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生”

网友投稿  2012-04-23  互联网

    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

    4月的一个上午,山东蓬莱市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大院里,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欢快地跑着笑着,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张知恩。出生时,脐带绕颈,母亲难产,命悬一线。飞行队队长潘伟驾驶救助飞机,将产妇从小岛上送到大医院,母女捡回了命,父母为她取名“知恩”。

    类似这样的紧急情况,潘伟已救了422人。在惊涛骇浪上翱翔,在滚滚浓云中穿越,只为了一个目标:救人一命!他在和平年代演绎出精彩的“英雄人生”。

    每次救助都要悉数返回

    中等个子,面孔白净,轻言细语,潘伟像个儒雅的白面书生。1979年,他由高中被选进空军飞行学校,一路走上部队直升机队大队长的岗位。2003年,中国启动发展海上人命救助事业,时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的宋家慧将潘伟从部队挖了过来。2004年8月,潘伟来到东海救助飞行队,跟着香港政府飞行队的机长学习救助飞行,42岁时,他由军官变身学生。2005年5月,潘伟获得了救助飞行副驾驶员的证书。2007年下半年,终于拿到救助机长的证书。

    潘伟取得副驾驶证书后,来到了北海救助飞行队。2005年10月21日,渤海湾刮起10级狂风。一艘渔船在浪尖颠簸,后甲板已被打碎。救生员孔伟抓住救生钢索,下落到渔船上。突然,绞车手冲着潘伟大叫起来:“钢索缠在渔船桅杆上了!快切断!渔船拽着飞机在下坠!”

    机长是一架救助飞机的总负责人和决策者。切断钢索,飞机安全,但孔伟将在钢索被切断的刹那,被甩进大海中,必死无疑!“不能切!”潘伟冲绞车手大喊道:“听我的指令!放钢索!”潘伟镇静地对绞车手下达命令:“你指挥我,让我驾驶飞机沿着渔船逆时针飞,一边飞你一边收钢索。钢索从桅杆上解开的瞬间收起钢索,把人吊上来!”当孔伟被拉进机舱时,潘伟眼圈红了。

    飞行队里,潘伟、谭俊、王军、王浩等所有团队成员情同手足,形成一种坚定的默契和纪律:“每次救助,必须一个都不能少地返回!”

    2007年11月13日,潘伟被任命为北一飞的队长,承担起全队的管理重任。

    每次救助都永不放弃

    每一次救助,都是一次冒险,都是一次“永不放弃”的英雄壮举。

    2007年4月30日,黑云压城,下起了雨。在威海东南140海里处,一个渔民因钢缆断裂被打伤,重度昏迷。出事地点超出了飞机110海里的飞行极限,潘伟反复计算油量,找到只有10分钟的救人时间,决定出动!飞机飞临上空,救生员王军三次下去,都因风浪太大,渔船摇摆厉害,登不上船。油量显示,用于救助的时间还有最后两分钟。

    “让渔船停船!从开始停船到船完全停下来,中间有几十秒的惯性时间,救生员上船把人抢出来!最后一试!”潘伟下达指令。

    王军抓住机会,顺绳而下,终于登到船上,把伤者绑到救生绳上。潘伟驾驶飞机,边掉头回飞,绞车手边往机舱里收人。当飞机冒雨在威海机场跑道上停下,油箱指示针指向了“零”!机组人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3天后,伤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9年多救了422条生命

    救人为生,潘伟崇尚生命崇高,与被救人同呼吸,共命运。否则,很多危险的、没有把握的救助,他都可以选择放弃,但是潘伟一个都没有放弃。

    2010年夏天,丹东暴发洪水。潘伟驾机钻进山沟,将被困百姓救到安全地带。返回时,天快黑了,山沟被低云彻底封死,四处都是山洪,飞机找不到可降落的地方。他们只有冒险往山里闯!黑沉沉的天突然响起“咔嚓嚓”的响声,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雷电是飞行最大的克星,全机组的人都知道他们面临着绝境的考验!

    “镇静!冷静!”潘伟在心里鼓励自己。他对副驾驶说:“不要慌张!你紧盯着雷达,告诉我信息,靠雷达引导飞机避开雷电积云。”云海翻腾,直升机剧烈颠簸,当飞机终于平稳降落在丹东机场时,机组所有人面面相觑,才发现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

    如今的北一飞有100多人,有4架飞机,有10个飞行员。其中,有4个机长和两个副驾驶都是潘伟手把手带出来的。蓦然回首,潘伟到救助飞行队已有9年多,救了422条生命。422条生命值多少钱?422个生命背后的家庭幸福用多少钱来计算?百姓对党和政府发自内心的拥护值多少钱?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3/18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