖颈上搭着毛巾满脸汗水的收割机手、被太阳晒得黝黑只露出两排白牙的基层农技人员……那一张张笑脸被收入镜头,见证着“九连丰”的艰辛和喜悦。

    今非昔比的生产场景

    记者冯雷:在山东滕州一望无际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旁,经常会看到很多户农民在那里等着收割,仔细看,你就会看到一个乡里或县里的农技人员也站在田间守望。虽然地还在一家一户,但如今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何时收,几乎都不用农户操心。他们已经习惯听从村里统一安排,交点种子、肥料、农药、机械、水电等费用,在专业农技人员指导下,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操作,这样就形成了“分户不分家”的规模化生产。

    记者高文:在安徽、河北、江苏等地,常常可以感受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无论是收还是种。安徽萧县金牛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王牛良告诉记者,从去年合作社成立到今年“三夏”,他就没怎么闲着,始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作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土地流转的速度将会加快,土地集约经营带来的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记者徐华:随处可见“农业部粮食高产示范区”、“国家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基地”、“农业部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牌子。在这些牌子的后面,全是金色的麦浪。在这些高产示范方的示范下,又带动了周边很大范围农区的生产,效果十分明显。高产已经不是局部,而是整个区域的整体推进。

    农技人员的执著精神

    记者袁赛男:河南上蔡县的一片小麦实验田里,年逾七旬的刘世扬和年轻人一起收取小麦新品种样本。十年前他开始研究小麦,他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培育出一两个“高产、优质、高抗、广适”的小麦新品种。他说:“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可谓‘十年磨一剑’,我培育这小麦新品种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已经看到了曙光。”

    记者宋修伟:我想起在山东麦田里遇到的山东省农业大学的田教授。那片田里种植的是他历经10年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山农20”,这是第一年推广种植。当农民告诉他这块地今年测产每亩760公斤时,他俯视着麦穗,眯着眼像是在看自己的孙子,那幸福的模样令人难忘。他用“近乎完美”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小麦新品种。

    基层干部的坚守意识

    记者袁赛男:河南唐河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文斌在麦地旁的公路上接到我们的。他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在采访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爱人问他现在到哪里了,以便把煎好的中药送过来……

    李文斌忙碌的身影只是基层农业干部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他们与泥土和汗水为伍,与农民和田野为伴,用平凡的工作、满腔的热情,把政绩写在农民的增收簿上。

    记者宋修伟:“三夏”忙,最忙最辛苦的真的是基层的农业干部。那些风尘仆仆,身穿作训服,早7点出门,晚10点回家,对焚烧麦秸“严防死守”的乡镇干部;那些连睡觉都装着手机,随叫随到的农技、农机干部……他们拿着并不丰厚的工资,干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

    本报三夏报道组全体组员:感动还有很多,感动将化作我们今后服务“三农”的动力。田野在召唤,农民在期盼,我们不敢放慢自己的脚步……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29/18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