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领跑者

网友投稿  2012-04-23  互联网

    图为金山百花节上的造型菜花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孙林 宁启文 徐盘钢 黄朝武

    黄浦江畔,繁华胜景;历史名港,东方明珠。

    对于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而言,这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小市;对于农业发达程度和单位面积效益而言,这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强市。这就是上海——一个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农业位势。

    曾几何时,对于“上海还要不要农业”有过不同的声音。《汉书》中“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治国名言,至今昭示和启迪着后人:大城市农业比重虽小,但其作用却是百分之百,无可替代。纵观世界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上海农业应该且必须拥有一席之地,“没有农业的城市是死亡的城市”。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既是作为一项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是保障自身稳定的现实必需,也是展现城市盎然生机和提升文化品位的智慧之举。

    然而,上海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如何在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狭小空间”内“以小博大”,既满足自身又服务全国?在中央的明确要求下,上海人立足市情、尊重民情、带着感情,率先大力探索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经过20多年的创新实践,如今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犹如现代农业中的一朵奇葩,盛开于黄浦江畔,装扮着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美丽的绿色家园。

    草长莺飞的四月,记者走进上海的乡村郊野、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亲身感受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脉搏和勃勃生机,探寻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上海耕地资源稀缺,但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和市场优势明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既是城市对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使命使然

    【阅读提示】就世界经验和发展规律看,都市现代农业是大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城市进行农地保护,提升农业经济收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农产品需求和田园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融合的最有效手段。

    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尽管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0.6%,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却多年来保持少有的稳定,蔬菜价格指数在全国50多个城市对比中稳居30名开外,尤其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绿叶菜90%靠自己解决;

    这是一片科技的热土:尽管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不多,但各种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惊艳全国,高科技农业服务、辐射全国,农业创新理念、实践引领全国;农业一二三产有机交融,农业不再是弱质产业,耕地亩均效益接近5000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一片生态的热土:尽管农田总量不多,但160万亩粮田成为城市天然的季节性人工湿地,构成城市一道绿色生态屏障;种类丰富的农业旅游如火如荼,郊区农村已成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科普体验、寓教于乐的首选……

    这些,对于“农业弹丸之地”的上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都市现代农业就是这一奇迹的承载者。

    谈到都市现代农业,人们一定会想到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这个规划明确提出,率先在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实现现代农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都市现代农业进行“顶层设计”: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和畜禽水产业,提高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率。在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在靠近都市的郊区农村发展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如今,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在城市郊区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优良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已成为各国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普遍共识。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中央领导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论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指出,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

    全国各地党委政府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也充满了期待。寸土寸金、农业精耕细作的上海,对高效、生态的都市现代农业更是情有独钟。

    20多年来,上海历经不同农业发展阶段,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先试,农业发展一脉相承,在我国大城市中具有典型性,见证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轨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从乡村农业步入城郊农业。农业功能仅限于为城市提供鲜活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农业发展依靠自身,实力羸弱。九十年代初期,市民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城市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市“九五”计划提出“要走出一条具有生态平衡、观光休闲、科技示范、出口创汇等多种功能的都市农业发展新路”。上海都市农业开始起步。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上海都市农业逐渐转变为都市现代农业,城郊融合开始提速,郊区农村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以财政、金融、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支持体系日臻完善。现代化温室、喷灌、滴灌等设施和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市民参观和游览的重要景观。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指出,依托特大型城市综合优势,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

    在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十年间,一系列指向明确、含金量高的文件陆续出台:上海市农业发展“十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纲要、上海市农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其中,上海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强化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嬗变的过程,凸显了上海开放、包容、多元的风气,开创了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历史先河。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魅力,令人不可抵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起步较早,可以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体现出大城市农业的特点和优势。

    

    专家们认为,就世界经验和发展规律看,都市现代农业是大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城市进行农地保护,提升农业经济收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农产品需求和田园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融合的最有效的手段。

    农产品生产始终是都市现代农业最核心的功能。无论是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还是从满足城市自身需求看,保障上海“菜篮子”产品的有效供给,当仁不让是“第一生产功能”

