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

网友投稿  2012-06-08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吴砾星 通讯员 王建军

    近日,记者来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双峰村,只见整齐划一的土家族特色农家别墅边停满了来自广东、湖北、广西等地的自驾游车辆;村边的果林里、菜地里、宽敞整洁的村道上,不时飞出老人孩子欢快的笑声。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长期生活在大城市身心疲惫,假期里带上家人孩子来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白天看风景,傍晚体验农家生活,空气清新、风景美丽、吃住别有风味,真是难得的享受。

    双峰村地处张家界景区附近的山岗上,以前交通闭塞,生活用品靠肩挑背负,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杂粮,大龄青年娶媳妇都十分困难,通过市区两级政府在交通、水电、党建、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扶贫,村里退耕还林1000多亩,种上了上万株樟树、珙桐、鹅掌秋、红豆杉、白玉兰等名贵花木,发展了苗木专业户31户,全村绿化率达95%以上,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全村还有20多户农民开设了星级家庭旅馆,经常还有外国游客光顾。

    这是张家界依托旅游转型升级推动惠民富民的一个镜头。

    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告诉记者,依托旅游的转型升级,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是建设绿色张家界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立在绿色、生态基础上的人民富裕、社会繁荣,才是张家界科学发展之路,才能让张家界走向世界。

    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森林旅游区

    如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张家界首先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形成了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以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天泉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垭森林公园、长潭河峡谷森林公园为增长极,森林旅游设施、森林旅游文化产业、高效林木特产经济齐头并进的格局。全市先后建立了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27个自然保护小区、16个国有林场和植物观光园,总面积超过16.8万公顷,每10名张家界人,就拥有1公顷的核心保护林区和森林公园。

    通过多年努力,张家界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效益最好的森林旅游区。2011年,张家界森林旅游超过1800万人次,全市森林旅游社会综合产值达到90多亿元。围绕森林旅游的考察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最大王牌。保护森林生态、建设绿色城市还使张家界的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建市之初的40.8%上升到69.6%,居湖南省第一位。

    “山区经济要发展,城市无疑是加速的引擎。”胡伯俊还告诉记者,近年来,张家界通过拉动旅游转型升级,建设了一批高端旅游设施项目,满足游客度假休闲、商务会展的消费需要;形成了以现代旅游业为主导,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支柱产业体系,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文化赋予旅游新的内涵

    每天晚上8点,天门山景区便会热闹起来,游客涌向这里,这里上演的是以高山奇峰为舞台背景、以山涧峡谷为表演舞台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舞台就在大山的怀抱里,灯熄了,夜空中,群星闪烁。灯光亮起,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开始歌唱。传统的花鼓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华美的服饰、变幻的音乐,多彩的灯光、空中的雾岚飞烟、峡谷的飞瀑流泉、飘洒的雪花,都成为舞台元素。演出结束时,一束光投向背景的大山,山的轮廓凸现在观众眼前,如水墨画,近3000名观众震撼了,欢呼和掌声持续着……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打造这场大戏,引进投资逾1.2亿元,由湘籍音乐家谭盾担任音乐总监。张家界还有2台演出深受欢迎,特别是室内演出的《张家界·魅力湘西》,2800多个座位,每天演出两场,场场爆满。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给旅游赋予了新的内涵。”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介绍说,“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繁荣,不仅让当地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还让民族文化吸引和影响了世界各地游客。”

    依托旅游变资源为产业

    依托张家界及周边山区丰富的野生五倍子资源进行深加工、开发和发展的生物产业,目前在张家界建立了数十万亩五倍子原料生产基地,年收购五倍子近亿吨,直接为农民增收亿元以上。

    如果说野生五倍子生物产业是依托张家界山地和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那张家界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大鲵产业,则是依托山区良好的水资源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张家界是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发、造福人类,张家界走出了又一条富民的道路。2010年底,“张家界大鲵”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我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被媒体称为“中国娃娃鱼之父”的桑植县芙蓉桥乡白族农民王国兴,25年前投身大鲵保护,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研究大鲵人工繁育技术,获得了大鲵人工繁育发明专利,填补了世界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使大鲵养殖成活率高达99.2%。

    在对大鲵加大保护和研究人工繁育的基础上,张家界尝试开发利用珍稀大鲵资源,造福人类。王国兴的儿子王建文子承父业,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推出了大鲵蛋白多肽粉、软骨粉、油软胶囊、美白抗衰护肤品等高科技产品。

    在王国兴父子的带动下,张家界已建设大鲵人工、原生态和仿生态繁殖基地29处,年人工繁育大鲵幼苗10多万尾。吸引省内外资本投资近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3600万多元,发展驯养繁殖、经营许可企业26家、委托驯养户300多户,存池大鲵25万尾,成为全国领先的“中国大鲵之乡”。

    旅游转型升级加速了张家界的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近年来,张家界围绕旅游的转型升级平台建设大步跨越。建成了金武铂尔曼、湘投阳光、碧桂园森林酒店、张家界体育生态公园、武陵源原生态绿景园、溪布街等一批高端基础设施;生态观光农庄加速推进,名特优新水果、花卉苗木、茶叶、油茶、五倍子等高效产业和葛粉、山野菜、茅岩莓等林木土特产加工业成长壮大,带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加速转型。5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净增140多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0.5%,特别是游客接待规模和收入再创新高,2011年,张家界全市各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30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83万人次。5年来全市还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2万。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8/18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