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辽五味”强壮“后进村”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5-30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吕明宜 刘占绵 杨志华 黄朝武 于险峰 张仁军

    “4月12日那天,我家来了一位贵客,省委书记王珉到我家中看望,帮我寻找致富项目,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镇红草沟村的贫困户林怀军激动地向记者讲述了王珉到他家的情况。

    林怀军以前因为出去打工受伤,干不了重体力活,他对记者说:“我老母亲得了脑血栓,家里还有上学的孩子,主要靠种地,收入比较少。王书记在我家转了一圈后,发现我家后院有一个小棚,是我以前种蘑菇盖的,面积比较小。他说可以扶持我重新建一个大棚,继续种蘑菇。”

    王珉深入红草沟村调研指导,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他详细了解该村的自然情况,并就修路、河道治理、资金等制约发展的难题逐一研究解决方案。红草沟村支部书记张松强告诉记者:“根据资源条件王书记指导我们村搞山杏、核桃、大枣等干果种植,并新建畜牧

    小区,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主导产业。”

    “建昌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帮扶后进村的难度更大一些,而省委书记王珉就将他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点定为红草沟村。不只是王书记,辽宁每位省领导都有自己的挂点村。”辽宁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彭益民对记者说。

    从2011年3月开始,辽宁省针对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四类通病,排查出约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0%的后进村1115个,全力启动了后进村的千村整治工程,对症下了“五味药”并取得成效。犹如辽宁省特产的名贵中药材“辽五味”,具有滋补强壮“后进村”之力,味味见疗效。近日,记者一行对此进行了探访。

    第一味:干部下乡诊村情

    “两个月前省委副书记夏德仁到我们村,帮我们研究解决处理村级债务、加强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果冷藏库、村内道路改造等六个问题的具体措施。你们看村路现在已经修了300延长米,一共要修3000米。小学校新换了200套桌椅,破旧的操场马上也要重修。”西丰县柏榆镇骏业村支部书记李立峰站在新修的道旁向记者讲述村里的变化情况。

    在骏业村调研走访后,针对村里果树多的优势,夏德仁提出修建水果冷藏库的建议,并在村里新建畜牧小区。村里的贫困户张洪军只有6亩多地,原来家里没有什么致富项目,他告诉记者:“夏书记给我拿了6000元的启动资金,我又自筹了1.5万元,养上了40多头猪。”

    5月11日,记者来到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乡接官村,一下车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农民群众以为又是上面帮扶的来了,当得知是记者来采访,纷纷讲述辽阳市机关对他们村的帮扶情况。村民陈继明告诉记者:“包村干部到来后帮我们村新修了村路,以前因为道不好走,村里的养鸡户鸡蛋没少颠碎。新修了水渠,把水田的作业道修上了,机器都能进去了。干部下乡帮我们干实事、做好事,大家都盼着他们多来。”

    村民讲得更多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情,有的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总感觉没讲完。第二天早上六点钟,记者还收到一位不知名的村民发来的短信:“记者你好,昨天我没来得及说完。我老公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功(供)学生比较吃力,包村干部知(资)助我孩子上大学,给孩子希望和未来,等孩子完成学业来回报社会和乡村。”

    辽阳市委高度重视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市委领导每人都包扶一个后进村,市委副书记郭辉对记者说:“整顿后进村,要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把增强村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作为整顿建设的根本目标,我们建立了市、县、乡‘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强力推进整顿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本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国秀告诉记者:“各级领导干部到我市后进村调查摸底后,查找出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27个,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49个,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55个。我们对全市35个后进村共制定整改措施511项,并逐村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工作方案。”

    后进村整顿建设工作开展伊始,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后进村指导工作。目前全省21位副省级干部、842名省管干部、近千名县级干部建立了后进村联系点,平均每人入点调研4次以上,共协调资金2.2亿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多件。

    夏德仁说:“广大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每一个党支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要自觉参与进来,扎扎实实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药效解读:领导挂点是治疗后进村四类通病的一服好药。后进村整顿工作要“书记抓,抓书记”,辽宁已将这项工作列入县委书记的目标考核中。正如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所说,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所联系的后进村党组织工作,尽快实现转化提升,加快形成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长效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机制。

    第二味:“第一书记”不撤离

    “我们阜新地区干旱少雨,种地效益低,上面派来的刘书记才来几个月就帮我们修水池、栽果树,树苗钱也不用我们拿,像我家把70亩的山坡地全部种上了苹果树,到明后年结果后家里的收入肯定不会少。”说这话的是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太平沟村村民覃守奎,读书不多的老覃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这位第一书记的肯定。