    【阅读提示】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农产品的供给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将这种不确定性变成相对稳定的市场供给,是都市现代农业承担的使命。上海的“菜篮子”工程浓缩着都市现代农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精华。

    无“农”不稳,不仅对一个国家适用,对一个大城市而言同样如此。无论何时,农业是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始终是都市现代农业最核心最根本的功能。

    上海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上海市市长韩正说,上海农业要有一定的保有量,这是上海的实际需要,也是上海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我们丝毫不能因为大市场、大流通而忽视本地农产品的生产,丝毫不能因为农业比重小而轻视农业,丝毫不能因为粮食比较效益低而放弃粮食生产。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在全市耕地面积累计减少54.45万亩的不利条件下,粮食产量年均超过100万吨,2011年粮食产量达到24亿斤,超出中央要求的20亿斤的保有量。尽管上海粮食自给率仅为20%,但这已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中共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认为,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农产品的供给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将这种不确定性变成相对稳定的市场供给,是都市现代农业承担的使命。上海的“菜篮子”工程浓缩着都市现代农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精华。

    的确,在保障城市“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上,上海当仁不让,把它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功能”。

    “都市现代农业与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承担着‘保城市供应、稳市场菜价’的责任。”密切关注市场蔬菜供应动态的上海市农委综合发展处处长李维良说,“从数量上来讲,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必须是鲜活的、应急的,不能依靠周边地区长途运输;从质量上来讲,农产品必须是安全的、绿色的。”

    蔬菜尤其是以鸡毛菜为代表的绿叶菜,在上海农产品供应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便是对上海人喜食青菜的生动写照。然而,对于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来说,要搞好蔬菜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蔬菜面积大了小了,供应量多了少了,价格高了低了,都牵动着上海市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神经。“市长天天盯着蔬菜价格看,一天不看就坐不踏实。不仅自己看,还要求区县长都来关注。”上海市农委蔬菜办主任陈德明感慨地说。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边是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一边是市民对青菜供应的强烈愿望。如何两头兼顾“弹好钢琴”,既要保增长保发展,也要保供应保稳定,考验着上海党政领导人的智慧和决心。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需要,上海进行了大胆创新。

    在城市建设中建立地产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市政府与9个涉农郊区县等签订蔬菜生产责任状,将蔬菜最低保有量任务下达至各区县,对蔬菜上市的质和量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当月统计,当月公布,防止产销波动失控、价格大起大落。

    同时拿出“真金白银”持续加大对绿叶菜生产的支持和补贴力度。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0.3亿元,建成21万亩设施菜地,全面提高地产绿叶菜的供应能力。在绿叶菜的补贴方面,上海出手大方:将补贴额度提高到与粮食生产同样的水平。补贴范围和力度也不断扩大,2011年对原10亩以上规模化蔬菜生产的农资综合补贴,扩大到2亩以上规模,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76元;2011年开始设立“夏淡”期间绿叶菜种植专项补贴,每亩补贴80元。不仅如此,为充分调动区县发展绿叶菜生产的积极性,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将绿叶菜上市量与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相挂钩,让其“考评上得成绩、财政上得实惠”。

    大举措带来大实效。2011年,上海市郊蔬菜在田面积达54.2万亩,播种面积190万亩次,同比增长3.4%;蔬菜上市量351万吨,同比增长6.4%,其中绿叶菜在田面积24.9万亩,日上市量4750吨,年上市量170万吨,同比增长15.6%,占上海市场供应总量的90%以上。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青菜,全年地头批发价1.05元/斤,同比下降0.9%。这在全国CPI高企的2011年,实属不易。

    但是,绿叶菜生产受气候影响明显,夏冬两季是传统种植淡季,产量小,供应少,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市民对此反应强烈。针对这一难题,上海市农委大胆创新,积极主动与保险公司商议,千方百计做工作,从2011年起选择5种市民消费量较大的绿叶菜,在全国率先建立“冬夏淡”青菜价格保险制度,鼓励在淡季增加绿叶菜种植面积。当绿叶菜市场价格达不到确定的价格标准时启动理赔。理赔价格依据5家批发市场均价和上海市统计局对零售市场监测的权威数据综合确定,同时参考当月的CPI指数,保证理赔的公正、公平和合理。

