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春耕不下地 两脚不沾泥

网友投稿  2012-04-21  互联网

    图为在兴隆桥村马桂芝家,一台水稻全自动育秧机架在院子中,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多个人正在围着育秧机忙碌。

    本报记者 张仁军 文/图

    虽然清明已过,但从气候上来讲辽宁仍是冬季,尚未进入春季,气温还有点低,可新民市法哈牛镇兴隆桥村的春耕生产已在抓紧进行中。

    合作社里育秧忙

    4月9日,记者来到兴隆桥村的马桂芝家时,一台水稻全自动育秧机已经架在她家的院子里,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十来个人正在围着机器忙碌,装土的装土,加种子的加种子,递托盘的递托盘,很快一个个育秧盘被运到平整的后院土地上。

    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曹凤杰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讲述育秧机的好处:“我家有10亩地,过去育苗十几个人要用半天时间,到处求人或与人换工,还要供饭。现在一台育秧机一天育出3000多盘,够100多亩地用的。”

    兴隆桥村党支部书记、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俊亭向记者介绍说,由于今年气温低,育苗时间要比正常年份延后一周左右。为了适时播种,利用房前屋后的温度比大田高的优势,号召部分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育苗,由合作社上门为他们服务,确保育苗质量。

    去年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国家水稻大棚工厂化盘育秧示范项目,可供机插秧面积3000亩。实施工厂化育苗能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技术模式。

    育秧基地占地30亩,建有25栋钢架育秧大棚及配套设施,并配备12万盘育秧硬盘,全部无偿供全体成员使用。去年合作社免费为成员提供15万斤优质稻种,并购进6台全自动水稻插秧机,10台手扶式插秧机和一台大型水稻收割机。

    “今年我们用的是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的新品种沈农9816,去年做过试种,稻瘟病一穗也没有,抗病性强。由于我们用的是陈院士提供的原种自繁,水稻种只收社员每斤3元钱。”杨俊亭告诉记者。

    全村土地一社种

    兴隆桥村全村有4400亩土地,其中水田3500亩。全村共有366户、1200口人,204户是沈阳市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其他农户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将土地交给了合作社耕种。

    沈阳市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立,拥有先进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机、高速插秧机、大型水稻收割机及大中小型拖拉机和其他的农机设备。

    2011年合作社对兴隆桥村的3500亩水田,全部实行一条龙统一管理模式,合作社每年统一为社员购进生产资料,统一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统一进行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训、统一供水、统一加工销售。

    合作社又成立蒲农米业公司,成功注册了“江路”牌、“蒲农”大米,认证了“江路”有机大米和“江路”绿色大米及无公害大米生产,运销到天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带动了周边邻村1200户的农业生产以及运输业包装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合作社的服务覆盖了周边邻近的法哈牛镇、胡台镇、张家屯镇三个乡镇,并且根据收获季节跨区作业。

    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全程保姆”的形式服务于当地和周边的农户。兴隆桥村实现了农民插秧不弯腰,杂草不用薅,施肥不用手,收割不用刀。

    机械化也有劳动力问题

    兴隆桥村的水田交由合作社耕种后,水稻生产从工厂化大棚育秧、机插秧到机收割,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使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并可解放大部分剩余劳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服务水平达到机整地2万亩,机育秧5000亩,机插秧5000亩,统防统治3500亩。“江路”牌大米年销售6000吨,解放全村剩余劳力130人左右。合作社的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称赞。

    马正成在自动育秧机流水线中负责拌营养土,他对记者说:“由合作社统一育苗省工省钱,孩子可以腾出工夫跑运输挣钱。”合作社统一经营,使村里的青壮劳力不是在家干点副业,就是到附近工厂上班或远出打工,留在合作社种地的多是老年人,种地后继无人。

    今年在家过完春节后,村民刘成周也想出去打工挣钱,没成想来到沈阳的浑南新区后,因为过了60岁,打工也没人要了,只好又回家了,如今在合作社里干活,一天挣个七八十元钱。

    村民张雪云对记者说:“两女儿一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元,生活什么的啥也不缺。就是年轻人不懂种地,将来恐怕地都没人种了。”

    杨俊亭说,现在农民外出务工了,而合作社的农活主要在春耕与秋收两个农忙短季,附近工厂用工也缺人,合作社需要人手时还真找不到人。

    劳动力缺乏是个难题,现在用工成本也上涨,找人更是困难,农忙季节合作社需要50人干活,像一台收割机就需要一名机手、两名辅助人员工作。杨俊亭很是担忧,将来谁来种地会成问题,培养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1/182260.html