    刘凤久是四合镇团委书记。2012年1月,他主动请缨到太平沟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太平沟村是四合镇最偏远的村,自然条件差,种植产业比重大,土地产出率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刘凤久根据太平沟村的自然和地理条件,组织村民到朝阳市考察寒富苹果项目,有些村民心里还犯嘀咕,“种苹果能行吗?赔了咋办。”他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上山带头栽果树。目前已在5000亩荒山上种植了16万株寒富苹果和4万株南果梨,并建起了6座蓄水池,到盛果期可使全村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认为,向后进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既是搞好后进村整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培训锻炼年轻后备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下派的第一书记们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直接下到田间地头,真正和群众拧在一起、打成一片,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法库县秀水河子镇党委副书记赵永硕被派到许家堡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带领驻村干部一头扎在村里面,摸情况、找症结、理思路、拿对策。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许家堡村有了明显的转变,班子战斗力有所提高;村级债务由原来的42万元化解到只剩9万元;产业调整得到推进,豇豆种植面积由原来的7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肉牛养殖达70多户;2011年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2%。

    从“第一书记”来看,助推转化作用凸显。沈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宏对记者说,“第一书记”沉下身子,全身心投入到整顿帮扶工作中去,派出单位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办实事、解难题、促转化。各区、县(市)委组织部与“第一书记”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结合各后进村实际,明确职责任务、突出帮扶重点、作出目标承诺,“第一书记”有力地推进了后进村党组织转化升级。

    后进村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按照“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有活力”的标准,辽宁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了1115名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并在省委党校对第一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各地普遍建立了“派出单位+第一书记+后进村”捆绑式整改机制,第一书记按照“制定一个好规划、发展一个好产业、建设一个好环境、打造一个好班子”工作思路,驻村开展工作。

    同时建立“四个不撤离”机制,即建不好村“两委”班子不撤离、选不准经济发展路子不撤离、热点难点问题不解决不撤离、达不到群众满意度不撤离。

    海城市八里镇里峪村第一书记关天复说:“第一书记意味着‘第一形象’、‘第一责任’。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储备丰富、信息灵通的优势,深入田间农户,帮助后进村发展多找出路、多找门路。切实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助推村级发展的强大动力。大伙儿不富裕,我们就不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药效解读:第一书记解决了后进村“人”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村干部,“第一书记”们职位高、学历高、知识面广。在实践工作中,他们履行“管大事、解难事、办实事、抓利长远事”的职责,扎实开展工作,能把握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树立了基层干部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第三味:帮扶机关真给力

    “变化真是太大了,有了市住建委的扶持,新建了村部与文体活动中心,老百姓也有了娱乐的地方。村里的道路以前是破烂不堪,现在也修好了。以前段夹河是有名的后进村,村部都是危房,给村民盖楼搞娱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辽阳市太子河区望水台街道段夹河村的村民曾庆安对记者说。

    段夹河村支书孟祥刚向记者介绍,区委领导驻村指导整顿转化工作,结合村情制订整顿方案,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致富项目。市住建委作为市委确定的帮扶单位,积极帮助段夹河村谋划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投资97.5万元为村里新建600多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随着整顿转化工作的日益推进,昔日的后进村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变。

    在帮扶工作中,辽阳市整合部门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办好有利于抓基层打基础、群众受益的大事。辽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翟文豹说:“我们把全市45个后进村分为山区贫困村、交通条件较差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村等7种类型,分别由市财政局、扶贫开发办、交通局、农委等单位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分类调配资源,为后进村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全市共投资4350万元,实施各类后进村帮扶项目117个,完成86项。修建村路90公里,兴建水利设施11处,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1处,新建村文化广场7处、文化书屋14处,新建村卫生所2处,45个后进村全部制定了三至五年的中远期发展目标规划。

    “输血”只能治标,“造血”方能治本。铁岭市委副书记牛恒辅对记者说:“帮扶后进村,就是要解决后进村存在的根本问题。因此,铁岭市为每个后进村安排了1~2个帮扶部门,着力帮思想和思路,解决转变观念问题;帮人才和科技,解决致富无门问题;帮项目和资金,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全市共有275个部门参加帮扶活动,目前共落实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争取发展项目187个、民生项目277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74件。”

    辽宁省在后进村整顿中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县以上党政部门和单位包村责任制,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采取党组织、妇联、共青团等部门重点包软弱涣散村,纪检、民政等部门重点包管理混乱村,农业、扶贫等部门重点包发展滞后村,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重点包矛盾突出村,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同时,协调省直18个涉农部门梳理出56条惠及到村的支农惠农政策,并将政策连同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一并摘编印发各地,进一步推动后进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个省市县相关部门与后进村结成帮扶对子,参与到后进村整顿工作中来。

    药效解读:帮扶机关解决了后进村“物”的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从省到市、县各个部门以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为切入点,注重整合资源,把各方面的涉农资金、资源聚到一起,统筹谋划,统一使用,集中力量办有利于抓基层打基础、群众受益的大事。

    第四味:金融惠农增后劲

    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乡接官村的养鸡户李百银这两天很高兴,因为他向信用社申请的5万元贷款下来了,这下就可以将目前只能养2000只蛋鸡的养殖规模扩充一倍以上。东京陵乡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徐荣兴是包村责任人,他告诉记者:“以前像李百银这样的户只能放小额贷款1万元,而且贷款时间短。现在专门针对后进村的贷款政策出台后,小额贷款大幅上升,以往接官村的全村贷款规模不到50万元,现在已有186万元,农信社有力地支持了村里的种养生产,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滞后村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服务不足、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辽宁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孙嘉峰对记者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委组织部于今年年初与省农信社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工作促进后进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出台多项金融支农惠农特殊政策措施,加大对后进村金融服务力度,更好地支持后进村发展。