    一亩地保费98元,市级财政给予50%专项补贴,农户只需出资10%,其余由各区县财政配套。“之所以让农民出资10%而不是由政府全包,就是要让保险公司与每个农户、合作社签订保单,建立明确的保险理赔机制。”上海市农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国忠说,2011年“夏淡”保险面积12万亩,保费1200万元,最终农民得到赔偿700万元。保险公司也没亏,市民对菜价满意,农民对理赔满意。政府花小钱办了大事。

    为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上海农业部门在做好“农超”对接基础上,积极引导蔬菜专业合作社与标准化菜场进行“农标”对接,与居民社区进行“农社”对接。同时,通过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营销组织和经纪人,大力促进“团购直销”,特别是为各类机关、学校提供直销。上海市蔬菜行业协会还成立营销配送专业委员会,强化蔬菜产销对接,缓解“卖难买难”矛盾。目前,上海地产蔬菜“三对接一直销”已占总量的50%。

    浦东新区副区长陆鸣对都市现代农业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传统农业是提篮小卖,有什么种什么卖什么,而都市现代农业则是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而且要名、特、新、优。上海发展蔬菜生产,尤其是保障绿叶菜产量和质量,符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上海的农业形态正在重新调整和变化,推动着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向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科技示范功能、服务功能等多位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功能转变

    【阅读提示】农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功能的多样性。提升农业的生态功能,是都市现代农业一产功能价值向二三产功能价值延伸的必然。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农业旅游、农业庄园、主题农园等的生态、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市民绿色的精神家园,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效益的叠加。

    四月初的上海,是绿色的海洋。郊区田野,大片金色的油菜花、白色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竞相怒放。名声鹊起的奉贤区一年一度的菜花节在庄行镇如期举办。盛开的万亩油菜花犹如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吸引了大量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采摘园、农业创意园、田头超市与菜花节遥相呼应;抖空竹、舞龙耍狮、非遗展示……,人们或驻足欣赏,或动手体验,或高声喝彩,欢笑声、音乐声、击鼓声,各种声音汇聚成一首动听的农业旅游交响乐。菜花节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公园。

    像这样的菜花节,仅奉贤区每年还有3个:樱花节、桃花节和梨花节。而全市每年共有10多个,季季有节庆。奉贤区农委主任吴四军是农业节庆的“总策划”,他的理念是“点上有精品、块上有特色、面上有提升”,既要向市民提供休闲的大自然景观,又要向市民展示悠久的农耕文化。每一年都求新求变,让市民看了今年想明年,吸引游客源源不断地到来,把农业旅游“接二连三”功能发挥到极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身处“钢筋水泥”中的市民渴望绿色,渴望回归自然,渴望碧水蓝天,而郊区农村那赏心悦目的农田、果园、林塘、农耕展示,正是人们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最佳去处。这种大城市日益展现出的对农业多功能的强烈需求,激发出农业旅游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民画之乡”金山的田野百花节、嘉定的马陆葡萄节、青浦的草莓节、崇明的柑橘节……一年更比一年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日益凸显。金山区“金石桃园”农民邵健种有80亩桃林,这些天他天天安排专人接待赏花客人,“今天看桃花,明天就会有人来买桃子,田野百花节正是展示蟠桃产业的好时节”;今年刚评上全国种粮大户的金山区枫泾镇农民包永华,把国务院奖励给他的一部“东方红”拖拉机摆到田头,游客可以坐上去过一把“耕地瘾”;许多市民家长周末带着孩子来到农家看牛羊、鸡鸭鹅等畜禽动物,体验农业、亲近农村、回归自然……

    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说,“我们搞农业旅游,发展都市农业,就是要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把一产接三产,挖掘出最大效益。”

