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喷三防”有补助小麦丰收“双保险”

网友投稿  2012-06-04  互联网

    本报记者 王瑜

    “如果没做过‘一喷三防’,每亩至少要减产几百斤。”收割在即,看着自家麦田里的麦穗泛着金黄,河南省许昌县五女店镇南街村种粮大户赵保献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今年蚜虫特别厉害,多亏了‘一喷三防’,亩产能达到1100-1200斤,和去年相比还略有增产。”

    “一喷三防”,是指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剂喷雾,实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的一项关键增产技术措施。如果说应用这一技术相当于为小麦丰收上了一份“保险”的话,那么,今年中央财政首次大面积集中实施的“一喷三防”关键技术补助,促进了技术入户到田,无疑是为冬小麦丰收又买了一份“保险”。

    一项技术,能使小麦平均增产10%

    俗话说,“小麦难过五月关”。进入5月,冬小麦开始扬花、抽穗、灌浆,这一阶段是小麦攻粒重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着病虫害、倒伏和干热风等多重考验。

    “蚜虫和白粉病防治不及时能减产10%-30%;倒伏能减产20%左右;若灌浆后期遇到强干热风,千粒重可下降3克左右,亩减产80斤左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郭进考介绍说,“一喷三防”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和保持根系活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小麦穗期防灾减灾的关键技术。据河北省农业厅植保站统计,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的地块比不喷施的地块,平均可增产10%以上。

    由于去年秋播时土壤墒情好,播种质量高,今年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但入春以来气温一直偏低,导致小麦生育期普遍推迟7-10天,后期遭遇干热风“催熟”的风险加大。“如果冷热夹攻,会直接影响小麦千粒重,从而影响产量。”郭进考解释说,今年夏粮继续增产,“一喷三防”是关键。

    为防范“干热风”危害,促进小麦灌浆成熟,提高单产水平,今年中央财政首次大面积集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分两次共计下拨16亿元资金,对河南、山东等11个冬小麦主产省区的3.2亿亩麦田实施“一喷三防”给予补助,每亩5元。在中央补助政策带动下,各地都把推动“一喷三防”政策落实作为夺取夏粮丰收的重要任务,山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500万元,实现全省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安徽各项目县财政共安排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购置喷防器械和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截至5月28日,11省区共完成喷防面积3069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5%,除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及甘肃省部分高海拔地区和山西、山东两省零星地区外,其他各省都已完成。

    “中央给我们补农药实在太好了。”河南省罗山县东卜镇孙店村大户吴登峰说,“不补也得打。几块钱的药钱,虽然辛苦点,但是亩产提高了。以前亩产三四百斤,去年800多斤。”

    一项政策,提高了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

    “一喷三防”是一项“吹糠见米”的成熟技术,不少农民也习惯于在小麦穗期喷药施肥防病害增粒重,然而在补助政策出台之前,“一喷三防”多是小范围点片喷施,或是“见虫治虫、见病治病”,推广面积并不大,加之东家不喷西家喷,没有统一组织,防治效果也打了折扣。补助政策的出台,使覆盖面积迅速扩大,实施进度明显加快。安徽寿县2006年起利用省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资金在核心示范区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当年补助面积8万亩,2010年增加到50万亩,今年在中央财政补助下立即实现了全覆盖,达到170万亩。

    目前,小麦正大面积开镰,政策的成效已经初显。“今年小麦长势为近4-5年来最好,与‘一喷三防’实施到位有很大关系。”郭进考认为,技术到位率高,一是政府统一集中采购农药,质量有保证,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药;二是“技物结合”,发放农药等物资的同时进行技术培训,喷洒的时间和用药、用肥量科学合理;三是推进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效果更好。

    今年在“一喷三防”补助实施过程中,采用物化补助方式使用的资金共计14.76亿元,占全部中央补助资金的92.3%,其中河北、安徽、山东、青岛、新疆全部采用物化补助方式。政府招标采购,减少流通环节,引入竞价机制,在保证药、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原先农民8-9元钱才能买到的药剂,现在只需5元钱就能买到,招标价比市场价便宜40%多。”安徽省蒙城县农委主任韩健说。为了确保质量,各地在物资采购上规范程序,严格标准。安徽省凤台县安排专门的药品检测经费,保证每批次、每种药品都进行抽样检测。

    统一喷防是“一喷三防”最关键的步骤,技术性、专业性、时效性都很强。以往,农民为了省水、省事,习惯于浓度大一点,有的用药浓度甚至是适宜用量的2倍多。今年,各地强化指导服务,不仅根据苗情长势及病虫发生程度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方案,通过印发明白纸等方式送技术到户,而且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大力开展统一喷防。据农业部调度,各地通过植保服务组织开展统一喷防服务的共计9463万亩,占全部中央财政补助面积的29.6%,其余的也由村委会组织农民统一喷防。

    统一喷防,提高了防控效率和防治效果。河北省正定县新安镇吉星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双锁说,合作社采用机动式弥雾机,比农户使用手压式喷雾器用药至少省一半,且药液均匀,效果好得多。陕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喷三防”,用药时间较常年普遍提前1周左右,防效提高10-20个百分点。

    一个平台,使技术服务有了载体

    喷与不喷不一样,早喷晚喷不一样,统不统一喷施效果不一样,“一喷三防”这项关键技术补助,虽然每亩只有5元钱,却让农民对这项技术有了科学认识,也让基层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有了载体、找到了抓手。

    在落实“一喷三防”技术补助时,大部分地方采取了物化补助的方式,有的则沿用现金补助的方式。“虽然都可以将每亩5元钱补下去,但政策效应的发挥效果却不尽相同。”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局副局长冯宜勇说,“5元钱直接打到农民的账户上,农户很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钱甚至忽略,知道了也不一定能用于‘一喷三防’。对技术实行物化补助,为基层农技人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指导思路的转变。”

    小麦抽穗、灌浆前后只有10天左右,“一喷三防”时间紧、作业量大、任务重,加之今年第二批补助资金到位较晚,政策落实的时间紧。为了将补助资金和物资及时落实到位,农业部加强政策落实调度检查工作,从4月9日开始实施“一周两报”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全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安徽省寿县农技系统200多名职工,从接到任务到喷防结束没休息过一个周末;河南省罗山县提前安排好送药车辆和装卸人员,物资送到乡镇后,再由乡镇干部一刻不停地送货到村,有时半夜还在加班送货。“实施与技术相结合的补助政策,为农业部门发挥作用、扩大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寿县农委主任孙纯珠介绍说,今年,寿县为落实“一喷三防”政策,每个乡镇派驻1名专家,每个村配1名农技员,蹲点到村,负责全程技术指导,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坚持物化补贴,推进统防统治,是“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实施中得到的共识。在肯定这一政策创新之处的同时,一些基层农技人员和合作社迫切希望将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固化,列为常态化项目。今年冬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为夏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项目实施的时间紧、任务重,加大了落实的难度。如果将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作为常态化项目进行管理,提前下发项目指南和资金分配额度,便于地方提前制定实施方案并安排部署,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另外,也希望能够拓展政策内涵,将补助政策从最后环节的“一喷三防”向全生育期、全程防控补助延伸。据山东省滕州市级翔植保合作社理事长黄胜利测算,小麦全年病虫害防控3次,如果由合作社统一全程防治,1亩地60元足够,药钱和人工各占一半;如果农户自己防治,光药钱就要60元,效果也没有统一防治好。“如果国家能对小麦病虫害全程防控费用的一半进行补贴,稳产增产的效果会更好。”黄胜利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4/18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