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红玉 通讯员 王子威
他原是一名企业老板,拥有1家农机具加工厂,1个沙场,固定资产高达700多万元;他后来成了一名村书记,将一个人懒、心散、产业发展滞后的落后村转变为村集体年收入6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的富裕村、文明村。他就是吉林省吉林市“创业之星”、永吉县黄榆乡会源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景丰。
说起当上村书记,王景丰可谓是“临危受命”。2000年以前,会源德村村班子软弱涣散,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矛盾突出,换了几任村书记都没干长。乡党委找到了他,让他做这个“当家人”。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他挑起了这副重担,并向群众做出了“村强民富”的庄严承诺。上任后,他大刀阔斧地烧起了“三把火”。
一烧干部私心重。他要求村干部公平理事,公正处事,干净干事。他把私车给村里当公车用,却从没让村里加过一次油,没要过一分差旅费;带领党员干部在20公顷撂荒的集体林地上义务栽植落叶松11万余棵,每年能得到国家近4万元的补贴,增加了集体收入。
二烧管理不民主。他通过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建设,村里无论大小事他都与班子成员相互商量,共同决策。在每年的民主测评中,党支部的满意率都是100%,村干部的满意率都在90%以上。
三烧模范作用差。在他的带领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都能体现,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支部共发展35岁以下党员6名,培养积极分子10名,党员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队伍稳定了,王景丰开始着手带领大伙致富。他每年吸纳村里80多人的剩余劳动力到他的厂子里打工,人均年增收近3万余元;他还注意培养和帮助厂里的技术骨干,让他们多一份独自创业的机会,先后有4名党员靠学习他的技术当上了“小老板”;党员田永江办厂没钱,他主动拿出10万元给予帮助;党员朱守明计划扩大育肥牛养殖规模,王景丰又主动借给他20万元买牛,现在朱守明年收入已达30多万元。在他的推动下,全村育肥牛存栏达到750余头,生猪存栏达2200余头,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达到34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80%。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王景丰又动员村民外出打工赚钱。现在全村在外务工的村民已达400余人,全村年可增收近2000万元。王景丰还出资18万元,帮助党员刘国、崔海军、闫波购买运输车,动员12户党员群众从事运输业。他还指导运输户组成车队,并推荐2名党员作为负责人,实行统一运费、统一联系工程、统一调配。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已有47户党员群众从事运输业,大小运输车43辆,每年可助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多年来,王景丰共出资58万余元帮助党员群众致富,有5户党员、13户群众脱贫致富,村“两委”班子成员和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创业项目,带动群众近2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