    农业旅游异军突起,倾注着上海各级党政和农业部门的心血。上海市农委每年召开农业旅游工作推进会,市财政从2005年起每年拨出专款补贴农业旅游项目开发,2011年补贴资金达4450万元。农业旅游方兴未艾,形式各异,风光无限。有以住农家、吃农家饭、体验采摘垂钓等农事活动为主的农家乐,如胡锦涛总书记曾视察过的崇明生态前卫村;有利用特色种养资源开展的观光农园,如浦东鲜花港;有以观赏采摘、农业科普展示等体验活动为主的综合性农业主题园区,如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还有利用林地资源开发的人工生态林公园,如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据统计,2011年上海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211个,其中年接待规模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达到100个;全市涉农旅游总人数约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旅游总收入22亿元,带动农民就业约4.5万人。农业旅游正朝着“农民增收的通道,新农村建设的载体,丰富市民生活的场所,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地”目标奋力迈进。

    提供安全、卫生、优质的绿色产品,是提升农业生态功能的另一个题中应有之义,都市现代农业首先要确保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的无毒、安全。上海通过推广精量播种,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覆盖率接近100%;通过采取种养结合、资源持续利用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79.5%和66%。

    “上海不能成为农业大市,但可以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的强市。”浦东新区农委主任袁胜明说,都市现代农业具备这种实力,对其他地区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复制效应、提升效应和辐射效应。大城市不仅自身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要依托大城市综合优势,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挥服务性功能。

    从2001年起,上海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全国30多个省市的农业企业登陆上海,年均实现订单200亿元以上。上海利用农业综合优势和高科技育种优势,通过异地农业合作服务全国。寒优大米、双低油菜、食用菌、康乃馨花卉、荷斯坦奶牛等优良品种,遍及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已建立蔬菜、瓜果、水产、稻米等生产基地100多万亩,智能化温室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

    如今的上海郊区,农业形态正在重新调整和变化,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正向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科技示范功能、服务功能等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功能转变。城市的绿色屏障,休闲的生态氧吧,农耕文化的传承平台……都市现代农业正向世人全方位展示它的多功能魅力。

    上海农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今后还会降低,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却在显著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变得更为高效,“拳头效应”更加显现。上海正在进一步夯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前景无限的都市现代农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阅读提示】都市现代农业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是缺乏强有力的农业市场主体,因此培养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显得尤为重要。都市现代农业的“筋强骨壮”,需要发挥大城市大工业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化、设施化、装备化水平。

    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种200亩地,一年饲养1200头猪。除了种植水稻,耕地1/3种植二麦、1/3种植绿肥、1/3休耕深翻。现在这样的场景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有,在上海松江区也已成燎原之势。在泖港镇腰泾村,记者见到了34岁的青年农民李春风,他家从2008年开始承包200亩耕地发展家庭农场,耕种收全部机械化作业,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有着职高学历的李春风,是村里的明白人,懂技术,朴实不善言辞。他给记者算了算年收入的构成:耕地承包费每年700元/亩(500斤稻谷市场价);水稻种植成本750元/亩(种子由区政府免费提供,化肥200元、农药200元、收割耕地费150元、人工200元);获得粮食补贴390元/亩,区政府土地流转补贴150元/亩;稻谷按1200斤/亩、市价1.4元/斤计算,收入1680元/亩。种完水稻种二麦,纯收入每亩大概200元,与深翻和种植绿肥相当(区政府补贴200元/亩)。如此算下来,刨去所有成本,1亩地年纯收入达到970元。2011年他还加入了松林畜禽合作社,为合作社饲养1200头猪,获得每头猪50元的代养费。此外,他还有3台拖拉机,可以为其他家庭农场提供耕种服务,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腰泾村人均耕地只有1.2亩,在农业比重较大的松江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传统分散小规模兼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不成规模效应,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无从应用,也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经过深入调研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2007年一种全新的农业组织生产形式——家庭农场,在松江借势顺势而“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松江区农委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与一般土地流转不同,我们的做法是,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先将自家耕地流转给村集体,由区政府投资对耕地进行统一整理,健全配套基础设施,然后由村集体发包给种田能手。既简化程序又减少了矛盾纠纷。村集体只提供服务,不从中收取任何费用。”家庭农场以自耕农为主,自我管理,外来为辅。农民提出承包申请,只有达到准入条件的有能力的种粮大户方能承包,面积限定在100~200亩,承包期3~5年。区农委负责组织对家庭农场主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加快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这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有能力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将不会种田的农民转移出去;既让种田能手有一定规模以获得较好收益,也让更多的种田能手有机会增加务农收入。”松江区农委主任封坚强告诉记者,2011年松江区的家庭农场达到1114个,今年已经达到1167个,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区78.8%。2011年松江区水稻亩产569公斤,比推行家庭农场前增加19公斤,粮食实现持续增产,家庭农场亩均净收入866元,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