    省农信社提高对后进村农户贷款投放额度,小额贷款信用额度由最高2万元提高到5万元,农户联保贷款额度由最高5万元提高到20万元;按照“保证规模、应贷尽贷”原则,贷款集中向后进村倾斜,支持后进村发展“一村一业”,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符合条件的农户简化贷款手续,确保小额贷款3个工作日、大额贷款5个工作日发放到位,同时采取“零贷整还、整贷零还”等方式,减轻农户还款压力。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理事长韩清说,为切实提高后进村金融服务效率,他们实行“重点帮扶、包点包片”制度。每位县级行社领导班子成员至少重点帮扶5个后进村,全面督促与指导基层信用社做好对后进村的信贷服务工作;基层信用社主任是帮扶辖内后进村金融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体筹划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深入调研、靠前指挥,帮助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向后进村派驻驻村信贷员,实行贴身式服务,并具体帮扶3~5户农户发展生产,为后进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富民强村。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采取包村信贷员全程代理服务的办法,快速予以办理贷款。从年初到现在,农信社已为全省后进村累计投放贷款18亿元,惠及4万多农户,有效解决了后进村农民发展生产资金困难的问题,加快推进了后进村经济发展。

    药效解读:金融惠农解决了后进村“钱”的问题。缺少资金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做好后进村金融服务工作,是后进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进一步提升后进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拉动后进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了“后进村”尽早跨入“先进村”。

    第五味:强村弱村结成对

    康庄帮望宝,望宝奔康庄。这是铁岭县李千户镇望宝山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康庄村的结对帮扶下,望宝山村真的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望宝山村村民石强说:“我种的30亩地全改种草了,现在一平方米草能卖4元,种草收入是种玉米收入的三倍。种草全靠康庄村的扶持与带动。”康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草坪种植专业村,村党总支书记刘杰告诉记者:“我们派人到望宝山村指导种草,望宝山村今年种草发展到400亩。销售也由我们村包了,我们村的宁不卖也要先卖望宝山村的。”

    铁岭市组织149个先进村与后进村结成帮扶对子,先进村运用自身在农村党建、致富领富方面的经验带动后进村富民强村;组织39家企业与后进村结成联建对子,推动后进村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现在我真是‘一岗双责’,不但要把自家的事办好,更要把别人家的事办好,这样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呼。”台安县达牛镇达牛村党支部书记刘继民说。为充分发挥先进村示范带动作用,刘继民被安排到后进村郑三村任职,进行跨村帮扶。经过实地考察,他决定带头发展大棚产业。目前,郑三村共新建大棚60栋,并争取资金修建1000米的砂石路,受到当地党员群众好评。

    辽宁省委充分认识到,单靠后进村自身力量解决现存的各种难题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外力,充分发挥邻近相对富裕村的比较优势,推动后进村党组织转化。各地按照后进村类型,普遍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形式,帮助后进村实现经济发展。

    鞍山市实施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短板拉齐”工程,通过“强村帮弱村、先进带后进”方式,对后进村进行帮扶。本溪、丹东市采取了“后进学先进、先进带后进”帮建模式,组织后进村分别与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先进村结成对子,与地理位置等基础条件相近但经济发展好的村结成对子。营口、辽阳市开展了“村企对接、结对帮扶”活动,组织企业与后进村实行“X+1”结对帮扶模式,5~6个企业共同帮扶一个村。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96个先进村、1350户企业采取“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与后进村结成了帮扶对子。

    药效解读:村村结对解决了后进村如何“干”的问题。辽宁闻名全国的大梨树村的发展经验就是一个“干”字,跟着强村、先进村学对后进村讲很有现实意义,让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标杆。正如有的后进村老百姓所说:“虽然目前咱们是后进,但党和组织没有忘记我们,帮发展帮致富,相信再使把劲努把力,总有一天咱们也会成为先进,到那时生活更美好。”

    “辽五味”可以治散、治乱,更能强筋壮骨。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汤天马告诉记者:“通过整顿,辽宁省后进村党建水平明显提高。截至目前,累计调整后进村‘两委’班子成员459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193人;举办专题培训班1093次,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11371人次;发展党员147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19人;1058个后进村实行了‘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占后进村总数的94.9%。

    后进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共为后进村引进发展项目1319个,带动农户46684户,户均年增收1354元;已有694个后进村初步形成一村一业;已化解村集体负债6927万元。

    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共为后进村争取帮扶资金3.8亿元,完成农田水利设施项目855个,修建村路2130.8公里,修建桥涵587座,新建村文化广场372处,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20个;在1054个后进村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占后进村总数的94.5%。”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30/18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