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破冰”探路情暖“三农”

网友投稿  2012-06-05  互联网

    本报记者 杨丹丹

    江淮大地,一望无际的麦穗汇成金黄色的“浪花”徐徐轻摇,备战夏收的农民正在迎接一个丰收喜悦的季节。

    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省份,拥有5000多万农业人口,6200万亩耕地,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省。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安徽能否再度抢占先机、改革创新,转型引领新的生产发展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安徽该如何与时俱进,迎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曙光?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出一条特色的富农强民之路?……这一系列的问号久久缠绕在决策者的脑海。

    一项具有改革意义的“破冰”之举在2009年初悄然拉开。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下文,在全省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台,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这一具有“试水”意义的建设发展方式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安徽财政统筹资金支持“三农”工作的新格局。

    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造一个集纳各类创新要素的“农业改革试验特区”来尝试新的财政支农发展方式,以此来推动农业升级提档。这个想法挺好,可是建设却没有先路可循,如何解决“没钱干”,解决“怎么干”?安徽省大胆“破冰”搅活一池春水,“攥紧拳头”、打通经脉、重点倾斜向一个“篮子”投球。

    每年国家投入“三农”的资金庞大,但大多数都是“遍撒胡椒面”、各种渠道多头流通,想集中力量办大事却时常出现“有心无力”。能不能尝试搞个“特区”来创新“三农”资金的投入使用方式?这个“特区”如何打造特色机制,调动市场杠杆,以带动农民增收以形成可持续活力?“特区”建设不搞“样板化”,要成为“百花园”,以带动江淮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这个“特区”最终还要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2008年12月,一个围绕“农业改革试验特区”的全新发展思路慢慢清晰地浮出水面。这个所谓的“特区”最终被省里正式命名为“安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是一台“大戏”,唱戏需要舞台,这个舞台谁来搭?“农业综合开发局具有项目和资金统管的优势;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的地位;还有一块相对集中的能干大事的资金。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肩负起搭建平台的重任。财政厅决心很大,当年就投了1亿多元先行先试。”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广寿回忆道。

    整合资金是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财政厅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优势互补、共同建设”的原则,先开展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通过与部门和地方协商,整合相关支农项目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积极与省农委、国土资源厅等部门沟通协商,达成整合项目资金合力开展示范区建设共识;指导帮助各地以示范区为平台,采取“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各计其功”的方式,全面整合现有支农项目资金。

    “国家农发办规定省级可以提取科技推广资金30%统一安排省以上科技推广项目,安徽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在农发政策规定范围内向‘示范区’倾斜。”承担这项重任的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介绍说,从2009年开始,3年累计安排省级科技推广资金1095万元,实施22个科技项目,全部依托省级以上农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省级科技项目的作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示范区”的科技含量,同时为“示范区”和科技部门对接、合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用一个支点撬动更多的力量源泉。农发资金做为“引子”,带动和整合农林水利、国土建设等各类涉农资金向示范区集聚。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品种繁育与推广示范、特色种植与养殖以及社会化服务等,初步构建了各具优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提升了示范区产业发展层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而且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除了利用好项目资金,安徽省还吸引支持企业入驻,激发和增强“示范区”的内在活力。截至目前,全省示范区集中农发资金20多亿元,整合涉农资金30多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50多亿元,引进185家企业投资142.5亿元。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源头的活水汩汩而来。经过近3年的建设实践,农发项目已成为“示范区”项目统筹安排的建设平台、资金协调投入的整合平台、吸引社会投入的招商平台、效益集中体现的展示平台。农业综合开发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整合资金,放大效益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高起点的规划,高体量的投入,高标准的建设,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从起步开始始终把握一个基调:所有的“示范区”都必须选择全国一流的高水平规划单位来承担规划工作,并邀请全国一流的专家进行评审,帮助“示范区”勾画出蓝图。规划的集中统一和高规格、高标准,提高了“示范区”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系统性,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拆去藩篱现生机——