    李春风是新一代职业农民,“李春风”们以及他们的合作社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经营主体和关键要素。

    作为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人才、渴望专业人才。但“凤凰”如何引,上海亮出了自己的高招:2009年上海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率先将“合作社助理”岗位纳入“三支一扶”计划,至2011年已累计招募3批共714名应届毕业生“筑巢”郊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更可喜的是,经过多方努力,上海农业组织化程度已初步取得从量到质的飞跃。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50家,涉及粮食蔬菜种植、禽类水产养殖、农产品营销等领域。入社农户和带动农户28万户,占全市务农农户的59.5%,合作社土地面积超过140万亩,占全市农田总面积的56.5%,2011年实现销售额68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5家,实现销售额580亿元;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1%,户均经营耕地面积接近1公顷,农业组织化水平已达到6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

    由于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变得更为高效,“拳头效应”更加显现。组织化连着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四化”一起发力,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设施装备全面施展的大舞台愈加广阔。

    光明米业公司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生产水平最高、最具完整产业链的粮食生产经营企业,其“瀛丰五斗”有机米、“海丰牌”大米等分别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和上海市著名商标。公司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实现水稻和麦子良种的扩繁推一体化,“自然之子”稻麦良种品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粮食种源。

    近日,光明米业为加快发展域外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市场辐射能力,成功并购了安徽淮祥公司。光明米业董事长项竞文表示,去年公司实现粮食销售50万吨,2015年将达到150万吨,将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粮食生产经营企业。

    围绕建设种源农业、生态农业、装备农业和数字农业,一大批自主创新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上海农业生产中大显神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形成了浦东孙桥、金山银龙等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苗木种苗服务全国;设施农业覆盖率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在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区——浦东新区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和有机蔬菜种植、销售领军企业——多利农庄,记者见识了高科技提升农业带来的震撼和巨大经济价值。

    自控玻璃温室内全部采用无土栽培,蔬菜、瓜果长在一只只小盒子里,植物需要的温度、湿度、肥料、二氧化碳等指标实行电脑全程自动控制。3公顷自控温室种植黄瓜、番茄、菜椒,年产量可达750吨,比传统农业种植方法高出好几倍。而占地2万平方米的大型育苗温室内,引进的国内外优良蔬菜、花卉品种,通过自动流水线进行种子消毒、播种、恒温催芽、营养补给,培育出优质种苗。孙桥现代农业园总经理姚永康介绍说,1平方米育苗温室1次可产苗1000株,一年可繁育五六批,育成的种苗可向全国推广辐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作为都市有机生态农业建设的佼佼者,多利农庄2010年在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展现了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风貌。多利农庄执行总裁江洪告诉记者,从土壤培育、有机肥研制到产品包装、配送,整个生产和物流服务链均受到统一的标准制约与监控。目前农庄已在北京、浙江、福建等地开始建设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预计今年有机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2014年预计产能达10亿元。

    从种养业的遥感信息技术到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从土壤、农作物监测的“3S”技术到“农民一点通(12316农业服务热线)”,农业信息化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各个层面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委会,记者看到“农民一点通”受到村民的极大欢迎。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农民一点通”与上海市农科院专家视频对话,接受技术指导。目前农民一点通已在全市农村普遍推广,每村一台。

    “未来上海农业占全市GDP比重还会降低,但无论怎么降,农业对保障城市蔬菜等农产品供应、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可撼动。”上海市副市长姜平满怀深情地说:“上海还要进一步夯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让务农真正变成一种美好的职业,让农民有尊严地生活。前景无限光明的都市现代农业,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海,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正以可贵的远见、创新的举措、无畏的勇气、坚毅的信心,耕耘着属于中国现代农业的传奇!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3/18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