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扎实求证“转”与“赶”命题

网友投稿  2012-06-21  互联网

    冷洞村迸发出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让温家宝总理感动不已:“一个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是一种责任。”

    “赤脚医生”李春燕,“百事书记”喻朝芬,在“6·6”望谟特大洪涝灾害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向翔、何会洋、刘克庄,麻山腹地长顺县敦操乡的“背篼干部”……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战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贵州省的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挥洒在贵州大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正是这种如磐的信念,引领着全省党员奋力前行,支撑着贵州攀向新高。目前,全省党员人数突破156万。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达7.4万个,全省非公经济单位党员25199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高达100%。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这是贵州各级党组织行动的号角。全省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已抽调1.8万多名干部组建6440支工作队,投入各类扶贫资金约69.5亿元,帮助50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

    构筑“精神高地”为冲出“经济洼地”提供精神动力

    事实上,贵州历来是不缺乏精神支撑的。革命先烈们用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长征精神”,大关村人用永不退缩的斗志展现了“大关精神”,敦操乡的干部用背篼背出了“背篼精神”……一代又一代贵州人树雄心、立壮志、图发展,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演绎着贵州精神升华的轨迹,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为形、物化为力,推动着贵州的跨越发展。

    无论是顶云公社的包产到户,还是湄潭、金沙率先实行耕地“生不增、死不减”的政策;无论是建立毕节、安顺两大试验区,还是创建“四在农家”……贵州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要进步,都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结果。

    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不怨天尤人。他们“五加二”、“白加黑”,比着干、追着干。他们有改天换地创造幸福的决心,更有自强不息自找出路的志气。他们用永不放弃的担当,生动诠释了新时期的“贵州精神”。

    抗旱救灾一线,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日夜奋战、挥汗如雨的身影;哪里情况危急,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火速驰援、奋不顾身的英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英雄的贵州儿女,用热血、汗水和智慧,正在用贵州精神谱写一曲曲谋求贵州跨越发展的激情壮歌。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21/18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