    财政支农要体现“表里结合”功能。一方面,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另一方面,通过机制创新来盘活土地,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改变旧有生产关系。既强健了农业的“身子骨”,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走进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映入眼帘的万亩良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小麦齐刷刷地微微点头,机耕路纵横阡陌,机耕桥井然有序。田成方、林成网、渠成系、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一片亮丽的风景。

    “现在,农民种粮收益高多了。去年我家每亩田收到了1200斤粮,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百善镇前郢村的农民陈若星告诉记者,这块田地以前都是中低产田,基础设施差,农民种地都是靠天种、靠天收。自从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以后,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几十米就有一处机井,田地里不仅通水还通电,旱涝都能保收。有了这样的现代化设施,种田变得简单多了。

    淮北市农业综合开发局负责人介绍说,这个“示范区”建立了“政府推动、农民自愿、企业参与、股份合作”的流转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收益。“示范区”成立淮北市口子谷物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1万亩,统一经营,入社农民2100户,以土地入股,社员土地基本收益每年700元/亩,除此之外,再按入社股份参与合作社经营利润分配。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农民土地的基本收益,又与经营相挂钩,真正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去年,入社农民每亩收入达到900多元。

    在芜湖南陵县的大浦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个集科技、教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乐园”引人驻足。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让市民“种地”正欢:这里把农田分区规划栽种不同的植物给城里人认领。平时由当地农民帮他代管。然后到收购的时候,长成熟的时候,市民还可以来收购回去。芜湖县县长徐晓明介绍说,政府主导,企业领办是这个示范区的特色。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启动,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本向示范区聚集打造而成的。当地政府通过制定建设用地指标、项目资金支持、财政税收优惠等政策,招商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企业采取土地流转、研发应用先进科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民新村等,组织带领一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

    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采取多元化的形式不拘一格地建设,目的却只有一个——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全省示范区已发展为44个,耕地面积150多万亩,通过企业流转、大户承包、合作社组织统一生产等流转土地30多万亩。

    “农民的利益要摆在第一位。我们的示范区建设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符合政策为要求,以农民意愿为前提,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效探索。”王建培介绍说,示范区各自主体、建设模式都不相同。有的以农业企业领衔流转,有的以大户承包规模经营,有的以合作社组织集体生产,开展了多种形势的探索,有效地推进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进程,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实践看来,建设示范区有利于把当前比较分散的农民、土地和支农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聚集,从而实施科学地重组和配置,一方面发挥点上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挥辐射和滚雪球效应,逐步在面上推开。

    方寸之间天地宽——

    建设美好的新农村“路”在哪里?示范区建设走出一条促进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提高粮食产能与促进农民增收并重,全面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新路,达到带产业、促增收、改面貌的“一石多鸟”功效。

    一条独具特色的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不仅仅是改造粮田、修路建渠,还要致力于推动产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和环境、城乡统筹等诸多方面。

    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化发展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既可以在本地为企业的农业生产服务,也可选择外出务工,不仅能获取土地租金和参与分红,还能赚取务工劳务收入。

    2010年,安徽恰逢三季特大旱灾之年,24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示范区,小麦亩均增产200多斤、节约生产本60元,亩均增效300多元;六安木南示范区,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六安市农科所建设高科技示范基地,实行水稻、马铃薯、种鹅养殖轮作,亩均产值可达1万元。

    据统计,首批6个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示范区建设前增收近1000元,高于非示范区800多元。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乡振北村农民徐井仁算了一笔账: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后,他的土地产出值比之前翻了两番。

    “要通过园区建设形式聚集要素,让现代农业的种子在更大范围生根、开花、结果。”王建培说,“示范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村服务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销售、科技、信息、生活等服务活动。财政支持注重从服务场所、服务手段、服务机制上入手,初步构建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组织化程度、改善了服务手段、增强了社会化服务功能。

    整齐的梯田茶园、绚丽的皖南山水,雅致的小桥流水、翠绿的山谷竹林……在黄山耿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一派怡人心脾的徽派山水画吸引游人流连忘返。当地茶农王叶群告诉记者,实施示范区建设开发后,每亩茶园的收效较之前增长了10%。此外,加上当地开发农业旅游带来的经营性收入,整个家庭性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从荒芜到风景,从贫瘠到富饶,从传统到现代。示范区建设着眼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化,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拓展农业休闲、体验、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新功能。王建培介绍说,每个示范区的规模都在百万亩以上,池州九华、合肥滨湖等“示范区”着眼自身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互动等新功能,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较好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其他“示范区”在突出粮食作物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农业多功能元素,注意打造集景观优美、村庄整洁、乡风文明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农园。

    整齐划一的村庄、规划有序的民宅、干净清洁的文化广场……在一个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新农村建设的亮点随处可见。安徽省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文明村庄建设为重点,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运用项目叠加优势,全方位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状况,提升农村文明程度。通过改造、更新、搬迁等方式,把零散民居按规划要求加以集中,建成农民新村,并逐步转化为社区。据统计,44个示范区共建设或改造新农村45个,建设住房8805套,建筑面积达1313.5万平方米,搬进新居农户达4919户。“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示范区建设带来的边际效应已愈加突显。”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副局长吴行一感叹道。

    强基固本定方圆——

    拓宽财政支农的新思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用科学的管理体制予以保障。安徽省在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总结经验,采取“政府搭台”、多方调动、动态化管理,唱响“三农”工作发展的“大戏”。

    “只有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担当起保障、统筹、协调、组织、服务等多种职能,才能真正把建设现代农业的舞台搭起来,引导多方‘演员’把现代农业的大戏唱起来。”王建培感叹道。

    青阳县副县长齐满清告诉记者:“同样一块田地,示范区先行‘扫描’到哪里,哪里的农业就会先发展起来,老百姓的口袋也会随之先鼓起来。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不少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农民们更是说出“掏心话”:“真希望示范区建设的步伐快些更快一些、覆盖范围广些再广些!这样我们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真正有所改变。”

    “示范区”建到哪,专家跟到哪,农业项目安排到哪。为保障示范区建设的强力推行,安徽省财政厅专门成立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农发局长任副组长,厅相关部门参加,领导组全面统筹调度、协调力量、综合开发。在安徽的示范区建设中,各市都成立了由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力量和资源,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各种资源要素的聚集创造条件。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政策引导等,引进企业、培育合作组织等发展主体。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究竟怎么搞?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农业综合开发在立项时就要严格把握规划关。”王建培说,安徽在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中,探索了一条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产业引领的好路径,有效推进了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人文背景、经济基础、产业布局等现实条件,选择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单位,编制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规范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利用政府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打造基础平台,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打通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资金和人才资源向农业农村流动的通道,带动企业、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构建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企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科研院所、农民群众等多种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不过,带上‘示范区’这顶帽子也并非代表着一劳永逸。”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副局长王定友介绍称,他们采取动态管理机制对各个“示范区”以及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实行集中考评。项目建设中,由县领导小组按年度对涉及单位集中考评,纳入年度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依据实绩,奖优罚劣;省领导小组按阶段对各个“示范区”集中考评,对成效突出、目标任务完成好的“示范区”予以表彰奖励,对于问题较多、成效进展不大的“示范区”予以通报批评、收回资金直至取消项目。

    如今,“示范区”已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44个示范园像一张大网铺开了的伞状格局。纵横皖山皖水,处处展示着农业综合开发的赏心图景:一方方连绵的田,一排排笔直的树,一道道纵横的渠,一条条平坦的路。整齐的农田、完备的设施、美丽的村庄……一派派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不禁令人驻足。农业综合开发应运而生的无穷力量让江淮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一幅幅城乡统筹的徽派画卷正渐次展开。

    经过四年多的探路和摸索,独具安徽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建设不仅仅催生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农村生产关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要素的变革与创新。如今,一个个初步具备“基础设施标准化、经营形式规模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生产过程科技化、增效增收产业化、农民新村城镇化、目标效益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像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江淮大地,成为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敢为人先的安徽人正在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进取,把“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在新的形势下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的新路子,为安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绘出最美好的答卷。唯进步,不止步。安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犹如一道没有终点的考试,集聚着农发人的智慧和汗水,引领着安徽“三农”工作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5/18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